微距(16):偏心父母

摘要/春回大地

上世纪80年代,老李家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们不得不把大哥寄养到公公婆婆家。

超生的二胎是他们养的。面对这个小生命的突然降临,老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虽然有时候家里食物不够,但他们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作为老二,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母爱和父爱。

寄养在父母家的老板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老李有个刚结婚的姐夫。

嫁进来的阿姨,看着小姨家的孩子被寄养在自己家,也不顺眼。

家里吃不饱饭,还得养这么个小东西。这个阿姨经常打骂他。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姐夫又不在管,只能被这个阿姨欺负。她的衣服都打了补丁,她从来没有吃饱过。

久而久之,老大到了上学的年龄,老李把他从父母家接了回来。

但是从小到大,老板就变得沉默寡言,回到家里对什么都不熟悉,只会翻着眼睛东张西望。

我对老李老伴是他们父母的概念一无所知,更别说叫爸爸妈妈了。有时当我饿的时候,我不知道吃什么。

每次给,我都吃。如果不给,我就靠在门框上一声不吭,只是盯着我的眼睛。

老李一度以为这个儿子不会是傻子吧?为什么他看起来很迟钝,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

老二就活泼多了,不仅对着父母大吼大叫,有时候老李下地干活回来,老二还会跟在屁股后面给他倒水要吃要喝,不仅会撒娇,还会讨好人。

老板整天沉默寡言,像个疙瘩。有时候和老二打架,只张着嘴哭。

渐渐的,老李觉得老大是个傻子,慢慢的一切都偏向这个聪明的老二。

两个人打架,第一个被骂的肯定是老板。有什么好吃的或者穿的,老大就让给老二。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二被宠坏了,也傲慢了。他首先得小心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

老板被冷落,独立又现实。他从小就知道靠自己,对父母的爱体会不多。

二十年很快过去了,老李和老伴都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两个儿子也结婚了。

但是老二没有老大好。他娶了媳妇,却被他嚣张的性格闹离婚。

本来想找老人们借点钱,把媳妇接回来,结果嫂子出来直接说:“我们家没钱。”

两兄弟从此反目成仇。其实老大早就认为是老二的超生,把属于他的东西都拿走了。

而老李夫妇,面对两个儿子的现状,当然知道这时候去找一个好老板,让他更好的养老。

但是老板对他们充满了排斥和不满。特别是和弟弟比起来,他觉得自己捡了他们无数次,不是他们自己的。

再加上他老婆不喜欢公婆,老板为了养老的愿望,直接把他们推到了二胎。

“你不是从小就爱他吗?去找他。”

“你弟弟现在过得不好。”

老板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老两口只好又去找老二,没进老二家就被赶了出来。

“我现在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养得起你?”

听到这里,老两口意识到了自己从小偏心的后果:不仅让兄弟反目成仇。

而且偏心的老二被培养的自私,被冷落的老大也已经心灰意冷。

现在他们老了,不能再工作了。当他们被两个儿子推来推去时,他们意识到作为父母偏心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