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娥的人格成就

出版有《中国自由主义文学随笔》、《著名小市民作家——论池莉》等著作。撰写中国自由主义文学、鲁迅、闻一多、张爱玲、现当代湖北文学等学术论文近百篇,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争鸣》、《社会科学前沿》、《人文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此外,还有近百篇关于流行文化、足球、婚恋、学校教育等方面的散文和随笔。,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中国现代文学》(高等学校中文专业创新学习教材)(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65438+ISBN 978-7-301-16718-2 2000年9月出版。

湖北文学六十年(编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ISBN 978-7-5354-4218-5。

《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5万字编辑),

2009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622-3963-5。

未完传说:张爱玲1920-1995,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6月出版ISBN 978-7-5302-0906-6。

张爱玲之谜

中国书店于2007年6月出版ISBN 7-80568-811-7/I . 232。

流言蜚语(张爱玲散文集编辑)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ISBN7-5399-2254。

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十人合作】

ISBN 7-5008-3339-3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4年8月出版。

速读中国现代大师系列张爱玲卷(两人合作)

蓝天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ISBN 7-80158-341-8/I . 50。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新选(65438+30万字编辑)

武汉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ISBN 7-5430-2676-7,2004年6月和2006年6月再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30万字,副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月出版ISBN 7-5622-2375-0。

一个家喻户晓的普通作家——池莉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2006年3月再版,2006年3月再版,2006年3月再版,2006年3月再版,2008年再版,2008年再版,2008年再版,2008年再版

论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学

武汉出版社于2000年9月出版了ISBN7-5430-2091-2。

张爱玲传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2006年4月、2003年6月再版ISBN 7-5302-0603-6。

现代文学流派(编辑)

1996年7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ISBN7-5354-1322-6。

乱世才女张爱玲(综述)

陕西人民出版社65438+1993年3月出版,ISBN 7-224-02604-2/k.362。

上海文汇报从1连载到同年2月。

神侃足球(4人合著)

陕西旅游出版社3月出版,1993。

细语(张爱玲散文选)

花城出版社65438+1990年5月出版ISBN7-5369-0671-7/I.52。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超星数字图书馆。2008年5月名师讲坛十集录播1。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批评第1期,ISSN 0511-4683,2006。

2004 165438+北京语言大学“梁实秋与中西文化研讨会暨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成立大会”10月28日至29日。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3期,CN11-416/C

五四启蒙与自由主义文学

文献综述,2002年第3期,ISSN 0511-4683

(新华文摘,2002年8月)ISSN 0511-4683

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创作的成就

文献综述1999青年学者特刊ISSN 0511-4683

中国现代作家创作心态论云南社科1999第65438号+0 CN53-1001/C。

自由的概念与现代中国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99+0 ISSN 0257-0246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今文学》专辑,同年第五版再版ISSN1001-2907)

中国自由文学现代人文学报1999第3期ISSN 0447-662X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综述江汉论坛1999第3期ISSN 1003-854X

胡适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武汉大学学报1998第3期ISSN1000-5374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册同年第8期转载ISSN1001-2907)

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湖北大学学报1998第3期ISSN 1001-4799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9期转载)

20世纪30年代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1998第3期ISSN1000-4769

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1998第3期ISSN1003-0263

(ISSN1001-2907转载于人大复印的文艺理论画册同年第12号)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概论:中国自学指南1996第4期。

(ISSN 1001-2907转载于人大文艺理论画册同年期10)

颓废中的中州大学学报1996第2期ISSN1003-075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册同年第六期转载ISSN1001-2907)

2.张爱玲研究

张爱玲:我宁愿清醒孤独在新商报2010 10 18 cn 21-0085。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张爱玲现象:香港浸会大学张爱玲逝世十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5438+2006年10月入选会议文集《张爱玲:文学电影舞台》,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ISBN 978-0-19-549632-1。

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三期ISSN 1001-4799

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献,2007年第5期,

人大转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

海上花:张爱玲之死报告文学2001第65438号+01 ISSN1009-007x

国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中国文学1996 no . 1 i067 SSN 1006-7

(人大重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1996年第7期)

默默无闻五十年,又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评张爱玲的《封锁》。

文学与语言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ISBN7-5004-0924-9。

探索“人性和正常人的弱点”——张爱玲唯一的间谍小说《色戒》。

大众文献综述1996第2期ISSN1005-1082

评张爱玲著名短篇小说《花儿凋零》赏析1990第4期ISSN 1006-0189

论张爱玲早期小说中的人物湖北大学学报1989第3期ISSN 1001-4799

多彩的结构复杂的语言形象——论张爱玲早期小说的艺术电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1989第4期ISSN1003-0263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张爱玲

《文学与语言随笔》,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ISBN 7-216-00496-5。

文学怪才张爱玲的青年心理咨询1994第4期ISSN1005-3328

2.20世纪中国文学综述。

地域文学研究的局限与困境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6月8日CN11-0274。

当代中国地域文学的系统化特征与研究困境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丛书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65 438+00 ISSN 978-7-5004-8961-0。

当好作家遇到好评论家,小说评论2010第5期ISSN10004-2164

“去渣”与“遮蔽”——关于文学与民间记忆的思考

南方文学,编号1,2010 ISSN 1003-7772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3期)

源于民间又高于民间——对当代文坛“民间热”的思考

文学杂志,2009年10月22日,65438+

现代文学史起点对话(多人合作),

《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ISSN0439-8041,《新华文摘》同年第11期。

对中国当代文学经验的反思(2008。北京文艺论坛),

《传统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国际标准书号978-7-02-007503-4

不满及其对策——谈2008年《长江文艺》第5期ISSN 0528-8384的底层写作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局限(二人合作)

《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ISSN 0275-5876

新历史主义小说对集体话语体系的解构(二人合作)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内部刊)

《我们的致命伤贵州作家》第一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ISBN 7-221-07254-X/1.1475。

为了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关于文学人民性的随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ISSN1671-8275

在危险中洞察人性光明写作长江文艺2006年第3期ISSN 0528-8384

批评家的左手右手文学报2005年3月31 cn 11-0093;

呼唤有勇气、有知识、有良知的批评家。2005年4月13日,cn 11-0093;

(同年第8辑再版)

多元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与积极回应

当代文学研究丛书第65438号+07年6月5438日+2005年2月(内部出版)

2005年8月20日畅销与常识文学类报纸cn11-0093

傲慢的作家与执着的批评家,《南方文学》2005年第5期;ISSN 1003-7772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新策略甘肃社会科学,第6期ISSN1007-9106,2005。

文艺新观察,2005年第4期ISBN 7-5354-2249-7

【2005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ISBN 7-5059-5441-5】

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质和独特价值(二人合作)

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ISBN 7-81105-048-X/c . 21。

当前文学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2004年8月26日保cn11-0093。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思考:《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ISSN 0257-5876。

学科建设违背初衷。社会科学杂志,2003年8月,cn31-0034

从“跑官”到“跑点”社科学报004 65438+10月1 cn31-0034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作家的明星化。

文艺研究20015号ISSN 0275-5876

真实、典型、女权主义和个性化写作(与人合作)

文艺争鸣2001第五期ISSN 1003-9538

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和重要的参照系

《文艺争鸣》ISSN 1003-9538,2000年4期

(转载于10《NPC文学理论丛书》同年复印资料)

世纪回顾:两个作家排名(两个人一起努力)文学评论1999 165438+10月4日cn13-0035。

评论家说(3人合作)曹芳1999第10号ISSN 1004-7107。

谁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主人?(合作)

南方文学1999第5号Issn1003-7772

(转载自《(NPC)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专辑,2000年第1期)

解读诗史,建构诗学,展望诗界——1996中国诗歌国际研讨会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1997号1 ISSN1003-0263

新综合新突破文学理论与批评1995第3期cn 11-1581/J

布朗的诱惑:性文学与文学性(与人合作)佛山文艺1995第7期CN44-1048/I

论中国文学中爱情与事业的冲突模式

文学争鸣1990第4期ISSN 1003-9538

(人大重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6期)

当代文学谱写新辉煌长江日报1999.9.21 CN42-0094

4.作家作品研究11

韩少功:“市民写作”的伟大实践

中国作家20109号ISSN 1003-1006

一家人的背影(两个人一起干1)

《文艺新观察》2009年第2期ISBN 7-5354-2249-7

鲁迅的超越:在左翼联盟与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4期ISSN 1003-0263,2006;2006年4月,广州在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暨中国鲁迅研究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2006年8月,他在圣彼得堡大学第二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并被选为《圣彼得堡大学远东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2006年《文学批评选》全文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7年6月5438+10月选编出版。国际标准书号978-7-5039-3158-1

苦难的叙述与文学的关怀——评王华的中篇小说《诺词》

理论与当代2006年第7期ISSN1673-1956

下半身的人性化书写——《落红三部曲》中的男女(两人合作)

文艺新观察,2005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

解读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 54 38+03号ISSN 1008-0163

《余光中与香港沙田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ISBN7-16-u3410-4。

论女神的现代意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第1期(内部刊)

鲁迅:误读大师(合作)芙蓉1999第5期ISSN1004-3691

《广东鲁迅研究》第4期,1992

《红楼梦》中的爱情意识湖北大学学报1990第4期ISSN 1001-4799

《呐喊》和《彷徨》两种研究体系简评

鲁迅研究月刊1988第3期ISSN1003-0638

5.现当代湖北作家研究

忧伤而优雅的女性之歌——读阿毛的抒情诗《女人的字典》

名作欣赏20115号ISSN 1006-0189

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的真实写照——简评余的长篇小说《女性的村人大》

福建文学20115号ISSN 0257-0297

刘醒龙:“贵族”文学理想大厦的精心建造者(两人合作)

中国作家20115号ISSN 1003-1006

冷与奇的现实探索--论曹的短篇小说。

《越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1,ISBN 978-7-5354-4218-5。

诗化小说的可贵探索——读梁碧文的小说集《孤独的山》

湖北日报2010.11.12cn 42-0001

超越欲望彰显大爱——评方圆小说《军婚>: 》

保20 10 10 10月29日

优秀的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冒险。文学报2010 9月17;cn11-0093

论转型期的湖北小说(二人合作)

文艺新观察2010第1号ISBN 7-5354-2249-7

率真、豪放、浪漫的新古风——刘仲扬《古诗八首》

文艺新观察2010第1号ISBN 7-5354-2249-7

充满现实生活经验的睿智思考——论张执浩的诗歌艺术(两人合作)

江汉论坛2009年第3期ISSN 1003-854X

吴白功长篇报告文学《恩施典范》序,

珠海出版社2009年2月ISBN978-7-5453-0169-4

从逃避到突破——论张执浩的短篇小说《两个人一起工作》

理论与创作,第4期ISSN 1005-068 xcn 43-1089/I,2008。

繁华·复杂·丰富——评刘爱萍的小说《繁华都市》(两人合作)

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5期,ISSN1005-068x

为当下城市树立典范——评刘爱萍的小说《忙碌的城市》

文学报,2000年,65438+10月22日,cn31-0012

一个兼具社会学和文学意义的文本——简评王灵儿的《梦的启示》

《文艺新观察》2008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

郭海燕小说论:ISSN1006-0820,《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

只为我心中的龙爪花,2007年2月15;cn 11-0093;

平民话语与底层智慧——评大都的小说创作

文怡报2007年3月6日;cn 11-0093;

官场题材平民话语的底层智慧——评大都的中篇小说集《这样征服你》

文艺新观察,第1号,2007 ISBN 7-5354-2249-7

看而不见——读《对天微笑诗选》黄石日报2008.5.29 CN42-0065

一位与众不同、极具潜力的70后女作家

文艺新观察,第1号,2007 ISBN 7-5354-2249-7

湖北农村的苦难叙事:文学争鸣2007.7 ISSN 1003-9538

直面反思与同情——刘醒龙、陈应松作品中的乡村苦难叙事

当代文学研究丛书第65438号+08年6月5438日+2006年2月(内部出版)

方方:“不聪明”的女作家《大武汉》第16期,2007 cn42-1766/g0

多元价值观时代的文学坚守(二人合作)

《文艺新观察》2006年第2期ISBN 7-5354-2249-7

塔罗牌世界探索(2人合作)

《文艺新观察》2006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

湖北日报2006年3月31

《雪泥与红爪》经典电视月刊,CN42-1017/J 2003年第3期。

曹的手术刀长江文艺2003年第9期ISSN 0528-8384

大作家大美女新秭归长江文艺2003年第11期ISSN 0528-8384

池莉小说《两个人一起工作》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孝感学院学报ISSN 1671-2544,2003年第5期

唠叨风格与庸俗趣味——池莉市民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

《当代美学评论》2003年第1期

池莉热对文艺论争的反思ISSN 1,2002+0003-9538

(摘自《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NPC抄卡摘录。NPC《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册》,2002年第4期。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3年7月出版ISBN 7-02-004253-8/b.278和2003《文学批评精粹》,时代文学出版社于2004年3月出版ISBN 7-5387-1883-4/I . 65438+。2004年3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ISBN 7-5008-3265-6《新时期中国文学趋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ISBN7-5329-2424-6,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 7-216-04045。

2002年5月30日,中国图书商报报道CN11-0130。

文学面对现实的一种方式——评胡发云的时间理论及其新作《蜂鸟5》

北京东方2002年第12号ISSN1005-3700

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的自辩与自慰--论闻一多的爱国主义诗歌。

《闻一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5438+10月出版,ISBN7-307-03307-0,

湖北作家随笔系列6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65438+10月ISBN 7-5609-1471-3/g . 64

两个著名女性同一个理念--范春阁与池莉藏族作品比较。

书店2001 11 ISSN 1007-0222(本文内容已被国内大部分省市报刊报道)。

论吴湖北作家群论文集第7辑1999年8月ISBN 7-5354-1954-2。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爱情诗

湖北大学学报1994第4期ISSN 1001-4799

《夏雨田的风格与当今曲艺界的幽默生活效应》,武汉出版社1993出版。

闻一多情诗《相遇是过去式》赏析1991第6期ISSN 1006-0189

论新写实小说与韩派

湖北作家系列5武汉出版社1991 3月ISBN 7-5430-0679-0/z.33

当代文学评论第5期,1990

方方《湖北作家三题四论》,发表于1989。

6.文学教育研究。

顾长江文艺,20116号ISSN 0528-8384

诗人依然是当今时代最有文人气质的文人。

《汉诗》2009年第三期由武汉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ISBN 978-7-5430-4501-9。

邹先民老师和我的文学梦长江文艺,第5期ISSN 0528-8384,2009。

文学教育中审美人格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ISSN 1004-0498,2008年第2期

阅读圣经:它应该是一种教育行为吗?中学语文ISSN 1000-419X,2006年第6期。

求实创新与生动之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规律探讨。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ISBN 7-81036-866-4 2004年6月出版。

新世纪大学生与新诗新观察文艺,ISBN 7-5354-2249-7,2004年第2期

人性的飞翔

世纪印象——中国文化百人论》2003年由华凌出版社出版,ISBN 7-80178-103-1。

关注人文精读经典,识别时尚(学者教授给你暑假学习小贴士)

2003年7月23日中国读书报cn11-0160

什么是世俗生活?——以武汉为例。东方2002期11。

武汉人的世俗生活特别关注2003年ISSN 1009-9131。

中国文学的生命与美课程:广东教育2002年第6期ISSN1005-1422

三人谈足球非理性(与他人合作)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ISBN 1005-9253

探索男人和青年的解放1994第4号ISbN 1004-3780

走出“男女平等”的误区,探索青年1994号1 ISbN 1004-3780

论中学生课外阅读:青春探索1993第4期ISbN 1004-3780

关于爱情的99个谬误(一)河南热风1993 no . 2 cn 41-1187/I

爱与爱的谬误99(下)河南热风1993第三期cn 41-1187/I 1。“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课程教学规律研究”,省级,(编号:200406544)

2.世纪之交的湖北文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5bzw053),7.5,2005-2008(待批项目已完成)。

3.新时期以来湖北作家群研究,省社科基金(2005072),1.2,2004-2006(已完成)。

4.《当代湖北诗歌史》,湖北省文联重点项目,2008年,主持。

5.《当代湖北诗歌综述》,中国作家协会资助,1,2010(待定项已完成),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