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压力大,心理问题普遍吗?有什么影响?
如今,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为家长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希望家长们看完能有所收获。
01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上世纪90年代,这个问题是“外部的”。
在90年代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中,一些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较为常见。有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个初中的女生,在学校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后来她才知道,女孩从小没有妈妈,爸爸给她找了个后妈。继母生下儿子后,女孩的生活环境更加艰难。
他们的房子已经很拥挤了。有了弟弟后,女孩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她只能在门口搬个凳子做作业,房间里的弟弟经常吵闹。
所以这个女生生气是有原因的,让她生气的是这个环境。没有亲生母亲,没有让她安心的环境。
找到症结后,他们会对他们全家进行治疗。那时候大家还是很尊重老师的,孩子的爸爸和继母也很配合,对女孩多关心,去附近的图书馆做作业。
后来女孩长大当了护士,能养活自己了,家里人和老师都挺满意。
90年代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外在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2000年以后,问题出在“心”上
2000后来咨询的孩子,大多是因为高度的竞争意识和孤独感造成的。
现在的父母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寄予厚望。相应的,孩子从小就要参加高度的竞争,承受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各种考试焦虑和学业焦虑。
另一方面,现在孩子少了,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与生俱来的高度孤独感,让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思考。他们既没有食物也没有衣服,他们直接想到的是形而上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
这种想法导致烦恼和抑郁,因为生活毫无意义。
高度的竞争感和高度的孤独感结合在一起,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学业焦虑。高三,不好好学习,整天看小说看手机。
还有抑郁症、性别障碍等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家里的男孩穿着妈妈的丝袜和胸罩躺在床上,女孩因为性别认同而自杀。
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很焦虑:
以前来咨询的最小的孩子都是幼儿园大班的,现在连宝宝都来了。家长看到2岁的宝宝打人,还以为是出了问题,来咨询,可见家长有多着急。
独生子女,独一无二的一代
现在孩子的心理特点,也回避不了独生子女的问题。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基本都是六个大人爱一个孩子,综合了整个家庭的财力和感情资源。
他们见多识广,所以智商高;
他们不缺爱和物质,所以善良,富有同情心;
他们从小受到尊重,所以他们强调平等。......
可以说独生子女政策提高了国民素质。
但是,他们承受了太多的感情负担,也承受了家人太多的期望: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谁就回报谁。四岁的孩子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对她说:“我长大了给你赚钱。”
但是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无法偿还这个人情,大人也不需要他用钱来偿还。他们想要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上一所名牌大学。中国名牌大学就那么几所,你的孩子凭什么去?
独生子女一代也必须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这些50后相信“生不如死”。我们就像一棵小草,即使被踩了脚,也能继续生长。但是90后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受到尊重,他们的诉求也不一样:
我宁愿不活,也不妥协我的尊严。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把孩子送到严格军事化的戒瘾学校。结果孩子出来后,有的躺在床上一言不发,有的割脉自杀,有的精神有问题。
学校的校长觉得很委屈。以前70后都是这样管理的,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现在做不到?
他们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
02
需要怎样的家庭才能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所有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庭问题。家庭健康,孩子健康。这孩子有问题。其实家庭制度是有问题的。这个制度不完善,是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的。
一个好家庭的性别。
幸福的家庭有一点是一样的——家里没有人控制欲很强,夫妻双方都很成熟。成熟与学历、收入、社会地位无关,农民可以很成熟。
成熟的主要表现是没有强烈的控制欲,事情相对独立。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做自己的事情,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家人互相关心,但不互相控制。
这样的家庭更健康。
例如
▽
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去参加同学聚会。
成熟的妈妈会说:“注意安全,钱够吗?”“够了!”然后孩子就出去了。
他在外面玩的很自由很放松,在同学面前也让人觉得很自然。因为他不受控制。
控制欲强的母亲会问,“你和谁在一起?多少人?什么活动?什么性质?你有多少钱?只能用多少钱……”
这样的孩子出门表现就不一样了。游戏进行到一半,妈妈又打来电话:“你在哪里?你能回来吗?已经9点了。不是说9点吗?”
家里有一个控制欲强的人,别人会有压力,问题会慢慢产生。
比如家长控制孩子做作业的问题,孩子学习的时候就不会独立做作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大人不要插手。如果弄混了,孩子一定不能自己做作业,拖着脚做这做那。
在我见过的所有幸福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控制欲很强,大家都相对独立,各做各的事。
好家庭都是这样,但是好家庭的比例越来越低。
每个坏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
家庭结构的问题
一个是单亲家庭。并不是说单亲孩子就不会好好成长。而单亲孩子的父母往往会否定对方,攻击、丑化对方,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另一种是老人过度参与孩子的管教。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老人全程参与管教。孩子在性格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幼稚,不听人话,容易生气。
因为他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容易生气。如果不能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那就是幼稚,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健康的家庭结构,应该离不开老人。在隔代教育中,老人的定位是帮助者,孩子的父母才是拿定主意的人。
孩子父母下班回家,老人要退出,周六周日留给孩子父母。如果老人们分不清界限,就会产生很多矛盾。除了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上的矛盾,奶奶和女婿、母女之间也会有矛盾。
夫妻关系的问题
夫妻不和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夫妻多年争斗,即使不离婚,这样家庭的孩子也会有问题。
很多年前,一个医生的妈妈带着儿子来找我咨询。当时她和丈夫分居,和孩子住在一起。她儿子上一年级,成绩还不错。我告诉她等孩子青春期再来。
前几天他们来了,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上初二了。他妈妈反映,孩子一直学习很好,到了初二就不行了,也有社交困难。
他们分居多年,既不和解也不离婚。
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尽快改变婚姻状况。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儿子会越来越差。
儿子自己说要父母离婚。因为对孩子来说,就像等着第二只靴子落下,永远挂在那里太难受了!
孩子一定要感受到一个阳光的母亲,对生活充满向往,拥抱生活。
妈妈必须照顾好自己。自己处理好了,孩子就变了,成绩也上去了。
亲子关系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隐蔽的问题就是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时候不是爱的问题,单纯是恨的问题,只是用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举一个母女关系的例子:
幼儿园园长的女儿永远是小学第一。初一的时候她来咨询,发现自己是精神分裂症,要去医院治疗。
这个女生是怎么拿到第一名的?就是非常非常努力,好好学习,因为她妈妈要求她考前前三。原因在于她的母亲。
我跟孩子妈妈说,这种对孩子的极端要求是不正常的,是虐待。她真的哭了起来。
原来这位母亲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的出生并不受家人欢迎,因为他们期待的是她的儿子,她只有先通过考试才能得到家人的重视。而这种心理延续到了女儿身上。
在中国,这种被妈妈拒绝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患有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女儿都有一个拒绝她的母亲。
女性很难获得自我认同,往往会把不认同传递给下一代。这和我们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有关。
父子关系也有问题:
儿子长大了,比爸爸高了,但是爸爸的角色不能变。
本来是出于保护儿子的本能,但现在孩子大了,父亲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对儿子不满,处处找茬,互相攻击,最后演变成父子大战。
这和母亲没有处理好有关系。母子关系中的问题一般表现在不让儿子长大,控制欲强。因为潜意识里有一种观念,母亲是看重孩子的。
父女关系的问题,一定是夫妻关系不好造成的。当母亲把女儿当盟友,说父亲坏话,女儿就会攻击父亲。
家庭的灵魂是母亲。
不是大别墅能叫“家”,是破房子里的妈妈能叫“家”。一个母亲会影响三代人。我多年的临床咨询经验发现,大部分问题的根源都在我妈。
抓住妈妈的鼻子,你就准了。因为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母亲就会成为家庭的核心。
女人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更胜一筹。因为男人的大脑更擅长逻辑思维,女人更擅长感知他人的需求。
所以女性在理解和控制人方面更有优势。
将来,许多国家领导人将是女性。其实在中国古代,母亲的地位是很高的,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妈妈一直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也是最特殊的。虽然出生时脐带就被剪断了,但他们的潜意识是完全相连的——所有的孩子都会为母亲牺牲。
我们有一个误区,认为母亲会为孩子牺牲,但孩子也会为她牺牲:如果母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天心情不好,那么孩子会觉得母亲不开心,很痛苦,他会立刻把这种情绪背在背上,以为是因为母亲才不开心。
每个人人格中的超我都是家庭教育赋予的。
例如,一位母亲教导她的孩子,茶杯必须放在桌子上。如果把茶杯放在地上,会被骂,所以孩子只能把茶杯放在桌子上——这是服从,服从会慢慢发展成认同。
比如孩子小学放学后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学生把茶杯放在地板上。孩子会要求同学把茶杯捡起来,不要放在地板上——这是认可。
等孩子长大了,妈妈有了阿尔茨海默病,把杯子放在地上,他会让她捡起来放好——这是完全内化了的。
所以人格的超我部分其实是父母给的。父母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观念,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和观念,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03
不同年龄的育儿秘诀
总结一下,关于孩子的长期教育有几个原则:
0到3岁,一直关注他。
这个阶段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满足,人生就有缺憾。
在这个时期,妈妈更重要。如果妈妈是上班族,下班一定要马上回家,不要穿高跟鞋,不要出去吃饭。妈妈不修边幅也没关系。
因为孩子0到3岁的时候,你要一直陪着他,哪怕你一天跟他说100遍我爱你,他也不会过分。
3到6岁,真心陪伴他。
真诚很重要。这个时候,爸爸很重要。他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因为3到6岁,孩子的探索欲正在形成。
如果有一只老山羊和父亲在一起,孩子就不会害怕,探索的欲望也会加强。反之,他会胆小怯懦,探索欲会被压抑。
6到12岁,真的很喜欢他。
6到12的孩子,应该会觉得父母是真的喜欢他们。
因为孩子入学后,老师会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看法,他在学校可能会受到一些负面的打击,或者自卑。
这个时候,他需要从父母身上看到,你不会恨他,也不会爱他。你应该给他一个可靠的保证。
但是,儿童期的孩子更容易让人讨厌,说话颠三倒四,脾气大,父母也往往不耐烦。你必须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他,尤其是在他犯错之后,你必须能够从他的情绪中理解他。
12岁之后,我是真的相信他了。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要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他。如果你不相信他,那么他的行为会很恶劣,永远长不大。你只能相信他。
从一开始信任他,10%,然后25%,然后50%,最后完全信任他,这样才能像一个人。反复相信,最后你会得到一个完全懂得自制力的孩子。
做到这些话,你就真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让受教育的孩子不会有太多问题。
回答关于教养的问题
1|关于规则
问: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但是到了家里就不一样了,完全不听话。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探索父母的底线。我应该严厉打击还是温和对待他们?
答:管理孩子的方法只有四种:奖励、惩罚、回归、培养。你应该为家里的孩子制定规则。
孩子其实是喜欢规则的,他也不讨厌。他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你没有规矩。比如看电视,一天只允许看一集,你要给他定这个规矩。
建立规则的原则在于合作,而且必须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不吃不睡之类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规矩就是你家的法律。
写在纸上的法律只是法律,你要成为法治。法治有两个要点,一是民主,二是程序正义。
民主意味着首先与儿童对话。告诉他不要看太长时间的动画片,否则他会早早得白内障。白内障是什么感觉?你给他戴上一副眼镜,拿一块蛋白质挡住,孩子就明白了。
这样每天看一集的规律就固定了。第二天,孩子看完电视,你去跟他说:“看完一集,妈妈就把电视关了。”一个字也没有,一个字也没有。这就是程序正义。
就算孩子跳着哭了半个小时,你也无所谓。他吵了半个小时后就没声音了,你一句话也没说。第三天,孩子看完电视后,你继续说:“看完一集,妈妈要来关电视了。”孩子不会响,因为他知道哭是没有用的。
然后,没等你走,孩子就自己喊“看完一集,妈妈可以关电视了”,这个规则就建立了。
2|关于兴趣
问:关于儿童兴趣班,比如学轮滑,一开始很感兴趣,学了几次就不想去了。我也坚持跳舞快两年了,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肯去。这种情况怎么制定规则?孩子会养成轻易放弃一切的习惯吗?
答:这种情况下不能制定规则。父母只是担心,更别说养成不坚持的习惯了。其实孩子根本没找到自己的兴趣。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你要到高中才会发现他们真正的兴趣。
我一直跟高中老师说,高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孩子这三年有没有发现自己想专注的领域。如果找到了,那么这个高中教育就成功了。只要他知道自己能投身哪个领域,就不会为高考焦虑。
比如他想当医生,有很多大学都有医学院。即使没考上一流大学,也能进二流大学。因为他是要自学的,不像一个被动的人,他在大学里一定会考得很好,所以他可以继续考上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也是这样。
3|关于抗挫折
问: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答:抗挫折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在孩子小的时候,要经常教育他去帮助别人,这样可以提高他抵御挫折的能力。比如幼儿园的孩子要互相帮助,孩子哭的时候你要安慰。谁没有伞,你去帮他拿。
帮助别人的人会感受到巨大的力量,会懂得考虑别人的需求,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我越强大,我们就越能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