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陆的人物评价

在当时的“武林五杰”中,王度陆的“武功”不如白宇、郑证因,“修行”不如还地主。他对武侠小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公认的“悲情侠义”。王度陆的代表作《一鹤一铁》系列,将情感投入到与侠义相关的各种概念的网络中,是“一锤定音”的。《鹤起昆仑》中,蒋孝和与阿鸾是青梅竹马,但因两家恩怨情仇,爱恨交织,最终感情破裂,阿鸾自杀身亡。在《金钗玉剑》中,李慕白和于秀莲相爱了。因为秀莲从小就许配给了孟,而孟又想帮她们死在仇人的身体里,所以李和玉以“义”为重,终生为兄妹。《卧虎藏龙》里,玉娇龙和罗笑虎早年就私订终身,因为罗笑虎拿不到官位。一直当强盗,玉娇龙又不能嫁小姐。爱情在恨、义、名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没有任何外力阻止主人公成家立业,而恰恰是在他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没有“自由”。评论者常常用封建思想的毒害来解释人物。著名学者如徐斯年、张干生先生都有详细的评论,这是事实。但仅此并不能解释悲剧的震撼力。可以发现这些恋人内心深处对“爱”的恐惧。他们有情有义,但是一旦梦想即将实现,他们要么死,要么离开,退缩,拒绝。他们抛弃了现实中所谓的“幸福”,维持着孤独的生活状态。骑士精神的本质是孤独和牺牲!就像鲁迅笔下的“过客”不肯从小女孩手中接过红布一样,这些侠客的生命本能决定了他们必须永远选择“禁欲主义”。

台湾学者龚鹏程说:“他们在不断地寻找知音,把自己交给知音或寻找知音的活动”,但“知音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孤独的旅程结束了,侠客们孤独的漂泊生活也告一段落了。”这个理论挺有见地的。阿鸾用小鹤之剑自吻,小鹤隐退九华山,李慕白和玉秀莲一生压抑真情,玉娇龙和罗笑虎一夜之间死去。虽然有封建思想在作祟,但这些恰恰成就了人物的“英雄”形象,让人产生同情与向往,感动与惋惜,孤独与悲伤。作者充分展示了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悲剧。

有些小资说北京人不懂爱情。其实,北京文化的主流,或者说受北京文化影响更大的人,是把爱情放在与“侠”相关的文化体系中整体衡量的,而不是一下子就爱了。正是从这个角度,王度陆不自觉地揭示了一个北京作家的心理奥秘。你看,从老舍、萧乾到王蒙、王朔,北京哪个大作家的《初恋》?

什么是侠客?何谓爱情?什么是骑士精神?王度陆把这些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梁羽生、金庸、古龙交出了几篇优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