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过张恨水的《北飞南飞》吗?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前段时间因为红楼梦,接触到了平时不太好接触的大师们。深受《红楼梦》影响的张恨水,目前还没见过他的作品,《南飞》是第一部。过了一个星期,今天晚上终于摆脱了。

看完之后,我觉得有点失落。我有点被这种无尽的惆怅窒息了,所以想写点东西发泄一下。

书名大概来源于《西厢记》中的一句话,是主人公春花和小秋爱看的:“蓝天黄叶秋风北飞。”故事主要讲的是旧社会两个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男主角小秋出生在一个有名望的官僚家庭。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也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十七岁,眉清目秀,满口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绝对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这大概也是他能吸引春华这个心高气傲的女主角的原因。女主角春花不是淑女,但也是书香门第。父亲是他们村姓姚的相公,也是男主小秋的老师。因为父亲热爱诗学,所以他开始读书识字,十六岁的时候就像同龄的人一样才华横溢,尽管身材苗条,风度翩翩。就像五嫂说的,“如果你是男孩,你也必须是状元。”按常理来说,这两个是门当户对的一对,更何况小秋的爸爸和春花的爸爸还是朋友,但是好的作品往往不是按常理出牌的。

故事也从一见钟情的戏码开始。小秋忘不了第一次看到春花手里拿着一把腊梅的情景。我想了很久,却找不到办法再见到那个美女。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事情真的很巧。小秋在她就读的学校再次见到了春花,才得知春花是她老师的女儿,也和她一起在学校读书,却没有见到她的男同学。就这样,两个懵懂的年轻人开始了他们懵懂的爱情,但谁也不会想到,故事的结局会如此悲伤。

那时候西厢记,红楼梦之类的书都是淫秽歌曲,更别说两个青年男女互寄充满爱意的书信了。然后就是私会,最严重的是春华家附近凉亭后面的拥抱。如果有一件超越封建礼教的事情被曝光,就不会发生春花被浸在猪笼里的事情了。也许大家会觉得,如果真的是有意为之,小秋大学可以让她父母出具聘书嫁到春华家园。是的,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即使在得知春花有了婆家之后,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只要双方愿意,我可以破婚复婚。这只是读者的一厢情愿。春花的未婚夫是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少爷。可惜9岁那年,少爷成了痨病痢疾,到了成年,一副不死的样子,样子真的有点遗憾。春华在见到英俊温柔的小秋后,对父母订下的这门亲事失望至极。她不断反抗,最后却被恶毒的母亲算计了。趁着月黑风高,直接用轿子把她送到未婚夫家。而故事就是两个人纯洁的爱情在封建思想的严厉禁锢下流产了。小秋北上参军,春花终于在近期为了所谓的家风辞职了。

我看过很多描写《爱的种子》的文字,一个年轻的女孩,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细腻深刻的文字。我也经历过十六七岁的萌芽,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特别亲切,但我比春花幸运,因为我出生在80年后的今天。虽然那时候我们还是会被学校家长禁止谈恋爱,毕竟这和人品道德无关。虽然我们还是会有罪恶感,但那只是我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无法区分好的感情和爱情,被社会警告了。他们的爱情是时代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作者所做的不过是把这个狭隘的悲剧放大到他的作品里。

对北飞大雁的描写非常细腻,富有诗意。李晓秋在古渡口望着赣江淡淡的暮色,情景融为一体。姚春华隐居在家,梦里写。虽然诗意,但是里面用的词没有现在校园作家用的华丽。都是平淡无奇的句子,却处处充满诗意。终于知道为什么韩寒和郭敬明的写作一直得不到文坛的认可了。现在看来,他们的笔法真的很肤浅。北方的飞鹅就像一杯绿茶,让人品之,久而久之,齿间犹香。虽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让小秋和春花跟我一起飞,但是结局更让人难忘。如果真的按照我的想法,这本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