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制造青铜?

以青铜器的使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铜(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 ~ 900℃之间,低于铜的熔点(1083℃)。含锡10%的青铜,硬度是紫铜的4.7倍,性能良好。青铜器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青铜时代在铜器时代之后,铁器时代早期之前,世界上的年代范围大约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早期。世界各地都先后进入了这个时代。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使用青铜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欧洲、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使用青铜器。在埃及和北非以外的非洲,青铜使用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65438年+公元0000年~早期。铜冶炼中心直到近11世纪才在美国出现。

在青铜时代,世界上形成了几个重要的青铜铸造工业区,成为古代人类文明形成的中心。在一些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青铜时代是与奴隶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如爱琴海、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个时候,奴隶国家繁荣昌盛。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就直接过渡到了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文明地区产生了文字。

中国

中国的青铜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致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经历了约1500年的历史。这总是与中国奴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有关。有学者将中国商周至战国的青铜时代划分为鼎盛、衰落、复兴、衰亡四个阶段。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前殷商、后殷商、西方循环、前东周、后东周五个阶段。中国青铜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大体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见二里头遗址)为代表,距今约公元前2080年至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580年。再加上山西夏县的夏风、山东的岳石文化、辽宁长城以东的夏家店文化、黄河上游的四巴文化,各种青铜器相继出现,一些墓葬中也发现了人祭、人祭。上述遗址的放射性碳测年(见考古年代学)正好在夏朝的历史记载之内,这些遗址应该属于夏朝的奴隶制文化类型,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②中期。包括商朝到西周早期。这一时期的第一期为商代早期,约为公元前16 ~ 13年,以河南郑州二里岗文化为代表。这一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发展,青铜器数量大增,往往配以成套的礼器,并出现了大量的贝币,人祭、祭祀更加普遍。后一阶段,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约为公元前13年至公元前10年(穆王之前)。此时的中国在青铜时代达到顶峰,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和工具。此时的青铜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这里是商朝的政治统治中心,也是青铜铸造工业的中心。此时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和陵墓,出现了发达的金文和甲骨文,人祭和人祭成为非常流行的制度,这些都反映了奴隶制社会的繁荣。在西周周元遗址和封号遗址中,发掘了周代的宫殿、祠堂和墓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反映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成熟。③晚期。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中国的奴隶社会逐渐衰落。这一时期,各国首都形成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量金属货币流通。青铜铸造技术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技术。湖北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证明其在当时的开采、配矿、筑炉、冶炼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到了战国时期,在铁器的推动下,青铜制造业逐渐衰落。

在中国的偏远地区,有一些当时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如干青地区,由于民族杂居,文化复杂多样,有新店文化、沙井文化、丝瓦文化,其中丝瓦文化与西周文化关系密切。北方地区夏家店有上层文化,出土的青铜短剑有地方特色,还出土了相当浓厚的中原文化特色的青铜礼器。商周至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直到西周末期,东南的浙江、福建、台湾一带才产生青铜文化,出土的青铜兵器与西周时期相同。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的青铜文化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总之,各地的青铜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有地方特色。此外,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有所接触。比如与北方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的青铜文化有过交流,后期与东南亚的青铜文化有过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青铜时代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现存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在商代早期的炼铜遗址中,有相当多的铸造模型。虽然早期随葬品中青铜的生产工具很少,但我们还是看到商代早期出土的青铜器中,生产工具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在商代的手工业中,青铜工具如斧、锯、凿、锥等。被广泛使用,青铜武器与日俱增。至于青铜农具,虽然奴隶主不会。青铜工具在生产中的实用性使得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日益重要,因此能够获得快速发展。

据考古发现,商代早期,以郑州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刘丽鸽和洛阳的东干沟属于这个时代。商代晚期,郑州公园上层和洛阳泰山庙遗址、墓葬都属于这个时代,以安阳小屯村为中心。周初(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为西周安丰濠村和宝鸡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江边为中心,上村岭郭墓、新郑郑郑墓、寿县蔡侯墓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以洛阳的滨水为中心,辉县的刘丽鸽、谷玮村、长沙和汤山的战国墓地都属于这个时代。

根据最新的发掘结果,中国南方在商代早期也进入了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有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南长沙潭河里遗址、江西新干商代墓,证明长江流域也有发达的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郭沫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将其视为奴隶国家,这是有争议的),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汉字已经成熟。

划时代的青铜冶铸技术是在铜冶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铁和青铜的地区之一。中国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的青铜艺术品,展现了中国青铜器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历时1500多年。

在石器时代,人类只是简单地以岩石为原料,制造工具来改造自然。青铜冶铸业的出现,表明人类可以从矿石中提炼金属,用来制造改造自然的工具。这是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青铜工业的发展促使了各种工人的出现,共同促进了各行业的繁荣。正是由于青铜工业的发展,商社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结合在一起的合金。因主要成分为铜,颜色为蓝色,故名青铜。作为一种合金,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紫铜)低。从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熔融青铜凝结时体积略有膨胀,因此具有较好的填充性,气孔较少,说明其比纯铜具有更好的铸造性能。这些都使青铜在应用上更具适应性,因此青铜的生产迅速发展。青铜工具具有一些紫铜工具所不具备的功能,因此逐渐取代了一些石器、木器、骨器和紫铜,成为生产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生产工具的出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此后,石器虽然没有被完全淘汰,但石器时代终于被青铜时代所取代。

西亚

西亚的青铜时代是城市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两河流域以南的奴隶城邦随着乌尔王朝的灭亡而衰落。进入巴比伦时期后,青铜文化达到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金、银、铜、锡等金属原料大量进口。小亚细亚东部的卡帕多西亚奴隶帝国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3000年左右,转入中期,亚洲各地由野蛮变为文明。在毗邻伊朗高原西南的埃兰,公元前三千年中期形成了奴隶城邦,产生了一个国家,处于青铜文化的发展时期。

亚洲

中央王国制造了青铜器,出现了繁荣的城市。到了新王国时期,随着脚踏风箱的冶金设备,青铜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印度河文明形成于青铜时代的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亚和南亚。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青铜工具和武器被广泛使用,包括斧、镰刀、锯、刀、剑、箭头等。手工业工匠在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可以通过焊接制造金属器皿,并在上面刻有铭文。这时候的代表文化就是哈拉帕文化。在东南亚,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冶炼和铸造中心是泰国乌龙的班庆墓地,距今约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青铜器有矛、手镯、脚镯,矛是铸造后锻造的。在Nengnota的墓地里,发现了双扇制作的青铜器,也有人祭祀遗体。越南红河谷的青铜文化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东山文化时期大量制作铜鼓。公元前600年菲律宾出现青铜器和铁器,从大陆沿海经巴拉望岛传入,器物与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相似。在北亚西南部、南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青铜文化的部落还处于原始公社时期。公元前1,000年开始,卡拉苏克文化以曲柄刀、匕首、长矛、弓型饰品和蹼状挂件为特色,并带有装饰性的动物图案。朝鲜半岛的青铜文化以平原陶圩为特征,可追溯到公元前10年至公元前5世纪。日本的青铜文化始于约公元前300年的弥生时代早期。

欧洲

爱琴海南端的岛屿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基克拉迪文化时期进入青铜时代。克里特岛在米诺斯文明时期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二千年建立奴隶国家。公元前1600年后,迈锡尼文明崛起。此时,在贵族宫殿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装饰豪华的青铜兵器和金银铜器。多瑙河流域的青铜文化是铜石文化的延续。中欧和西欧早期的青铜文化是钟杯-战斧文化,时间为公元前三千年中期至公元前二千年初期,以绳纹陶伟为特征。晚期是乌尔菲尔德文化,从公元前2千年晚期到公元前1千年早期。以骨灰公墓为特色,以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著称。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是青铜文化中心,以尤尼茨基文化闻名,分布在捷克、摩拉维亚、多瑙河以北的下奥地利、西里西亚和萨克森。另一个青铜文化中心是西班牙东南部和葡萄牙南部的埃尔阿尔加文化。村子四周是用石头砌成的高墙,村子里住着方形的房子和坟墓,工具和武器是刀、斧、剑、戟和弓箭。东欧的森林地带有法蒂亚诺沃文化、坑墓文化和郭牧墓文化。意大利北部的泰拉马拉文化在公元前17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1400年达到顶峰。住宅有很多干柱住宅区。南部是亚平宁文化,公元前1千年初被铁文化取代。英国和德国的青铜文化以农业、种粮和饲养牲畜为特征,留下了大量建筑复杂的墓地。

非洲

除埃及和北非以外的非洲最迟应在公元前1千年掌握青铜制造技术。到11 ~ 17世纪,几内亚沿海地区的青铜制造业达到了繁荣时期。一般认为,非洲的青铜工艺发展晚于铁器工艺,似乎是从石器时代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在东非的Meroe遗址发现了冶铁炉和残留的铁块。在西非,冶铁技术是在公元前10世纪掌握的。

美国

美洲的青铜手工业最早出现在中南美洲,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为冶炼和铸造中心,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然后传播到智利、阿根廷西南部和墨西哥,再到北美。到13 ~ 15世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已经大量使用铜、青铜、金、银、铅等金属制作器皿,建立了奴隶国家。

分阶段

史前时代/时代

全新世铁器时代原始历史时期

青铜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中期

青铜时代早期

铜器时代

红铜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史前史

中石器时代

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或青铜时代或青铜文明)是以考古中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因其青灰色,故名青铜。因为青铜的熔点比较低,800℃左右;硬度高,是铜或锡的两倍以上,所以容易熔铸。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所占比例很小,甚至以石器为主。中后期比例逐渐上升。随着青铜器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步丰富。与石器时代相比,青铜铸造的发明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二、雕塑——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根据真人创作的男性裸体雕塑。它在技术上是写实的,以“青铜时代”的称号作为人类启蒙时代的标志。他左手握拳,右手撑着头,若有所思地抬起脸。他的右腿微微动了一下,但似乎不敢迈出一步。他只能踮起脚尖,做出想要迈步的姿势。他的眼睛似乎昏昏欲睡,然而,他的身体却是舒展的,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意味着人类刚刚从愚昧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有了清晰的意识,即将进入文明智慧时期。这是一个比古典主义更“古老”的主题,但罗丹摆脱了沉湎于过去的学院派僵化方法,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形象。因为这个偶像和真人一样大,而且非常逼真,造成了对罗丹人体艺术的误解,官方陪审团会否认他是从尸体上戳下来的,拒绝展示,这让罗丹非常生气。雕塑家鲍彻和其他同事理解罗丹的思想和感情。共同出面为罗丹求情,要求官方重新对待罗丹的作品,让这幅划时代的杰作在沙龙里得以展示。这场斗争给罗丹带来了更大的荣誉。

青铜冶炼需要大量的人力,必须有高度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这样就需要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组织形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出现。此外,还需要大生产、宗教祭祀等社会发展。这一切都需要出现一个“国家”来实现青铜的冶炼和应用。这个楼上总结的很好。

然后,青铜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矿产,铜矿石和锡矿的收购是必须的。要获取这两种矿产,必须在广阔的区域内实现,而要拥有这两种矿产,往往需要依靠军事竞争(西方的埃及不断用军队获取西奈的铜矿),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和协调能力。正因如此,军队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青铜时代的游牧民族很难对抗农耕民族的国王,因为他们无法拥有这些矿产,游牧民族的发展依赖于铁器的应用,铁器在矿产中较为常见。

楼主的问题很奇怪。青铜时代的中国有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中国古老吗?不,恰恰相反,中国与英美相比已经很老了,但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太年轻了。苏美尔人和埃及人在石器时代或铜器时代建立了一个国家,当那尔迈统一埃及时,青铜器仍然是昂贵的奢侈品。3000多年前中国刚刚进入青铜时代的时候,赫梯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中国在西周的时候,铁器已经取代了地中海国家的青铜器,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换句话说,中国在青铜时代是落后于西方的(但中国作为当时的新文明,有很强的包容和进取意识,青铜的应用较晚,但发展很快)。这种落后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铁器在中国广泛使用和发展,然后中央集权时代结束。然后开始赶超东地中海国家。

商代初期铜石时代的中国崛起时,中原地区还没有成熟的金属武器,但东夷系所属的商部落无疑拥有相对成熟的冶炼技术。商部落进入中原时,拥有相对先进的武器,能够征服中原各民族,获得霸权。后来因为他们在中原获得了大量的产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金属冶炼技术发展很快。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完善的青铜器具,而青铜器具的出现,增加了军事实力,保证了商贾的霸权,使商贾能够成功地对抗四面八方,为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国的出现与金属乐器的成熟程度无关。

三、小说——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著名作家王小波(1952-1997)的时代三部曲之三。《青铜时代》是由《慢剧集》、《洪本》和《寻找独特》组成的。既有迷宫图案,又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小说幽默而不失理性,通过隐喻的故事和场景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神话和政治神话。

《青铜时代》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唐朝为背景,由三部作品组成的小说。这组作品的主角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和传说。作为一群追求个性,热爱自由,希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生活的人,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人道主义需求,却被当时的权力斗争所控制和扭曲,他们的智慧和爱情变成了闹剧。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借助才子佳人、半夜私奔、千里寻爱、创造丰功伟绩等绝对美女的唐朝秘闻,将今天的爱情与唐朝的传说拼贴在一起,将唐朝的传说现代化,注入现代趣味,通过流年的叙述,将历史与艺术融为一体, 最终确立对生命终极价值的理解,并导致叙述者可以自由穿梭古今中外的对话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