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生轰下台的于丹,在人生低谷的日子里,老公居然对她这样,怎么回事?
但随着时间推移,于丹却被爆出耍大牌,到处灌输心灵鸡汤的事情,渐渐地人们对于丹产生了反感情绪。而这位当初还被万人敬仰者,也随着反对之声,快速陨落,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于丹确实有过精彩的高光表现,但后来有一次她在北大演讲时,居然被学生轰下了台,当于丹处在人生低谷的日子里,于丹的丈夫乔达峰,也是她的大学同学,二人结婚多年,不论于丹高光,还是暗淡,丈夫始终不离不弃,纵使后来于丹受到很多人嘲讽,甚至批评,但丈夫依然是她最好的依靠。
一、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热爱国学。一九六五年,于丹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传统国学大师,所以于丹从小也不免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给她看一些传统国学类的书籍,培养于丹的兴趣,并且由于父亲对传统国学深有研究,所以时常把一些古代趣文故事讲述给于丹听,这样一来,于丹便对传统国学有了更深厚的理解。
长大后的于丹,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传媒系,并且随后又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深造。她从小接触国学,多年以来积累起来的国学知识,很令老师和同学们敬佩。她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从此之后,于丹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很受同学们欢迎的一位老师。
据当年于丹教过的学生后来回忆,于丹教国学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她常常喜欢把枯燥乏味的国学知识,通过结合现代社会情况,描述成一些有趣的故事,从而勾起同学们的兴趣。于丹就是在一边教学,一边潜心研究之下,把那些枯燥的《论语》《庄子》等国学名著,通过自己讲述,变得通俗易懂。
除此之外,于丹还擅长提炼传统国学里蕴藏着的一些道理,并且把这些哲理性的东西,总结归纳成各种心得,分享给同学们。于丹出众的国学功底以及善于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利用活学活用的方法,很受学生们喜爱。所以在大学里教书时期,于丹几乎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她在北京师范大学也很出名。
那时候,于丹除了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外,还受到社会上很多需要国学知识做主持,她受到某些栏目的邀请,她先后担任过《太阳照常升起》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并且于丹还担任过二零零一年申奥宣传片的策划人员。
于丹利用国学知识,不仅拥有了令人尊敬的高校教授头衔,而且她还积极主动去研究现代传媒学,利用传统结合现代的方式,将国学应用在多个领域,让她成为了全方位出众的知识型人才。
二、时代造就于丹的成功。我国有句老话:时势造英雄。往往时代会给那些有能力的人,提供最好的展示舞台。二十一世纪初,为了宣扬传统文化,开办了一档以知识类为主题的节目《百家讲坛》。
起初,这档节目都是邀请每个行业的那些资深的学者,去讲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收视率很惨淡,甚至一度到了要停播的边缘。
后来,节目组也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于是栏目组负责人开始研讨这档节目的出路。他们通过对观众的调研发现,哪些行业资深专家们,尽管知识渊博,但讲述的内容太过深奥,对于只有一般文化知识积累的人来说,听他们的讲述非常吃力,常常很疑惑,有点听不懂。
有了这些意见反馈,电视台以及《百家讲坛》栏目组的负责人,开始痛定思痛,决定开始对节目进行一些改变。想要改变节目惨淡的收视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去看百家讲坛,最好的方法就是更换《百家讲坛》上面的主讲人。
而这一次,节目组决定不再邀请那些国学专家,因为资深专家们所研究掌握的内容,讲述出来后,普通观众或者一些文化积累不够深厚的人,根本听不懂。基于这种情况,节目组在以后请主讲人方面,要求主讲人一定要“接地气”。
最好是有讲课经验和授课经验,而且还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那些国学教授。这个基调定下来后,《百家讲坛》节目组,便开始在全国各大高校,搜寻那些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历史类或者国学类教授。
这一次重大改变,不仅让收视率惨淡的《百家讲坛》起死回生,而且迅速成长为王牌类栏目,而且也让诸如易中天、纪连海、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喻大华、河南历史系教授王立群等人快速走红。
当然本文中的主人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也通过此栏目的邀请,迅速依托《百家讲坛》栏目,迅速走红。这一批大学教授登陆《百家讲坛》后,用他们幽默风趣,而且故事性很强的演讲风格,深深吸引着电视机前的观众。
通过《百家讲坛》栏目的推广,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而易中天和于丹等人,更是被国人追捧,甚至被奉为国学大师的称号。时代有时候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往往不知不觉地一次改变或者风向的改动,就会让很多人的命运跟着一起改变。
从于丹过往的经历来看,尽管她在北京大学里也很受欢迎,而在在一些知名栏目里有过撰稿经验,或许在小圈子里也被大家认可。但终归只是被少数人所知。
而登陆《百家讲坛》却截然不同了,这档节目犹如于丹人生中的一块跳板,让她从小众知名人士,一下子变成全民崇拜的国学偶像。
她也从曾经的幕后撰稿人,直接走到镜头前,享受到了粉丝们的追捧,一时间于丹受热捧的风头,不亚于一线明星大腕。她不论走到哪,都会有一帮国学爱好者围拢过来,找于丹签名,合影留念。名利之下,于丹的生活也即将被改变,而她未来又会经历什么呢?
三、名利不免会让人迷失。于丹通过《百家讲坛》栏目走红后,她把主要经历便放到了国学领域,她陆续出了多本关于国学解析类别的书籍,其中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以及《于丹《庄子》心得》等等。
甚至于丹还根据自己对国学的研究,出了一本自传形式的书籍。那个年代,于丹出版的书籍简直就是紧俏物资,于丹举办的签名售书仪式,现场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销售情况也是火爆至极。刚开始,于丹的书,确实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情感丰富的女生。很喜欢读于丹的著作。
在众人追捧之下,于丹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据数据统计,光二零零七年,于丹靠卖书的收入便超过了千万。于丹也从平凡的大学教师,变成了受人追捧,并且收入不菲的名人,她的人生也彻底改变。
于丹除了卖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去参加各地举办的国学演讲。当年在全国各地,于丹演讲甚至比她的书都火。不论什么场合,只要请到国学大师于丹,便会引起满座现象。
随着时间推移,于丹不仅在国内演讲,还被相关经纪公司,邀请她前往国外去演讲。而她通过演讲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天价。伴随着收入越来越高,名头也越来越大,似乎于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她仿佛也不再是曾经学生们眼中那个和蔼可亲的“于老师”,而是变成了社会上各种人追捧的“国学大师”。
这种悄然间的变化,也让于丹的个人行为发生了转变,她出门要有保镖和豪车,住宿也要求很高,各种吃喝用度,也变得奢华起来,让高校里的学生们越来越不适应。
倘若于丹在生活中耍大牌,还属于个人问题,但成名之后,忙于捞钱的于丹,在学术领域,也远不及当年那般有成就。自从当年走红后,她销售过很多经典书籍,再往后,于丹出版的书籍作品,却受到了更多读者的质疑。
很多喜好国学的同学们,觉得于丹后期作品,基本都偏离了国学本身,开始大量掺杂鸡汤内容,甚至国学大师于丹的书籍里的某些生活感悟观点,跟网上那些鸡汤文如出一辙。
在此情形下,质疑和反感于丹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某次于丹到北京大学演讲时,基本讲述的都是那些鸡汤内容,很多同学听到一半,便实在听不下去,于是纷纷起哄,让于丹离开。
在一片哄闹声音中,于丹中断了演讲匆忙离开。这件事通过网络迅速发酵之后,曾经辉煌的国学大师于丹迅速走下神坛,不复当年之光辉。
四、尘埃落定,平平凡凡才是真。常言道: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经历坎坷,有过高光,走过低谷,才是真实的人生。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或许经常会遇到坎坷,经历挫折。而那些活跃在媒体上的名人们,其实也是如此,很多人有过长期默默无闻,也享受过爆红高光,但在享受巨大光环的时候,又会不经意间迅速滑落,失去光芒,甚至被人批评指责。
其实从整个人生来说,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而怎样去面对起起伏伏的人生,在低谷或者高光时刻,该如何处理遇到的事情,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提起于丹,或许很多喜好文学的朋友对她都不陌生。曾几何时,她依托知名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迅速走红,成了众人顶礼膜拜之人。
时间对于每个人或许都很公平,于丹曾经靠着深厚的国学积淀,利用《百家讲坛》,在那个全民追捧国学的时代取得了成功。但之后在学术及个人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跑偏现象,也让于丹走下了神坛而泯然众人矣。
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的于丹,跌入了人生低谷。但生活也总有温馨的一面,于丹的丈夫乔达峰,也是她的大学同学,二人结婚多年,不论于丹高光,还是暗淡,丈夫始终不离不弃,纵使后来于丹受到很多人嘲讽,甚至批评,但丈夫依然是她最好的依靠。
于丹经历过一切,回归到平凡生活后,或许她也将会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当繁华的尘埃落定之后,或许最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