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是怎么形成的?
窑变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中国古瓷的最初窑变为青瓷的一种偶然变异,实际上是青釉烧制失败的结果。所以窑变一直不被人重视。由于窑变釉与单色釉相比,其色彩绮丽多姿,变化自然,在宋代烧制钧窑时,已引起窑工们的重视,变偶然所得为常制,但钧窑并不能很有把握地烧制窑变。雍正时,督窑官唐英曾派“厂署幕友”吴尧圃赴河南调查钧窑釉料配方,并亲临各道工艺,与景德镇最优秀的工艺师一同反复试烧,创烧出窑变釉。乾隆二十一年唐英去世后,窑变呈块状的斑块和条纹,釉面不及雍正时流动多变,窑变瓷开始走下坡路。道光以后,红只能呈红紫色。同治以后,窑变已不再出现月白、蓝、红等色组成的五光十色条斑,而成为釉面缺少变化的红黑二色。历史学家童书业在《童书业说瓷》(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认为,雍正朝将窑变釉技术推到了顶点。 通俗地讲,颜色釉的发色是随着窑火的变化而变化的。譬如铜虹釉在柴窑火中容易变红,而在油窑及煤窑的火中就变成紫蓝或灰黑色的了,很难出现红色,这种差异就是因为烧成条件不同,象我们刚才看到的茶叶末釉,即使是同一配方,也会产生“老僧衣”、“鳝鱼黄”和“蟹甲青”等多种色彩,其变化莫测,在当时历史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很难掌握,所以就把这种怪异现象称之为“窑变”,把那些出乎人们意外地色釉瓷,称之为“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