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褥与健康长寿有何关系?

一是被宜保暖轻柔宽大。人体阳气随寤寐而有浮沉出入的变化,白天人寤则阳气浮出于外以卫护肌表,夜晚人寐则阳气沉入于里以温煦内脏,晚上人卧之时,阳所归于里而卫外功能减弱,易被风寒之邪所侵,所以睡觉必须保暖御寒,因此保暖是人们对被絮的最基本要求。《老老恒言?被》中反复强调,被应“使暖气不散”就是这个意思。被宜轻柔,历代养生家多强调被絮要轻柔贴身。《老老恒言?被》中以皮被与丝棉被相比较,得出下面的结论,即皮被“较以丝绵装者,究之轻柔勿及”,因而主张以丝绵为被,被絮轻柔,则既贴身防寒,又减轻了对身体的压力,有助于机体的气血流畅,可以促进睡眠。被絮宜宽大,《老老恒言?被》说:“被取暖气不漏,故必阔大,使两边可折。”被絮宽大可折,则身体转动方便,舒适,保暖,有益于睡眠。此外,还要注意被褥厚薄适度。

二是褥要厚软保暖。如《老老恒言?褥》说:“睡卧必得厚褥,老人骨瘦体弱,尤须厚褥,必须多备,渐冷渐加,每年以其一另易新絮,紧着身铺之,倍觉松软。”厚软之褥既保暖又舒适,适宜老年人垫卧之。

三是褥底禁垫油布等物。油布等物不透空气,用之不能收湿,反使湿气下聚,易使人得湿痰痛痹诸症。《老老恒言?褥》中说:“有用油布,单铺褥底,晨起揭褥,单上湿气可证,油布不能收湿气。《南华经》曰:‘民湿寝则患腰疾偏。’此非湿寝,然每夜如是,受湿亦甚,必致疾。”因此,古人多主张用毡或其他收湿保暖之物作垫,认为“褥底铺毡,可藉收湿,卧时热气下注,必有微湿,得毡以收之”自可免患腰腿湿气诸疾。

四是被褥宜勤晒。《老老恒言?褥》指出:“阳光益人,且能发松诸物,褥久则卧实,隔两三宿即向阳处晒之,毋厌其频,被亦然。不特绵絮加松,终宵有余暖,受益确有明验。”

前人的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阳光里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据实验证明,布鲁氏杆菌在阳光直接照射10~20分钟时即被杀死;结核杆菌被照射45分钟至数小时就失去活性;其他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伤寒、痢疾杆菌等少则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的暴晒也会被杀死。因此,晾晒被褥实际就是一次很好的杀菌消毒。另一方面时间用得过久的被褥,因为棉花长期受压,并吸收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水以及皮屑、污垢等物,堵附了棉花纤维之间的空隙,使棉花板结、发硬,易滋生细菌。这样的被褥不仅有股难闻的气味,而且盖着也不暖和。晾晒被褥即可利用日光对物品的干燥驱湿作用,使受潮的棉花受热膨胀,空隙变大,含更多的空气。这样的棉絮就松软而富有弹性,且不易散热,盖起来就舒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