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是贝多芬什么中的第四乐章的主题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

《欢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并且成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

《欢乐颂》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1=F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

贝多芬错创作的《欢乐颂》的表现特征:

《欢乐颂》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隐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躁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

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艨胧,渐渐发展到明朗,节奏鲜明震撼人心。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