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得主是一名越南难民。他是如何写越南战争的?

2016,16年4月8日,2016年度普利策奖揭晓。在一系列文学和艺术奖项中,越南作家阮越清凭借其小说《同情者》获得普利策奖。普利策小说奖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

阮乐清是越南裔美国人。1975年4月,他随家人以难民身份逃往美国,当时年仅4岁。现在他是一名在南加州大学研究种族问题的学者。《同情》是阮乐清的第一部小说。

“虽然我在美国长大,非常美国化,但战争和历史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因为我不断从父母或其他越南人那里听到有关越南战争的故事。”阮乐清之前接受国家电台采访时说,“所以,我的记忆中有一种持久的创伤,一种战争没有结束的感觉。我们的家已经失去了,但我们仍然期待着有一天能夺回来。”

在美国长大的时候,阮乐清看过很多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关于越南战争的电影。他喜欢《第一滴血》中史泰龙扮演的兰博。“他在屏幕上很漂亮,拍摄和展示肌肉都很愉快。”阮乐清说,“直到某一刻,我才明白,我也是一个被杀在银幕上的东亚人。”“我还记得在电影院看《排》。当越南人被杀时,人们欢呼起来。我在想,这太奇怪了。这一刻我该赞同谁?”

阮乐清坦言,一方面,这些电影都是很棒的艺术作品,让他很佩服。另一方面,这也让他处于尴尬的境地,因为在电影中,越南人被杀了。同时,“1980年代描述越南战争的电影把美国描述得很黑暗,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告诉美国是历史的中心。"

阮乐清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同情》也是关于越南战争的。讲述了1975越南西贡解放后的故事,通过一个在美国的越南特工的视角讲述故事。“我是一个间谍,一个潜伏者,一个有两张面孔的人。也许不奇怪,我也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我不是漫画或恐怖电影里的变异人,虽然有些人这么认为我。我只是善于发现战争双方的问题。”

这部小说构思巧妙,节奏紧凑,富有洞察力和批判力。有评论称,只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电影《现代启示录》能与之媲美。阮乐清自己说《现代启示录》对他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我10岁或者11岁的时候看的。这是我通过录像机观看的早期电影之一。真的很伤我的心。即使过了十年,我说起杀害越南人的场景,声音还是会颤抖。”

阮跃清说,《旅伴》中的特工最早是上世纪60年代作为国际交换生来到美国的。这时,他对美国的热爱开始了。“当然,他明白实现美国梦,从零开始独立成功,以新的身份在美国重塑自我所面临的问题。他对这些东西念念不忘,深深怀疑。”

对于这个奖项,阮跃清说,“我要感谢那些曾经为社会正义、和平和真正的平等而继续奋斗的人,感谢每一个为民权、激进势力和经济权利而奋斗的人。没有一个小众作家敢说自己能独立完成任何事情。我们面前的集体努力和积极分子为我们个人的成就奠定了基础。我们非常感谢那些幸运地被记住的人和许多被遗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