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武侠小说中的吃人现象

鲁迅写道,“我看历史,发现这段历史没有年代,每一页歪歪扭扭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反正我也睡不着。半夜我仔细读了一遍,才透过缝隙看到字。书上写满了‘吃人’四个字!”其实并不是从字里行间看到的“吃人”事件,历史上也不乏。比如荒年“人相食”、“易食”的记载,以及“削股待亲”、“烹子献肉末”的典故,都是真实的食人事件。

金庸曾在《袁崇焕传》中写道,袁崇焕被冤死,五百块钱里,人们看着“一个银元买一块肉,大如手指,鸟瞰。吃的时候一定要骂人,一定要吃醋,冲欢肉卖完了。”这是史料中的真实事件。在金庸小说中,也有几个虚构的吃人事件。

狄云、水笙和华铁干被困在连城觉的雪山中,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获救。这个冬天,华铁干把结拜兄弟的尸体变成了食物。狄云和水笙靠吃秃鹫生存,但秃鹫吃死人肉。也是变相食人吗?但吃间接增加了一层温暖,吃直接暴露了人性的残酷和丑陋。

《倚天屠龙记》里,小张无忌无怨无悔的带着小杨去昆仑探亲,恰好是荒年。他们不仅亲眼目睹了食人事件,还差点成为被吃掉的人。这是一本关于古代史实的小说。当时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应该很大。

以上两件事被认为是为了生存而被动食人,也有个别主动食人事件。例如,在笑傲江湖,漠北的熊喜欢吃人肉,令狐冲把自己的血注入不死的老女孩体内。算不算吃人?

这些事件虽然令人恐惧,但恐怖程度与《水浒传》中的食人事件还是相差甚远。水浒里的食人简直无处不在,人人服从。总结起来,大概有几大方面:

首先是开黑店。这些店铺都是配了人来杀人的,就像杀猪杀羊一样。众所周知的用途,如的菜园、孙二娘的十字坡下的店铺,以及催命官李立的店铺、朱贵在梁山上开的店铺,都是遍布江湖的。在黑店里,买到伪装成人肉的牛肉,用人肉蒸馒头,真的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些被裁掉的人大部分都是商人。是好是坏,店家无意告知,只是看钱包的重量或者人的大小。孙二娘说,“如肥胖,好牛肉卖。那两个骨瘦如柴的蛮子人不得不去卖水牛肉。”这是为了吸引宋武而说的。在此之前,还有差点变成食物的鲁。戴宗第一次路过凉山山脚下时,差点被剖开,宋江被绑在凳子上。那些没有被杀死的人是幸运的,但那些不幸的人,如被宋武加冕的领袖,以及其他勇敢的人或普通人,则不计其数。这种事,杀人,胆子大,杀了之后却当牛肉卖。可见,在那个年代,赚点钱比杀人难多了。

二是占山寨。在“晋宋江”一节中,写了宋江被青风山的追星族逮捕,绑在将军岗上。他说:“大王醒来后,请起来把这颗牛心脏切开,做成醒酒汤。我们都吃一块鲜肉吧。”说白了就是毛骨悚然。看来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解酒汤了。人肉的味道也很熟悉,好像还挺上瘾的。虽然这个事件在其他山寨没有写过,但是为了做一碗汤而杀人,应该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那个年代,行走江湖并不容易。当你走上平坦的道路时,你遇到了一家黑店。当你穿过一条山路时,你遇到了一座小屋。你不小心把它变成了别人嘴里的食物。这真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还有就是仇杀。书中记载,当你对一个人恨到极点的时候,你说要“吃他的肉,睡他的皮”。这种事真的发生在水浒世界里。在“张顺活捉黄文炳”一节中,写到了黄文炳一直在挑拨梁玖的知府伤害宋江,结果被一群造反的人抓住了。当时他知道自己会死,却不知道自己死得这么惨。用锋利的刀把它从腿上切下来,面对面地撒在炭火上。切一片,烤一片,没有片的时候,李悝jy会用刀剖开他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和领导们一起做解酒汤。“这一幕是凌迟行刑,类似于袁宗焕之死。像黄文炳这样的官员,自然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是差得多,那就不一定了。况且宋江之前和梁山交朋友是真的,他胸中有芥蒂也是真的。作为朝廷官员,盯着他也不过分。但是,梁山好汉不能得罪,否则下场很可怕。

黄文炳的接线员是李悝·jy。这个黑大汉粗鲁,憨直,豪放,野性十足,吃人也不止这一次了。在小说中,他在接母亲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李鬼。他很生气,不仅假扮自己,还撒谎欺骗自己,于是杀了他。当时他饿了,正在吃没有蔬菜的白米饭。突然他笑了,“真是个白痴!把好肉放在你面前,你却不吃。”所以我用小刀从李鬼的高汤上割下肉,放在炭火上烧了...想想这一幕就够了。在李悝jy的眼里,除了他的兄弟,每个人都能吃。这种主动的、习以为常的食人行为,真的模糊了人与兽的区别,让人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