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探亲假新规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能享受探亲假待遇。(2)时间条件。已经工作一年了。(3)题材条件。一是不与配偶同住,公休日不能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不与父母同住,公休日不能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公休日不能聚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日在家住一晚,休息半天。职工在公休日可以与父亲或母亲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中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婚后与配偶分居的,从第二年起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实习生、实习生在学习、实习、见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第四条规定探亲假分为以下几类:(1)探望配偶,给予一方探亲假每年一次,每次30天。(2)未婚员工探亲假每年一次,每次20天,或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一次,每次45天。(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员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此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旅游假。以上节假日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4)所有实行休假制度的员工(如学校工作人员)都应在休假期间探亲;休假期短的,单位可以适当安排弥补探亲假天数。
法律客观性:
探亲假是指员工在保留工作和工资的情况下,与居住在两地但公休假日不能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就是员工依法探视,不和自己住在一起;公休日不能相聚的配偶或父母带薪休假。《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颁布于1981。探亲假是指员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旅游假。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能享受探亲假待遇。(2)时间条件。已经工作一年了。(3)题材条件。一是不与配偶同住,公休日不能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不与父母同住,公休日不能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公休日不能聚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日在家住一晚,休息半天。职工在公休日可以与父亲或母亲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中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婚后与配偶分居的,从第二年起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实习生、实习生在学习、实习、见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探亲天数从20天到45天不等:1。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次探亲假,假期30天;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20天。因工作需要,单位当年不能给假期的,或者职工自愿每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每两年给一次假期,假期为45天;3.已婚员工每四年给一次探亲假,假期20天。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如学校职工),应在休假期间探亲;休假期短的,单位可以适当安排弥补探亲假天数。这些假日包括公共假日和法定假日。根据实际需要,单位还应提供旅游假,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单位承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低于本人月标准工资30%的,自理,超出部分由其所在单位承担。此外,在规定的探亲和旅游假期期间,应根据员工的标准工资支付员工工资。探亲假工资待遇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五条,职工在规定的探亲、旅游假期内,按照本人标准工资支付工资。第六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其所在单位承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低于本人月标准工资30%的,自理,超出部分由其所在单位承担。探亲假工资计算如下: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岗位)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规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的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可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当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的节假日工资基数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