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1)通过写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情绪;(2)写出景点的季节和地点;(3)景物描写表现了人与人物的关系;(4)写场景表现人物性格。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仔细观察,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只有抓住特点来写风景,才是真实的,“让读者闭上眼睛后,马上就能想象出你写的风景。”(契诃夫文学)
2.要选择写风景的时机和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能像音乐或伴随着音乐的朗诵一样向读者传达这样的感情时才是恰当的,以免使情况变得更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在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了,艺术上必然有地方色彩,所以不会一样。”他补充道:“地方色彩也能增加画作的美感和力量。在自己地方长大的人都习惯了,或者说没什么感觉,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好像觉得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4.布景写作应该渗透人物的感情。风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粹客观描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我之境界”,就是“万物皆我色”,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景物,直接渗透在所写景物中作者的感情。
5.用对比法写风景。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的风景氛围,将祥林嫂的悲剧与音乐场景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用象征手法写风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相关文章:描述对象的描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