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表达了什么人生哲学?
告诉我们这些人为什么活在世上。活在世上要懂得珍惜。《活着》是余华1992写的一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在《收获》第六期的“中篇小说”专栏。1993 165438+10月,单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4由作者余华补充,使之成为一部12万字的小说。同时,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独行本,这是余华创作的转型之作。《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人类命运的不确定性和荒谬性。主人公傅贵是旧社会的害群之马。在过度赌博,输光所有财富后,他用下半生的血泪来弥补前半生的荒谬。小说的重点是傅贵回忆自己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在战争、动乱、灾难和疾病带来的艰难岁月里,目睹亲人的死亡。在小说的结尾,孤身一人的傅贵只有老牛陪伴,他依然以家人的名义呼唤老牛。《活着》揭示了傅贵这样的普通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苦难时,不断受到命运的摧残,却依然保持着人性的美好,把一个时代的反思上升到人类抽象命运的普遍意义,表现了余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典范,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这部小说不仅在中国出版,还在越南、日本、法国、美国、韩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