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飘》简介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1937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小说以亚特兰大和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众多南方人的形象,其中斯佳丽、瑞德、艾希礼、媚兰等人是典型代表。

他们的风俗、礼仪、精神观念和政治态度,通过斯佳丽和瑞德爱情的纠葛,成功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内战和美国南方的社会生活。

2018 65438+2月21,《飘》入选“40年译介国外25部有影响的作品”名单。

扩展数据:

历史背景:

美国内战摧毁了佐治亚州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奴隶们重获自由,风吹来,昔日奴隶主们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飘然远去。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放下架子,努力工作,否则必死无疑,就连亚兰上流社会的精英也不得不屈尊俯就,卖蛋糕,赶马车。?

时代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始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女性主义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理念,从19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已经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

女权运动已经开始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平等。1936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问世的。?

赞赏:

《飘》的文学魅力不仅体现在艺术感受上,更体现在高超的文学技巧上。小说技巧的运用使作品可读性更强,故事情节简单,能强烈地吸引人,从而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从作品对人物的安排来看,通过对主角的刻画,表现出其对爱情的执着与倔强,追求内心阿什莉的完美形象,可以为爱情不顾一切。在她的爱情观里,婚姻和爱情是可以分开的。

也可以理解为灵与肉的分离。她不在乎他们有没有结过婚,而是抛开一切去爱,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她的爱情是自由奔放的,不受道德和礼仪的束缚。

女儿和丈夫走后,醒悟过来,接受了瑞德的爱。即使有无限的遗憾,即使灵魂受到创伤,我依然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痛苦的理解让人感同身受,她坚信自己可以通过奋斗来对抗命运。

坚持自己的意志,勇敢与命运抗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油然而生。?在剧情设置方面,除了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还描写了人物的活动。

一个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实现的。比如她再也不能像个孩子一样在父亲的房子里安详地睡觉,再也不戴帽子和面纱,最后挑起生活的重担。

女性需要经济独立才能掌握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主人公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成为一个成功的女性,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作者在表现人物的活动时,十分注重细节,使作品的内容清晰可辨,轻重结合。虽然局面看似散乱,但也不会迷失,可以在作品的故事世界里畅游遐想。?

《飘》是时代的产物,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变迁。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融为一体,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个人关于命运的抗争结合起来。

作者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塑造了丰富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刻画细节,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深深感染和影响了读者。

对于这样一部外语巨著,通过不同的翻译,也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印记,也反映了中国社会语言文化的变迁。单从翻译的角度来说,需要融入传统文化。

同时也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既要保证知名度又要保证其文学价值。对于未来的译者来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向世界展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体现文学作品的魅力。

百度百科-乱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