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界限
找了个过来,不知适用否:
土方工程量方格网计算法 土方工程量分两类,一是建筑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或称一次土方工程量;二是建筑、构筑物基础、道路、管线工程余方工程量、也称二次土方工程量。1.将竖向设计图划分成20米×皿米或40米×40米的方格网(局部地形复杂多变时,可以加密到10米×10米)。方格网最好与测量座标网重合设置。2.在每个方格网交点的右下角标出该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右下角标示该点的设计标高,左上角标示施工标高(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填方为(+)号,挖方为(-)号(见方格网土方计算图)。3,在方格网图上计算出并绘制零界点、零界线(不填不挖的点和界线)。4.用公式或查计算图表计算土方工程量,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最好运用电子计算机,可节省大量人力,并使计算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见表3-22。5.由土方计算所得之填、挖方量,均需要乘以土的松土系数,才能得到实际的填、挖方工程量。这是因为土经过挖掘,孔隙增大,体积增加,即使挖方用作回填土,夯实后仍不能回复到原体积,此时其体积与原土体积之比称为松土系数。见表3-23。6.方格网土方计算如图3-46所示:
土方工程量方格网近似计算法 1.将竖向设计图划分成25毫米×25毫米或50毫米×50毫米方格网,在每个方格网的交点标出施工标高,填方为(+),挖方为(-)。2.近似画出填挖方的分界线(连接方格网中某些对角线近似代替)。3.按每个交点的施工标高与几个方格的施工标高与几个方格的施工(填、挖方分开)有关,将各交点分别编上h↓0.、h↓1、h↓(1.5)、h↓2、h↓(2.5)、h↓3、h↓(3.5)、h↓4。其中h↓0.表示该点施工标高仅与半格施工(填与挖)有关,h↓2表示该点施工标高与两个方格施工有关,依此类推。4.用近似土方计算公式分别进行填方量和挖方量的计算所得值级应乘以松土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