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本书

十大传统公案(侠义)类最值得一读的八本书目:刘的“小八义”系列

先说“打八一”。又名《英雄八义》,产生于清末。民国时,有个说书人华,京腔说书人,写了一幅善恶的说书图(以《石录》为书的勇气)和《大八义》,称为《大松八义》。1930新天今报连载了艺术家顾的《大八一》口述版,然后汇编成书。能讲这本书的说书人很多,现在是东北著名说书人聂天生的说书。1990-1991年,冯春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个系列,分别是赵华阳、八义斗三仙、三拆聚宝楼、续八义(即八义抓马雕)。

另一位说书人黄炳刚另辟蹊径。1953年,以《八义之师梁左》为书《勇气》,独撰《左良传》。上世纪80年代,《龙门奇缘》、《龙门之恋》相继出版,1992再版时,作为《八义》前传出版。当代说书人连丽如也知道这本书,并在1991出版了《梁左传》(上下册,中国工人版),最近又出了《侠义英雄音频传》。

《大八义》其他相关书目有:严嵩《怪街》(杨志敏口述版,长春版,1990/12/)和《英雄大八义》(刘林贤表演版,北岳文艺版,1987/10/)。)。

《大八义》不在榜单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虽然版本很多,但影响力不大,精彩的人也不多。聂本虽然比较全面,但是编辑人员太多,无法编辑(注:聂本的《五女七钗》也有这个问题,后面再讲。),造成一些“离本”“倒笔”等情节一票难求,失去了传统评书的独特魅力。

然后表“小八意”。顾名思义,小八一是大八一的续集,又称英雄小八一、梁山子孙。这本书与其说是武侠书,不如说有水浒的余味。虽然没有聚山的气魄,但也有刀光剑影的搏杀,而清朝这边的富宝大宋和梁山泊是一脉相承的,从周景隆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宋江的影子。闲话少叙,只说“小八义”。这是西河鼓的传统书目,由张士德传给,传给刘,刘传给她的丈夫。我们今天看到的田连元的《小八一》(附音像资料)就来源于此。刘家传《小八义》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小八义》、《小八义续》(文学版,1988/09/)、《小八义续》(文学版,1990/01/)。其中已经出版了两本书,主要由《攻藏军山》、《征服跨趾国》、《洞庭洞战》、《东京七怪闹》组成。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完整版的《八义三续》。只有一段红豆缘分在沈阳晚报连载。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小八一》其他相关书目有《小八一》(黄主编,文艺版,1987/05/)《梁山后裔小八一》(刘林贤表演版,作家版,1986/08/)。

附录——大八一的传统书法与今天的文字大相径庭;

传统评书书目长,又称大宋八义。创作于清末,是说书人的口口相传。据张协《续谈评书》(见《立言画报》第64期),杨德茂最早说“打八一”。它的创作者“偶尔看一天八卦,因为被他们的行动、阻碍、根源、地震、眼泪、分离、坤和交换所支配”,他们塑造了、赵华阳、苗、白等。

民谣《大八一》说:北宋哲宗时期,三月三日在扬州举行英雄聚会。宋世功和他的弟弟表演了重振八卦门的进贡,赵华阳用酒雨之箭射中了张合,巧合的是“禁娼”。汉奸蔡京的叔叔,山东清风寨的主人蔡,到扬州杀官夺印。关帝庙八义斗蔡,左救弟子脱险,剑下杀父仇人。

八千岁时,南清宫失冠袍,蔡京、童贯被判八义。八卦门传人赵品娟力劝八义认罪寻宝抓贼。八义前往山东,两人在大老虎滩探险,吞下一只龙口,被寻宝贼“金华太岁”蒲莲打败。“山地赛龙”石鲁帮助八一对抗大老虎滩,用两把铁锹和两个牧师战斗,拔出了“铁魔掌”。溥莲带着财宝逃走,追杀八义跑到太湖的山村,用巧妙的战术攻山破寨,活捉了溥莲的叔叔溥济宗。溥任为了救叔叔,上告苏州政府劫狱,反狱。八义追贼,至陕西红花沟。观音寺和法多和尚被贼利用,屡攻八义。八义夜袭红花沟,赵华阳发力夺宝。

赵品娟会一群侠客,他会鉴别假袍假鞋。八一的朋友陆青制定了一个分流计划。二月二日,霍在霍家集着手招亲,霍家集在鲁青放火烧了溥莲的弟弟溥多,左的母亲上官伍兹抛松塔捉拿溥莲。八义解凶手上京,汴梁石碌怒蔡京。镇保转山东,八义配大粮口。大梁口城主的“金刀”吴晓,曾发誓誓死不交出真正的财宝。双方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吴晓自己也受了伤。八义洗手不干,退出武林。

是这本书吗?在百度贴吧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