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述

指描述一个人的外貌(脸型、五官)、表情、体型、衣着、姿态、神态等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

人像描写不要求写全画面,而是重在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思想。它的作用不仅是勾勒人物的外在面貌,更是以“形”来传达“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它往往侧重于人物的脸,身材和服装,以显示他们的身份,风度,魅力和表情。

2.语言描述

文字说的都是心里话,人物的文字最容易“揭示”人物内心的秘密,最灵活、最直接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最能充分、细致地暴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年龄、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语言描写就是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让读者听得见,看得见。语言描写要简洁得体,不能马虎,与人物身份不符。

3.动作描述

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用动作表现自己。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一个角色的每一个手势、动作、姿态都可以很好的表达这个角色。因此,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说的动作并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而是那些最有意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剧情发展的动作,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潜意识行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展现自己的价值观、情感特征、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上,让读者通过人物的“动作”做出相应的、相似的、相关的、不矛盾的判断。

4.心理描述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思想、感情、联想等内心思想和情感活动的描写,旨在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对人物肖像、言语、动作的描写重在展现人物的外在特征,让读者通过这些描写看到或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它们的结合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实、完整、充实、深刻,因而更具艺术性。

在心理刻画上,要注意捕捉人物的内心变化,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精神波动。描述心理变化的轨迹时,要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