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启蒙老师
?小时候经常听人叫她“颜小姐”。是的,她过去是一名教师。她从教十几年,去过三四个乡镇,教过小学和幼儿园的语文。在我母亲任教的地方,她往往是唯一的语文老师。所以我妈作为当地的稀缺人才,深受乡亲们的尊敬,“颜老师”的声音里充满了信任和关爱。
?母亲接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爷爷奶奶生了七个孩子,四女三子。贫穷重男轻女的家庭热切盼望多生几个儿子,可偏偏最小的两个儿子在襁褓中夭折,只剩下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母亲成了家中最小的孩子。
?因为家里穷,我妈的兄弟姐妹没怎么上过学。好在妈妈长到十几岁,哥哥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家里的负担减轻了很多,爷爷奶奶就让她继续读书。邻居经常八卦:“这么大的姑娘还没结婚,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我爷爷奶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吃了一辈子苦,现在稍微松了一口气。只剩下这么一个小女儿,也不急着催她结婚。就这样,我妈一路读完了高中,最后没考上大学,出来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我妈的运气很嫉妒她的姐妹们。直到我长大懂事,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他们还是经常抱怨父母在各方面偏袒我妹妹。
?我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个说法不是我用来夸我妈的比喻,而是我和我妈确实有过真正的师生关系。
?1997之前,我妈在一个乡镇幼儿园教书。当我四岁和五岁的时候,我每天都和她一起去幼儿园。第一年,因为年龄小,没有正式报名上学,就坐在讲桌前“坐”在妈妈的课堂上。讲台上有一架钢琴。我妈受过幼师培训,会弹一些简单的儿歌。每天妈妈都会弹一首小曲,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我坐在钢琴旁边的小椅子上看。第二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幼儿园的学生,我坐在了学生座位上,离讲台最近的位置,我面前的妈妈正式成为了我的老师。但是在幼儿园,我还是叫她“妈妈”而不是“老师”。我没有问她为什么不教我叫她“老师”。我想她可能会觉得和女儿太分离了。
?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三个都培养成大学生。据说我们出生的时候,她对父亲说过这个愿望。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这个愿望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家的大船驶向它。这艘大船曾面临触礁和被风暴袭击的风险,但它从未迷失方向。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并没有特别跟我说过上大学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里“读书”自然是公认的人生第一要事。我整个求学生涯中从未缺过一次课,直到高考,除了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参加奶奶的葬礼而请假。时不时会有其他同学因为生病、懒或者家里有事而不去上学。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无法理解的。即使发高烧,骨折,下冰雹,我还是正常上学。总之,在我小小的心里,“读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的优先级都不如“读书”。
?我记得当我大约七岁的时候,我的祖母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来到我们家。临走前,她问我要不要跟她去她家,说村里有人去世了,请了个剧团来演出,问我要不要去看。当我听说我可以去剧院时,我非常兴奋,但我不忘告诉我的祖母,“说好的,你会在剧院后带我回家。明天是星期一,我要去上学!”“奶奶同意了,我就高高兴兴地跟着她去了。
?晚上七八点钟,我看到天色已晚。知道晚上不会有车,没心情去看戏,问奶奶什么时候送我回家。但当时剧正在上演,奶奶正在兴奋地看着。她怎么能马上离开呢?他敷衍我说:“你等一下,我一会儿带你回家。”就这样,我每隔一段时间再问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直到九点演出结束,奶奶才说:“今晚陪奶奶睡,明天送你回家!”"我一听这话就急了,心想:"这是要让我缺课吗?”我突然大哭起来,说:“明天是星期一。我必须去上学。请送我回去!"!送我回去!”吃了一顿好饭,又哭又闹。直到外婆再三保证明天天一亮就送我回去,保证不会迟到,我才停止哭泣。
?第二天,奶奶真的遵守了诺言。她早上五点钟摸黑起床做早餐。我吃完后,她把我背在背上,冒着冬天的寒风踏上了送我回学校的旅程。奶奶家离我家一公里多。当我到家时,我妈妈刚刚起床,正在做早餐。奶奶告诉她:“妮子一直哭着吵着要上学!”妈妈一边搅拌着锅里的粥,一边淡淡地说:“是的,我知道我必须去上学!”“看起来很普通,似乎我的表现并没有出乎她的意料,但作为她的女儿,难免会长这样。
?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的眼泪就会涌上来,为奶奶,为妈妈,也为我自己。奶奶,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老太太,大概一夜没合眼给我做早餐,没有闹钟。想想我睡眼惺忪地躺在奶奶背上,享受着奶奶给我的摇摇晃晃却让人安心的温暖;当年我也感叹过自己,这么小的小姑娘,没人催,却执着于上学。这一定是她潜意识里接受了母亲对阅读的关注;我也觉得对不起妈妈当年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我奶奶背着我去学校的那条路,虽然只有一公里多,其实凝聚了一场三代人的接力赛。为了在镇上上高中,我妈无数次走那条路;现在,奶奶正背着我回镇上小学。晚年,我妈送我去县城读高中,然后去更大的城市读书。就这样,依靠奶奶和妈妈两代女性的接力,依靠她们非凡的决心和非凡的意志力,我成为了家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家的经济状况。2003年以后,我们家经济经常吃紧。父亲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工作,人到中年前途未卜。他半辈子的积蓄大部分都投在了新的产业上,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无归。那时候我妈在家做了很多年全职主妇,早就没了收入。当时我们三个人几乎都在上高中,即将进入教育成本最高的阶段;另外,那些年家里又添了一套房子。我以为会升值,结果没有,还占了不少钱。所以那些年,家里经常转不过弯。
?最艰难的时候是2008年到2009年。那一年,我大哥大四,我二哥大三,我刚上大一!2008年9月开学,弟弟妹妹的学费让父母又喜又悲。因为父亲新行业收入不稳定,母亲要开日用百货补贴家用。主要是她照顾,我爸爸也在家帮忙,但他不适合做生意,总是违法。平时在家打零工,放假在家我们三个人会帮忙。再加上全家人对每一分钱的使用安排都极其谨慎,我们家终于熬过了这么一段艰难的时期。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20多年后,我妈的愿望顺利实现了:我们三个都考上了大学,而且都是985的重点大学,211。我们家一群人才的景象,成了当地的佳话,亲戚邻居都羡慕。
?在外人看来,我们家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充满了偶然性,就是“不知何故,那家成功了。”他们经常解读为我父母运气好,生了三个聪明优秀的孩子。否则就被解读为“风水好”,祖坟在对的地方。其实,与其说我们家“风水好”,不如说我们家有一个重视教育的母亲。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她不仅引导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树立目标时“坚守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也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拥有了同样的品质。不仅是小时候读书,长大后也不会放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可以连续几年每周往返双城工作生活,也可以拿着瑜伽年卡练习500小时,也可以一年飞6次异国,只为一件事学习。
?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坚持和付出,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