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是什么时候拍的?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飞虎队》首次将刘知侠的同名原著搬上银幕,刘知侠本人也担任了该片的编剧。该片由赵明执导,曹、秦怡主演。影片中导演的处理简洁生动,细节设计的机智幽默与剧情的张力有机结合,摄影和美术的创作也各具特色,更好的展现了环境和人物。
从65438到0957,这部电影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日报联合举办的国产电影评选中被列为年度十大最受欢迎电影之一。
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电视剧《飞虎队》12集。这部电视剧本身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里面的主题曲却成为了一部佳作。
谢鸿志65438到0995导演的《飞虎队》,也是飞虎队家族的一员。这部电影聚集了许多著名演员,包括刘炜,李,,张丰毅,王和潘长江。影片以老洪和王强参加游击队抗击日伪军为主线,以他们最后牺牲炸城为结局,浓缩了飞虎队的故事。然而,这部电影上映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是被称为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黑帮片”。
导演王新民让飞虎队更加“武侠”。
时间:2005年6月10
《飞虎队》的故事被多次搬上银幕,早已家喻户晓。日前,该故事再次被翻拍成35集电视剧,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并取得收视率第一。该剧由曾执导《侠客》、《连城诀》、《燕子李三》的著名导演王新民执导。
本报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了王新民,他回答了读者关心的所有问题。
让战争片呈现武侠色彩。
《飞虎队》的题材是1956的同名大片,是90年代的电视剧《飞虎队》。那么,翻拍能有创新吗?能否超越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对于这些问题,导演王新民显得相当自信。他说,作为一名动作导演,他一直想拍一部反映战争的动作片,而飞虎队正好满足了他的要求。“其实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这种压力也是动力。翻拍也意味着把这些老观众吸引回来。”谈到“原创”,导演王新民非常自信。他说,在剧中加入武侠元素,应该是最吸引观众的卖点。“观众可以在新版《铁》中看到非常精彩的打斗场面,动作部分也非常精彩。我要做的就是让战争片表现出真实的战斗感觉。”那么加入武侠元素会不会让观众觉得很假?王导指出,《飞虎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动作元素的注入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关注。
这个角色不再是高大全了。
谈到继承经典电影的精髓,王导指出,在新电视剧中,他刻意保留了老电影中的一些经典镜头,并复制到电视剧中。至于对原著的颠覆,王导告诉记者,刘知侠的原著小说《飞虎队》有40多万字,之前的影视作品都没有捕捉到小说的全部内容。同时之前的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打斗场景的设计上都比较粗糙,所以新版《铁》正好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补充。王导特别指出,仅在打斗场景方面,“我们将传统武术与电脑特效相结合,形成真实性和观赏性都很好的武侠风格。”谈到主要人物的塑造,王导说,在以前的作品中,刘虹、王强等人一出场就是英雄。因为篇幅的限制,观众很难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于是,在新的电视剧中,“这些英雄不再像以前的高大全了。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再次“怀旧”
记者在采访追剧的观众时了解到,很多人在新版《飞虎队》中看到了漫画般的场景,很多几乎是漫画中场景的再现。当记者向导演王新民求证时,他笑着说这确实是故意的。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漫画书《飞虎队》风靡全国,很多人都是看着这样的漫画书长大的。为了通过电视剧“追忆”,重拾那一代人的精彩,王新民在开拍之初就给剧组的每个人买了一本《飞虎队》的漫画书,大家一有空就琢磨那一幕。于是,电视剧里的很多场景都是根据这些画面“复制”的。
《心爱的琵琶》无可替代。
翻拍经典作品,新旧版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剧《铁》也是如此,除了上面提到的漫画经典画面,连主题曲《弹我心爱的琵琶》都没改。对此,王新民的说法是,这首歌的影响力太大了,没有别的歌可以替代。对于王导来说,保留这首歌也是向经典作品致敬的一种方式。
在火车上表演真功夫
新版《铁》的口号是“中国最大的火车秀”,可见其制作方的自信。导演王新民说,为了拍好火车场景,导演组专门在枣庄修了一条10多公里的铁路线,另外还调了整整十几趟火车协助拍摄了一个月。“我们很多演员都是动作戏出身,但在拍摄过程中有7个人受伤。我们尽最大努力给观众展现真实自然的打斗场景。我相信我们这部剧是红色经典中的极品,打斗场面一定要超越港台武侠剧。”虽然导演语气很自信,但记者在看火车戏时,发现很多特技镜头看起来有点“假”。看来以后制作组还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