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校书。《* * *全书》120章,前80章是曹雪芹写的,后40章据说是高鹗续的,故事从贾宝玉生下一只玉开始,玉得到了姥姥的喜爱。林黛玉失去了信任,来到外婆家。以她死,宝玉出家为结局。其中,讲述了金陵十二钗的身世、经历和结局。全书共分七章:第一至十八章主要介绍荣宁府和大观园的环境,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生平。第十九至四十一章主要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对爱情的探索,贾宝玉与封建正统的斗争,以及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妙玉、刘姥姥等人物。四十二到七十,主要写其他人物,探春、薛宝琴、邢岫烟、尤二姐、鸳鸯、晴雯、香菱。七十一到八十,主要写的是贾没落的预兆,晴雯之死。第八十一回到第九十八回,主要写宝玉和黛玉婚姻中的波折。在贾母和王熙凤的策划下,宝玉和宝钗结为夫妻,黛玉殉情而死。第九十九回至第一百零六回,主要写贾家被查抄,贾忏悔上天。从第107回到最后,主要写贾府的没落和宝玉出家。这些部分与书中的主要线索和人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它通过对贾家兴衰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庭的放荡和腐败,展示了封建制度濒临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贾府的描写,也展现了这个由几个封建主和几百个奴隶组成的封建贵族家庭,展现了那个社会不得不具有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书中的宝玉、黛玉、晴雯、芳官代表了反封建、反迫害的一个侧面。王夫人、贾政、宝钗、袭人代表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一个侧面。两者的矛盾已经发展到非常激烈的程度。作者还描写了滩纯的反抄袭,鸳鸯的反占领,晴雯的反迫害,尤三姐的反淫乱,都很激烈。此外,作者还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矛盾和斗争,从王公大臣到村仆。其间,有宫廷与宫廷的矛盾,有家族之间的冲突,有骨肉之间的陷害,有权势者之间的掠夺,有僧侣与村民之间的欺骗。这些斗争是通过人物性格表现出来的,所以更尖锐。《红楼梦》描写了贾家的各种复杂矛盾的生活,揭露了封建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没落现象,可以说是整个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缩影,曲折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必然崩溃衰落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思想意义还在于生活的积极方面,反封建生活道路上的叛逆者,尤其是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在书中,作者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典型形象。他们思想倾向一致,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要求平等恋爱的自由婚姻;反对八股,喜欢用诗词歌赋表达“精神”;反对世俗的财富观,提倡做一个高尚的人。他们的反封建表现与他们不同的处境和个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贾宝玉被逼得发呆,最后和封建家庭决裂。林黛玉以哭死来控诉她封建社会的迫害。他们叛逆的诉求和精神状态,恰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要求进步的年轻人的思想面貌。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也是极好的。首先是善于塑造人物。作者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典型形象,同时又塑造了薛宝钗这个高度典型的形象。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有些人物,作者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一点点轮廓也让人印象深刻。其次,它的结构宏伟而自然,仿佛是生活的完整再现。它描写了家庭生活的很多细节,也写了一些波澜壮阔的场面,复杂而层次不齐,但看起来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它的每一段描写,哪怕是最小的地方,都是整个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高度的有机体。第三,《红楼梦》的细节描写特别出色。它写了很多家庭生活的琐事,看起来很普通。经过作者的提炼,描绘了封建贵族生活的图景,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义。第四,《红楼梦》的语言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并吸收了民间的语言加以提炼。它的特点是精致自然。人物语言丰富多样,或长或短,或文艺或狂野,都适合每个人物的性格基调,让人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姿态、表情、动作。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作品,作者出身富贵,难免感染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作者对富裕生活有留恋,对封建家庭的衰败有遗憾。第二,作者感到封建社会的趋势正在衰落,却看不到出路,从而产生了人生如梦的观念。第三,主人公宝玉对待女孩子的态度不同于一般公子哥儿玩弄女性,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他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些恶习,书中也有一些不干净的描写。第四,值得肯定的是,写宝黛之恋有其反封建的意义。但这种爱情在封建礼教的沉重压力下,半吞半吐,缠绵曲折,神魂颠倒,最后黛玉身死,宝玉出家,带有贵族阶级的色彩。

另外,后四十章与前八十章不一致,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缺点。不过总体来说,确实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