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盐帮是怎么回事
盐帮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人们接触盐帮这个概念和《戏说乾隆》这部电视剧有直接关系,有关乾隆时期的盐帮的有关介绍详解如下:
一、盐帮的性质就是商业组织:
盐帮总堂的地点设在苏州,而不是当时两淮盐业的中心扬州。朝廷设立了“盐漕总督”来管理这两个江湖帮派,说明朝廷对这两个帮派的承认,同时盐漕两帮每年要上缴课税杂费甚至捐输报效(如被摊派出资修葺“红袖招”)。盐帮的主要业务是“跑盐”,连帮主都要亲自赶车运盐,其经营处于可以获取最大盐利的运销环节。说明盐帮是一个有正常业务、受官府规范管理的商业组织。
二、盐帮与盐商的关系
拥有世袭引窝的大盐商是政府认可的总商,具有半官半商的身份,他们被政府授权承纲开运,权利甚大,散商要到总商处认引才可行盐。显然盐帮帮主不具备这样的身份。盐帮有组织的打劫退休官员,说明他们对贪污官吏剥削的痛恨,但他们具有的商业性质,不能与政府公开对抗,所以他们打劫仅仅是“退休”的官员,对于在职官员,他们能做的只有“理论”和“示威”。
三、私盐与盐帮规模
私盐是盐业专卖的附产物,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被严厉禁止。盐商被赋予武力缉私的权力,但私盐是盐商暴利的来源,他们更多的是运用武力保护自己贩私。“纲引制”硬性规定了引盐销区,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如淮盐销区中,除河南、江苏、安徽离产地稍近外,其余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绝大部分地区离淮甚远。而与此三省邻近的川盐、粤盐价格要比淮盐便宜,而且三省中又有过界盐道,为私盐贩卖提供的便利。
盐帮作为运盐的专营组织,有政府的认可,配备了管制刀具,为盐商提供比漕帮、马帮更为专业的服务。他们完全有可能组织起全国性的营运网络,持引过界行盐,在为盐商贩私的同时,自己也夹带取利。
四、盐帮与大盐商的区别
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盐帮的群众基础应该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从掌堂、长老到分舵舵主的穿着可以看“苦汉子”的“本色”,像“红袖招”那样的场所并不是他们所能经常消费得起的。盐帮有盐场,要完粮纳税,有商人的成分,但也仅是涉及食盐生产领域的盐商,即坐场收盐的场商。他们经营“跑盐”业务,依附于持引行盐的运商(大盐商),因与灶户有密切联系(盐帮成员可能就有很多灶丁),逐渐干预和组织起盐的生产,崛起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因而获得政府认可。
大盐商垄断引窝承纲开运,是地域经济的操纵者,他们的巨额利润是依靠朝廷的宠惠和地方官府的庇护而获得,因而对于各股政治势力、各路权贵总是倾力结交。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经过扬州,盐商们为了能得到皇帝的恩宠,穷极物力、财力造园,以取悦皇帝。然而小四微服前,盐帮显然没有站在这样谄媚的阶层上,他们还在小狼沟里打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