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魏忠贤到底有多厉害?他是怎么死的?
虽然这可能有些夸张,但毕竟魏忠贤的权力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宠信。如果有一天皇帝不高兴了,恨他了,把他拖出去砍头,就没有魏忠贤了!然而,鉴于奚梦瑶当时生活在朱由校,他只沉迷于木工,没有时间看到魏忠贤的真实面目。事实上,国家权力确实掌握在魏忠贤手中。那么,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九岁小孩”,当时的他到底有多厉害呢?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这里先解释一下。
在中国古代,从某个时期开始,祠堂就是为活人而建的,称之为祠堂。一般除了真正有大作为的人,人们都会主动为他建一座神社。神社里最大的人群应该是某些地方的“父母”,那就让民众为他立个牌位吧!而魏忠贤呢?可以说是这个历史以来,修建寺庙数量最多的一次!
当时掌握朝政大权、提拔官员的魏忠贤,大多是凭眼色行事。很多官员为了能够升到很高的位置,经常贿赂魏忠贤,于是他得到了魏忠贤的庇护,升到了最高层。说北京的官员能拜访魏忠贤就不错了,但地方官员不能简答。如果让别人替你拿东西来“孝敬”这个“九岁小孩”,不知道能不能到他手里。所以不知道从哪个官员、地方官、士绅那里,为魏忠贤建过庙。
魏忠贤的养子、养孙、玄孙、玄孙、灰孙是最有朝气的。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在明朝的版图上,魏忠贤的祠堂遍地开花。《南国文姬》中也记载天启六年在杭州张掖门修建的圣圣寺,被皇帝亲自赐匾,更是雪上加霜。一时间,魏忠贤的建生殿成了一种时尚,而且是“奢靡”的。
也有一些记载说建一个神社是不够的。有些地方,人们办酒席的时候,也会把魏忠贤的塑像请出来。那就让他享受美酒,像人一样跳舞。雕像的肚子里放着一个铁皮肚子,上酒的时候就往铁皮肚子里倒。几乎同时,雕像被抬到宴会上。主人先恭恭敬敬地在柱上上香,然后请雕像留下小纸条(撒尿),宴席人在下一处取酒。
《明史》说:“内外之权,忠于贤。”其实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时所有的队员都不敢直呼魏忠贤的名字,而称他为“厂臣”,皇帝的赏信也用了最高褒。记载吏部尚书魏光伟为了讨好魏忠贤,起初视他为同姓兄弟,后来称他为叔。当时,官员中的叛徒拜倒在魏家的教子之下。《明杂诗》叹曰:“养子拜营门,妙语最摧。想做一个没那么老的孩子,就要从自己身上叹息。”这说明魏忠贤当时的势力简直令人发指。不夸张的说,他是古今中外最大的太监。和他相比,李和刘瑾全都是弱者!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么厉害的太监是怎么死的。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魏忠贤的一切都是熙宗皇帝给的,熙宗是魏忠贤最大的依靠。他死后,崇祯继位。崇祯其实是个想干点实事的人。他一上任,自然会想尽办法除掉魏忠贤。一番运作之后,魏忠贤的心腹全部落入罗网,魏忠贤见大势已去,于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