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的飞机餐都那么难吃?
一般来说飞机餐分为两种:难吃和更难吃的!
鸡肉饭、牛肉饭是国内飞机餐不变的菜单。
为什么那么多人吐槽飞机餐?飞机餐却依旧那么难吃?
这得从两个方面分析!
首先是飞机飞行时的原因
噪音导致味觉变差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噪音不小的飞机上,甜点的味道变得不那么甜,但食物的鲜味在喧闹的环境中更加强烈。
专家希望在这项知识的帮助下,飞机餐的品质能够提升到新的高度,摒弃糟糕的食品。
康奈尔大学食品学助理教授罗宾丹多说:“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在噪音大的环境中,味觉会受到影响。有趣的是,这在甜味和鲜味上表现殊异:甜味减弱,鲜味却大大提升。”
如果再加上时差等原因造成的生物钟紊乱,味觉下降比例更大,这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航空餐食令人索然无味。
之后则是飞机餐自身
急冻降温,原料有限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卫生,航空餐食采用冷链加工工艺,全程保持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
所有加工完成的冷餐和热餐都被迅速放进零下20摄氏度的特制冰柜急冻降温,而面包等餐点则被摆放在桌面上自然降温。
经过冷却降温的餐食,需要根据当天的航班安排,被分别装入不同的餐车运送到航班上。运输全程都需要冷藏进行,任何在室温下放置半小时以上的餐食都只能被废弃。
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空乘们开始准备餐食。为了防止影响通讯信号,飞机上一般使用电加热的方式,也就是烤箱加热。
被烤箱二次加热的食物,口感自然会变差。
经济不振,压缩成本
如果旅客经常搭乘不同的航空公司航班出行,会发觉一个有趣的问题:并非所有航班上的配餐都是难以下咽的。有一些航空餐可以称得上好吃,甚至令人回味。
这背后的奥秘是:配餐价格标准不一样,口感自然不一样。
一些比较重视服务的国际航空公司在航空配餐方面投入比较多,通常选择价格比较高的原材料,制作完成的航空餐食自然就好吃。
遗憾的是,由于近几年全球经济不振,航空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航空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门槛较高,寡头垄断
目前,国内的航空餐食企业主要有三种:航空公司旗下的配餐公司,机场旗下的配餐公司以及不依托机场或航空公司而独立存在的配餐公司。
我国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在内的四大航空集团,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的航空公司都拥有自己的配餐公司。此外,我国各大主要机场也都有自己的配餐企业。
“任何要上飞机的东西都是需要得到相关部门认证的,而毫无航空领域从业经验的企业想要取得认证,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