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发现的女娲遗骨是真的吗,女娲后人为什么是蛇形?
在山西发现的女娲遗骨据专家分析可能是真的,但并非是女娲本人的遗骨,可能是某一代女娲后代的遗骨。而关于女娲后人是蛇形,是因为古人对龙和蛇等动物充满了敬意,特别蛇繁育能力强悍,预示着人丁兴旺,因此,将女娲的后代定型为蛇形,可以说是一种图腾的崇拜。
早在1984年,位于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娲皇女娲的遗骨。
2011年,考古工作者对山西吉县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随后,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2011年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这个消息一出来震惊了考古界,令专家们炸了锅,纷纷对其发表自己的言论。专家们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因此,这个遗骨无疑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
关于女娲蛇形的形象,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女娲是一个人,不可能是蛇形,这个蛇形的形象只是后人对图腾的崇拜,臆想出来的。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蛇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生殖能力强悍,源于史前人类对生殖的崇拜,因此,将女娲的后代定型为蛇形。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山西发现的女娲遗骨真有可能是真的,原来神话中的人物并非完全都是骗人的,真是太意外了。关于女娲后代是蛇形也是源于古人对图腾的崇拜的,臆想出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