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金融白领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他们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幸福,别人比自己容易工作就能赚钱,自己的孩子比自己聪明懂事。现实是,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的。......

早上闹钟没响,电话打来“我解放了”。电话那头的朋友小英兴奋的大叫,声音让我直接从床上弹了起来。我早就听她说过要辞职,但我没想到这次是认真的,而且是裸辞。毕竟她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财务白领。

在大多数人眼里,外企的白领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稳定的薪资福利,高档的工作环境,朝九晚五,工作轻松,不辛苦。裸辞失去这样的职业是一个傻瓜吗?小英不是一个任性冲动的人。她做事一向谨慎,是那种很纠结的女生,尤其是钱,对自己特别吝啬。她虽然是金融白领,但买的衣服不超过1000元,和朋友在外面吃饭应该会犹豫。裸辞这次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带着这份好奇,我问她:“你觉得辞掉这份丰厚的固定收入怎么样?”?果然,她的回答再次证实了她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同时也让我进一步明白,银行工作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完美。辞职与职业本身无关,而是你与这份工作是否兼容。

你的身体能承受吗?

在外人看来,银行朝九晚五很轻松。因为你看到的是:银行的门九点慢慢开,下午四点多就早早关了。不知道行业的辛酸。小英是公司业务的经营者。据她介绍,她一大早的工作就是提交各种报表,同时还要接待客户,处理客户提交的业务指令,回答客户、客服、客户经理等各方面的业务询问。关了办公室之后,没有别人会打扰她,她会继续跟进未完成的业务,开始开票对账,处理各种未了事项,一直配合各种监管机构。就这样,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力下降,出现颈椎、胃炎、鼻炎、咽炎、失眠等各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句老话叫“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赚再多的钱有什么用?所以有时候要及时止损,停下来休息一下,再出发。

这份工作前景如何?

都说银行是金饭碗,大概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银行业已经没有了。有多少银行机构正在减少分支机构和员工。李开复不是也说过,未来是ai的时代,很多工作都会面临失业,银行员工也在其中。

所以,在被动失业之前,不如停下来好好思考,及时调整方向。

我在这里学到了什么?留在这里能达到什么高度?如果我离开这里,我能做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银行工作专业性很强,难度大,需要金融经济或会计专业毕业。其实并没有。这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一般操作岗位不需要专业人士。小英不是一个班的毕业生,也不是金融专业的。她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她只能找到一份能解决温饱的工作。但她不向现实妥协,她有一颗进取的心。我努力工作,英语也很好。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进入了银行业。刚进的时候工资不高,和上一家公司差不多。她的同事排挤她。要知道,当时那些同事很多都是海归,或者至少是财经专业毕业的,鄙视她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开始领导没打算让她做生意,只是给她安排了一些行政事务。当时斗志满满的小英不肯放弃,心想,不做核心业务,工资怎么涨?如果她只是个行政人员,还不如不跳槽,多学点东西(银行的行政工作很简单)。于是,她主动找领导谈,希望做核心业务。当时正好要开现金业务,别人也不愿意做,因为风险大,坐柜不自由。就这样,她正式开始经营银行业务。

刚开始很难,但是她很努力很认真,很快就习惯了。很快,她从经理到主管,再到后台。按照她的总结,一般的银行业务其实很简单:只要了解简单的借贷关系,熟悉法律法规,遵守内部流程,针对个别不清楚的案件咨询相关监管机构,其实是一件简单、重复、繁琐的事情。正是这些重复而简单的操作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去创新,没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留下来,有一天可能会被迫离开这个行业,不知道该怎么办。

u贡献与收入成正比吗?

这份工作给你带来了什么?是的,固定收入,比正常工作收入高。还有什么,假期?周末?有,双休,带薪年假,福利不错。但是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机械操作,平均每天加班三个小时,一周五天差不多15小时,周末还得带着电脑回家加班。你还有周末吗?年假,基本用来去医院看病(因为身体被拖垮了)。所以,加班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加班加身体不好,加班加没朋友,加班加没时间陪家人孩子,加班加没时间学习提升自己。所以,按照单位时间价值,你的收入其实是相当低的。而且因为没有自我提升的时间,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收入。

所以有些高收入并不值得羡慕,因为他们的付出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收入。单位时间的价值和工作带来的衍生收益是衡量一个人收入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