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悲伤与死亡

《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被收入小说集《流浪》。作者把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放在五四退潮后黑暗的封建背景下。通过他们的悲剧命运,表明人们应该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导青年人寻求“新生活”,这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伤逝》选自鲁迅小说集《流浪》;就主题而言,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春婚恋为主题的小说。如果要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来客观概括它的内容,可以说《伤逝》讲的是涓生和子君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一开始成功了,最后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迫害。但这部作品的重点不是写社会如何迫害涓生和子君,而是写涓生和子君如何面对社会强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把涓生和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破裂的原因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因为社会的迫害最多只能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而不能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涓生对子君的爱只是因为她的勇气,她的思想进步和独特,并不是很充实,恐怕也很难维持;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如此专注,但其内容也很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到最后,一定是幻灭了。爱情和自由哪个更重要?王子和公主结婚是童话的结局,但不是最后的承诺。“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远不是现实中那么轻描淡写的。这种形式的承认是多余的还是神圣的。鲁迅在《娜拉走后发生了什么》的演讲中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醒来后无路可走。”涓生和子君确实从沉睡的梦中醒来,但醒来只是挣扎的开始。他们醒来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甚至这个目标对他们来说似乎都不重要。现实主义作品的伟大就在于此——关注当下的习俗,指出并试图解决它们的不足。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这样解释爱情的:“人的本质是自己的选择,而选择的基础是自由。人被判定是自由的,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或者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自由主义的爱情,没有所谓的生死与* * *。为什么爱会干涉自由?也许是因为单纯的情欲。很多人愿意为了爱情失去自由,小女人的感受其实可以理解;很多老人都在喊孤独。那不是驴子渴望轭的哀鸣吗?

本文中涓生和子君的结合导致了两种结果:人际关系的疏远和自主性的丧失。读者的头脑中是否包含着这样一种明确认可的观点,即婚姻和爱情是自由的对立面?我不知道自由和自我的区别,所以我不知道爱情是如何在平淡的婚姻中湮灭的,自由是如何在真挚的爱情中崩塌的。这种湮灭和崩溃是自然的吗?孤独的人渴望他们的伴侣。自由会随着伴侣的入侵而消失吗?人们口中的必然对立和现实中的偶然和谐之间有什么玄机?是我们想太多了,还是生活就是这样。

这部小说是由主人公涓生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描述了中国北京1920年代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年轻的涓生和子君有着相同的文学和制度变迁的话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青年热烈追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当时文学创作中的热门话题。当时这些作品大多致力于描写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奋斗过程,往往以实现婚姻自主而告终。而鲁迅的《伤逝》却以悲剧收场,而且不是一般的爱情悲剧,而是自由恋爱成功后的婚姻悲剧。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恋爱过程中无所畏惧,不屈不挠,不顾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阻碍,子君的态度尤为坚定。面对父亲和叔叔的反对,她坚定地说:“我是自己人,他们谁也无权干涉我!”“正是靠着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定的态度,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复合了,实现了婚姻自主的理想。

然而,涓生和子君婚后的“相安无事”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的爱情悲剧就发生在他们恋爱成功、婚姻独立之后。第一个打击是涓生被免职。失业后,他们的生计成了问题。虽然他们试图用其他方式“开辟新路”,但都失败了。这给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再加上婚后子君认为自己达到了目的,于是渐渐沉浸在小家庭的琐碎生活中,不再向上,成为一个目光短浅甚至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丈夫供养的附属品。其实子君在真正自由之前就停止了追求。当懦弱自私的涓生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他只想“拯救自己”,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大步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结果子君死了,而他自己却没有真正进入新的生活,整天在悔恨和悲伤中消磨生命。

由此可见,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除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的破坏和迫害外,还有他们自身的弱点,如软弱、自私、短视和狭隘的自私个人主义。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启示人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里,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争取社会解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

同时也揭示了爱情需要物化的事实。它是建立在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的,没有生活基础(这里体现为社会基础)的爱情必然是破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