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中的时间、地域和文化背景设置
写很多小说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剧情设计。年纪大的作家会更注重人物塑造。但很多作者忽略的是小说创作中的背景设计。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背景设计可以大大增强故事的存在感,为场景的设计、人物的刻画、剧情的走向提供一个有理有据的故事平台。特定的背景可以更强烈地渲染作者希望表达的情感。有时背景本身也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在整个作品的结尾,它甚至成为抬高的基础。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背景设定作品。陆川导演的《九层妖塔》豆瓣评分很低,但如果说有什么看点,那恰恰是他的背景设计。
再看一部动作片《我的特工爷爷》,里面退休的特工拯救小女孩。是否有不良情节?但是背景的设计还是花了一些心思。
我找这两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好,相反,如果有什么值得看的,故事背景的设计就更突出了。
质感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考虑故事独特的年代和背景,所有的故事都会变得雷同而乏味,而恰恰是年代和背景把观众带到了不同的情境,让故事以不同的面孔一次又一次地重演。
写故事的时候,我们可能想写爱情故事,或者悬疑故事,或者武侠动作故事。如果在写的时候,觉得故事落入俗套,质感不够强烈,不妨想想,同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文化背景下,会不会更好。
比如,以大家最熟悉的武侠小说为例,低俗的套路无非就是武侠秘籍、奇人异士、快意恩仇、英雄救美。但如果把这个故事处理一下,放在北伐战争时期,军阀中的一个下级军官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然后通过武功立功。穿插一些那个时期的人物和历史事件,怎么样?质地不同吗?
其实故事也就那么几种,体裁文学也有自己的套路可循。文学界一直有对名著进行重新解读和改编的传统,把一个大家已经很熟悉的故事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重新解读。狮子王其实就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哈利·波特》是一部魔幻侦探小说。连夏洛克·福尔摩斯都搬到了现代,华生医生也换成了亚洲女人。不过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在不同的背景下,故事的逻辑会发生变化,故事在不同的方向会有悬念。举个例子,如果夏洛克·福尔摩斯在现代,他应该可以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可以使用互联网,可以吸毒...,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作为文学中最成功角色的表现。他还是那个性格刻薄有缺陷,但内心有天赋又柔软的侦探。
我们很多作者都忽略了背景设计,这可能和作者太年轻有关。他们从小接触的环境是现代的学校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几乎都来自电视剧,所以设计不出丰富的背景。
但是意识到背景设计对剧情的影响,可以刻意去尝试。毕竟你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吗?各种影视文献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灵感素材,互联网让信息搜索变得更加容易。杰瑞·克里弗(Jerry cleaver)曾在他的《小说写作教程——小说文学快速攻略》中说过,你不一定要有这种经历才能写出这种内容。毕竟我们是写小说的,你只要表现得像这方面的专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