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姆《面纱》

今天偶然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虽然年代已久,但是它带来的情感理念、价值观乃至经验教训,一直在影响着世人。

漂亮的女人就一定就更幸福么?张德芬曾说:“我们人类所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就像我们年轻时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一路不断地寻求被爱,寻求别人的赞许和认同。然而,当被伤痕累累的时候,才明白真正的快乐源于自爱和欣赏!

《面纱》这本书就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书中的主人公凯蒂,出生在一个冷漠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沉默寡言,母亲自私势利。原本母亲想通过婚姻,过上体面的生活。令人无奈的是,凯蒂的父亲在事业上迟迟没有长进。母亲失望至极,便把“如意算盘”打在了女儿们的婚姻上 。大女儿凯蒂美貌不凡,小女儿多丽丝相貌平平。于是,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对凯蒂寄予厚望,一门心思地把她打造成社交名媛。凯蒂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聚会上她一出场就是全场的焦点,男人们趋之若鹜的追逐,令凯蒂飘飘然。让她觉得,爱情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自己才是爱情的主角。

命运没能一直眷顾她,一年又一年地转瞬即逝,凯蒂已然成了25岁的大龄剩女,此时还是没有遇到一个“真命天子”。连母亲也提醒她,不要再挑挑拣拣。因为拥有众多仰慕者,让凯蒂的优越心一直在作祟。当看到相貌平平的妹妹找了一位贵族公子订婚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错过了很多好男人的求婚。就在凯蒂绝望之际,回国度假的医学博士瓦尔特·费恩向她求婚了。她不爱他,但是她需要这场婚姻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婚后两人的性格差距很大,无法沟通,她理想的婚姻生活,应该是充满激情与浪漫,时不时有醉人的情话听的。可这些瓦尔特都给不了。这段无趣的婚姻让凯蒂很痛苦。

有一次,她与瓦尔特受邀去别人家做客时,邂逅了布政司助理查理·唐生。查理可是一个情场高手。这个长相英俊,幽默风趣的男人,撩拨着凯蒂寂寞已久的心,瞬间唤醒了她对爱情的憧憬。不久她就沦陷在查理的花言巧语中,聪明如瓦尔特,很快他便发现了凯蒂的秘密。瓦尔特知道凯蒂庸俗、轻浮,也没指望能够得到她的爱,只要能拥有凯蒂,瓦尔特就觉得很满足。可是这次,凯蒂竟然亲手摧毁了瓦尔特对她的最后一丝念想。瓦尔特无法容忍凯蒂的背叛,便不动声色地对她实施报复。他给了凯蒂两个选择:要么让凯蒂陪自己去中国的小镇湄潭府治理瘟疫,要么让查理离婚娶她。

表面上看起来绝情的瓦尔特,其实是为了让凯蒂看清真实的世界究竟什么样,而不是她眼中纸醉金迷的宴会。而傻傻的凯蒂,还欣喜若狂地去找查理商量。然而现实告诉她,查理更在乎的是地位,他着急地想撇清和凯蒂的关系。原来她爱上的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擅长哄骗人的二流货色,这场飞蛾扑火的爱情,终究成了笑柄。最后,伤透心的凯蒂选择妥协,答应了瓦尔特的要求。

人只有经历错误,才会把它当成人生的警示牌。有些错误终究要付出代价,但是也会让人成长。

在这个瘟疫横行的异国小镇,周围的环境都被霍乱笼罩,目光所到之处,大多都是呻吟的病人,凯蒂在这里亲眼见识了人类的渺小,死亡的可怕。

附近的海关助理沃丁顿给她讲了出身世家的院长抛开荣华富贵,来到这里修道院,一生献给了信仰。她决心去探望一下。

一进修道院,她就感觉仿佛到了另一种世界。瘟疫肆虐的中心,修道院仍临危不乱地开展着工作。修女们有条不紊地照顾着瘦骨嶙峋的孩子,耐心地对待虚弱的病人们。

她们身上的无私奉献、大爱仁德,彻底触动了凯蒂。她为过去的无知、浅薄感到了羞愧,凯蒂在矛盾与痛苦中煎熬着。比起灾难和死神,人们的悲欢离合则显得微不足道。她从未离死亡那么近,又有什么资格看轻命运呢?

凯蒂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哪怕是帮点小忙,才能减轻内心的暗涌。院长最终答应了凯蒂的请求,让她帮忙照看一些孤儿。整日在修道院做义工,让凯蒂感到了无比地充实,收获了以前不曾有过的愉悦。她的眼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凯蒂也从修女们的口中,重新认识了瓦尔特。原来这个看起来冷酷、木讷的男人,竟有着如此高尚的灵魂。

原来除了爱情和物质,人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她明白,在通往内心安宁的路上,人终究要靠自己的力量抵达。

就在俩人的关系要缓和时,更大的考验来了,凯蒂怀孕了,她不知道孩子是谁的。她本可以撒谎欺瞒瓦尔特,也许就能得到原谅。可是,在历经生与死的洗礼后,凯蒂才意识到以前的愚蠢。她想勇敢地为自己活一次,能够有权利去选择,有义务去承担自己的事情。她决定如实告知瓦尔特。或许这也成了压垮瓦尔特的最后一根稻草。

瓦尔特始终无法释怀凯蒂做的事情,一直活在对她的恨意中。他更是看不起自己,如此卑微和讨好仍然得不到凯蒂的欢心。这种绝望,让他情愿赴死。

几天后,瓦尔特故意拿自己做实验,感染霍乱后身亡。他的去世,让凯蒂悲痛万分。她理解了人性的脆弱,更感到了命运的无常。

看到这里很心疼瓦尔特。这时的凯蒂开始幡然醒悟,她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意识到不能再依附任何人。这种改变带来的力量,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她懂得了“你是谁”要比“你要依靠谁”重要很多。

一份克制的爱,一个隐藏在面纱之下的面孔,呈现了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觉醒了一个处于沉睡中的人,这就是《面纱》带来的关于人性的解读和思考。正如生活的华丽面纱被揭开,它把人性的虚伪、自私、卑劣展现地淋漓尽致。千帆过尽后,它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责任与伟大,善良与温暖。或许这才是毛姆想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