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特根斯坦传

关于这本书,可能要写好久,我觉得它可能有10cm的厚度-_-! 不知道在离开北京之前有没有希望把它看完,有些理念我蛮认同,甚至也是现在我正想要追求的,在兴趣上,应该也会有增无减,嘻嘻嘻

维特根斯坦小时候一直是一位乖小孩,他会揣摩父母的心思,然后讲出让他们开心的话,但这些话却并非他内心所想,在他潜意识里,“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呢?”。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是一位企业家,他有4个儿子,其中维特根斯坦是他后期最为看好有望成为他的接班人人选,所以维特根斯坦被送去相关工科学校学习,在第一所学校,他受尽了嘲笑,原因是他非常的礼貌,比如尊称同学为您不是你,而他的同学都十分粗鲁,这一时期的经历让他有了很多思考,关于人生,关于自我,他的姐姐(忘记名字了)为他推荐了叔本华的书,后期有为他推荐了克劳斯的杂志,通过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一些想法,可以推测他其实也受魏宁格的影响,魏宁格传播的思想是要么是天才要么死亡,以及无理由的坦诚,他的自杀引起了当时奥地利的自杀热,(社会背景),维特根斯坦也想自杀,却没有勇气,为此他也曾责怪自己,但这一段的经历为他之后打下“天才之为责任”的基础。

119-120

独立于他的生活而研究他的工作的人;受到他的生活的吸引,却理解不了他的工作的人。

170-171

让他呼吸你呼吸的空气便是!”

178-178

我制造自己的氧气。”

176-176

剑桥没有你需要的氧气,”

179-179

独立于自己在其中长大的空气,同样决心制造自己的空气。

220-221

“到处弥漫着的人道和文化的空气”之下,躺伏着怀疑、张力和冲突。

244-245

奥地利缺少有效的自由主义传统,这

252-252

作为一个成功的工业家,卡尔满意于占有文化;他的孩子,特别是儿子,则有意对文化作出贡献。

282-282

十四岁之前他都安心于这种感觉:天才包围着自己,自己没有天才。

294-295

这种对二流演奏的无法容忍可能妨碍了胆怯的路德维希学习乐器,大概试一试都不敢

296-297

幼年时,他以别的方式让自己得到赞美和喜爱——正确无误的礼貌、对他人的感受力和乐于助人。

299-300

而是更微妙的一种,例如对人说某些话,因为那话是受期许的,而非因为那是真话。他之异于兄弟姐妹,部分就是他愿意屈从这种形式的不诚实

303-303

敏感于别人的不好看法是他记得的另一事例的要旨。

305-306

根本上,问题不在于是否在所有情况下讲实话,而在于是否压倒一切地要求自己是真实的——是否应当不顾相反的压力坚持做自己

307-308

路德维希的情况更复杂些。要顺从别人愿望的压力已成了同样外在的和内在的

329-330

这段关系以及与同学相处的困难,对他起到的作用似乎是加强了他早先反省中暗含着的追问和怀疑的性情

354-357

“就改善你自己好了,”后来维特根斯坦对许多朋友说,“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对他来说,政治问题与个人完善的问题相比总是第二位的。他八岁时问自己的问题是由一种康德式的绝对律令回答的:一个人应当诚实,就是这样;问“为什么”是不恰当的,不能回答。进一步,所有其他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必须在这个确定的限度之内: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

357-358

决心不隐藏“自己之所是”成了维特根斯坦总体人生态度的一个核心。

367-370

叔本华自己的形而上学是康德形而上学的一个特殊变体。和康德一样,他认为日常世界(即感觉世界)只是表象;但跟康德不同(康德坚持本体实在[17]是不可知的),他把伦理意志的世界认作唯一真正的实在。

383-383

他的自杀,不是被视作对苦难的怯懦逃避,而被视作一种伦理行动,一种对悲剧结论的勇敢接受。

385-387

实际上,维特根斯坦本人开始羞耻于自己不敢自杀,羞耻于自己不直面一个背后的声音:自己在世界里是多余的。这种感觉持续了九年,直到伯特兰·罗素确信他有哲学天才后才得以克服。

389-390

他的书的主题,连同他的死法,构成了一种有力的象征:象征着维特根斯坦生长于斯的世纪末维也纳的社会、智性和道德的张力。

391-392

和克劳斯一样,魏宁格把这衰败归结于科学、商业的兴起和艺术、音乐的没落;

412-414

他说,女人的本质是她专注于性。除了性欲她一无所是;她是性欲本身。男人拥有性器官,“女人的性器官拥有女人”。性事务完全占据了女人,男人则对许多其他事情也感兴趣,如战争、体育、社会事务、哲学和科学、商业和政治、宗教和艺术。

417-418

,“男人有意识地活着,女人无意识地活着”。

418-420

女人缺乏澄清她自己涵拟的能力,从而无法形成清晰的判断,所以真和假的区别对她毫无意义。于是自然地、不可避免地,女人是不真实的。鉴于此,女人不是不道德,她们根本没进入道德领域。

450-451

逻辑和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467-467

魏宁格的理论给出的选择确实是阴郁和可怕的:天才或死亡。

469-472

严格地分离爱和性欲,毫不妥协地认为天才成果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价值,确信性欲不容于天才要求的诚实——在魏宁格的工作中有如此多的东西跟(我们看到)维特根斯坦一生一再表达的人生态度相互应和。这种东西如此之多,以至于有理由相信,在他青春期读过的所有书中,对他人生态度有着最大最持久影响的就是魏宁格的书。

483-484

“消除这些折磨人的矛盾之时,”他写道,“并非是力的本质问题得到了回答,而是我们的心智不再苦恼,停止追问不合法的问题。

531-531

“涵拟”,henid,魏宁格生造的词,指某种尚不是概念的感觉。

660-661

他是个正被浪漫抓住的男人,比从前和以后都更能欣赏人性中非理性和情绪化的一面

658-659

现在已没有我的牢狱。我伸展出去,触到星辰,穿越时间,到达每一个你的爱为我照亮了世界的地方。

660-661

他是个正被浪漫抓住的男人,比从前和以后都更能欣赏人性中非理性和情绪化的一面——甚至到了接纳一种超验神秘主义的程度。

678-680

罗素的反应混合了赏识的兴致和不耐烦的怒意: 我的德国朋友有成为负担的危险,他在课后跟着我回去,争论到晚饭时间——顽固,执拗,但我觉得不蠢。[1911

689-690

他在这里如此固执地提出的观点,预示了《逻辑哲学论》著名的第一句话所表达的东西:“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物的总和。

701-702

维特根斯坦后来告诉大卫·品生特,罗素的鼓励使他确定得以获救,并结束了他九年的孤独和痛苦,在那九年里他不断地想到自杀

708-709

仅仅指导了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期,罗素就认定他是自己寻觅的爱徒。

731-732

维特根斯坦跟布洛德正相反,布洛德是罗素带过的最可靠的学生——“几乎肯定会做出许多有用的工作,但不是杰出的工作”——而维特根斯坦“充满了会使他无所不往的沸腾激情”。

733-735

罗素日益认同维特根斯坦,日益在他身上看见一个同道心灵,看见一个把一切力量和激情都投注在理论问题上的人。“这是罕见的激情,发现它是快乐的事。”甚至“他对哲学具有比我更多的激情;他的是雪崩,相形之下的我似乎只是雪球”。

737-739

他的性情是艺术家式的,直觉的,喜怒无常的。他说自己每个早晨怀着希望开始工作,每个夜晚结束工作时却伴着绝望——当他不能理解事物时,他生出的正是我生出的那种愤怒

748-749

他一般性地憎恨伦理和道德;他蓄意做一个冲动的动物,而且认为人应该这样。

742-743

罗素赞许地注意到维特根斯坦具备极好的礼貌,不过更赞许“争论时他忘记了礼貌而只是说出他想的”:

751-753

他辩护的是一种基于忠实[34]、基于真实面对自己及自己的冲动的道德——一种来自于自我内部的道德,而非规则、原则和责任从外部强加的道德。

766-767

。但快乐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得以听从自己的冲动,还在于他确信——既然他有非同寻常的哲学天赋——自己有权这么做。

774-776

他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最强烈的冲动是作曲,而且如果完全沉溺于这冲动能够写出崇高的音乐,那么他不只有权听从冲动而行动,他还背负着这么做的责任。

777-778

……也许是我所知道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

787-787

冷静和激情?

790-791

哲学是一位不情愿的女士——只有激情之手握住的冰冷的剑,才能触到她的心。

792-793

维特根斯坦把一个严格的逻辑心灵和一个冲动的、着了迷的本性结合于一身。他正是罗素的哲学典范的化身。

796-797

罗素论文的开头直截了当地宣称,迄今为止哲学家为了证明物之存在而提出的全部论证,简简单单全都是靠不住的。维特根斯坦称这是罗素做过的最好的事

822-823

有趣但不迷人,聪明但没有天才

837-837

他表达了最天真的惊讶:所有他曾无知崇拜的哲学家归根结底都是愚蠢和不诚实的,并犯下了恶心的错误!

848-849

若一人赢得整个世界却失去自己的灵魂,于他又有何益[43]”:

853-855

这是一部平庸的剧作,但其中的某个角色表述了这种思想: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没有任何坏的事情能发生在他身上。他独立于命运和环境。这种斯多葛式的思想强烈地打动了维特根斯坦,他对马尔科姆说,他第一次看到了宗教的可能性。

866-866

他的本性是彻头彻尾的善;这就是他为什么看不到道德的必要。

873-876

即便在这个也许最内省的时期,罗素也认为保有灵魂依赖于一个“真心追求的大的目标”——他倾向于在自我之外寻找支撑自己的东西。维特根斯坦则(也是很典型地)坚持认为,保持不堕落的可能性完全依靠自我——依靠在内部觅得的品质。

877-878

于是,跟任何由于他人的行动落到我们头上的不幸相比,妨碍我们镇静面对世界的Sorge才更是当务之急。

886-887

因为好品味是真诚的品味,因此任何使人诚实思考的事都滋养它。

889-890

必须跟他同有那些信念,才可能跟他对话。

948-949

这引起了他猛烈的爆发——他有着艺术家的感觉:要么做出完美的东西,要么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