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在我之前文章里提到过很多次,断断续续,终于看完能写写读后感了。

这是一本谈论跑步的书,却不是一本谈论健康方法的书,它谈了小说的写作方法,也谈谈人生。

跑步的意义从来都不只是身体健康,更多的是健康之外的东西。而这点却需要日日坚持的人才能体会到。

01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一些跑者跑着跑着会觉得累而想放弃,累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放弃却是个人的选择。而村上春树在坚持跑步的这些年,不管多苦多难,都没有放弃,选择这种磨难让他实实在在的感悟到一些东西。

2005年,在夏威夷,村上春树仍然坚持每天跑步。在累积奔跑距离时,只要设定好节奏,惯性的轮子就会旋转起来。

用海明威的话说就是: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对于需要长期进行的事情来说,保持一定的节奏会容易坚持许多,目的就是维持此刻身体对正在进行的事情的愉悦感。

写小说也是如此,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停笔,第二天继续就会容易进入状态。

02

跑步是我诸多习惯中最有益的一个。

村上春树从1982年开始跑步,持续跑了23年,几乎每天坚持慢跑,每年跑一次马拉松。

他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是发自心底的热爱跑步。唯有真正有兴趣的东西,才能让人乐此不疲。

他是不以独处为苦的性格,而跑步正好是属于个人的独处时间,不需要与任何人接触,只需要全身心的凝视自己即可。

对村上春树来说,每周跑六十公里,每月跑二百六十公里就算跑得认真。每月跑三百一十公里才算跑得扎实。

● 他说“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

村上春树跑了23次马拉松,每一次的马拉松旅程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感受。

当不顾一切的跑到终点,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被汗水打得湿透,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03

跑步只为赢得过去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参加马拉松的动机是“我一定要赢得某人”,不可否认这能成为练习的动力,但是一旦竞争对手不参赛,那么这个人参赛的势力就会减弱,他也很难坚持跑下去。

因此,与他人计较输赢并没有多大意义,更关心的是能否达到自己的标准,是否赢得了过去的自己。

村上春树认为写小说的心态和跑步的心态是完全一致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是成功的标志,却不是本质。

● 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别人可以敷衍,自己的心灵却不能蒙混过关。对于创作者来说,动机应该来自自身内部的东西,而非寻求外部的形式。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 与别人决一高下并不是最好的活法,这世间正是因为有各色各样的人才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与之相配的活法。

很多时候心灵受的伤,便是人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如果说人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04

跑步时,你思考什么?

村上春树说跑步时思考过什么,压根想不起来。不能再同意他的说法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跑步时在思量什么,就像书里写的: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

村上春树在跑步时会思考当下的天气,心情,也会浮想往事,或是小说的灵感。

而我在跑步时,念念过往,想想未来,写作思路会灵光闪现,但是没有记录下来,跑完已然忘得一干二净。

此时,只管埋头跑步吧,思考什么或许没有那么重要。肉体的消耗,总归会让你更加认清自己。

跑长跑的人望去都是相似的,人人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也许什么都没想,却聚精会神。

● “我在自制的小巧玲珑的空白之中,在亲切美好的沉默之后,一味的跑个不休。”

05

“下次要跑得更好!”

在准备纽约城市马拉松前,村上春树有计划的提高跑步练习量。

6月 260公里(每周60公里)

7月 310公里(每周70公里)

8月 350公里(每周80公里)

身体是极为事务性的体系,只有耗时费日,断断续续地、具体地给它痛苦,它才会认识和理解这信息,才会接纳给予它的运动量。

“肌肉难长,易消。赘肉易长,难消”,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运动终究是要坚持到一定阶段,才会给你反馈。

这纽约城市马拉松的比赛中,村上春树成绩不理想。原因在于运动量不够,于是他更加发奋的练习,将每一颗螺丝钉拧紧,要看看自己究竟能跑出什么样的成绩。

● 在人生这条高速公路上,不能一直在超车道上驱车前行。但不愿意重复相同的失败又是另一回事。人生也是如此,在一个地方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摔跟头。

村上春树说,每一次的马拉松完成,大都会经历相似的心路历程。刚跑完时,会有终于完成任务的安心感。

过后不久,曾经的痛苦可悲的念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下次要跑得更好”。

这就是作为一个跑者的精神,超越自己。

06

跑步让我学会写小说的方法。

村上春树在书中提到: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

写小说与跑步一样,需要集中力和耐力。

村上春树每天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这是集中力。

而耐力则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三四小时伏案写作,而不是坚持了几天就觉得太累而要放弃。也是第一点所说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耐力就是一面屏住呼吸,一面学会安静徐缓地呼吸。

而集中力是可以练习的,每天不间断的写作,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身体系统,让他适应这种节奏。当然,写小说最重要的资质是才华,相当于发动机的燃料。

● 村上春树还提到,写文章不仅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远为巨大的能量,虽然不必运动身体,劳经动骨的劳动却在体内热火朝天的展开。

这点深有体会,写作时,脑袋翻江倒海搜索知识,手噼里啪啦的敲打键盘。

结束时,整个人从文章的内容里面抽离出来,此时除了成就感,还有好饿好饿好饿。

不间断的跑步让村上春树感到满足,就如同写小说一样,都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

● 村上春树在书中写到,写小说是一种不健康的营生,因为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分说地渗出来,浮现于表面。

所谓艺术行为。从最初缘起就含有不健康、反社会的要素。

正是因为要处理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人们就必须用健康的方式来化解,跑步就是其中一个方式。

07

我跑,故我在。

村上春树尝试从清晨一直跑到夜晚,跑完一百公里的赛程,世间大多数人恐怕没有这样的经历。

● 独自跑完一百公里的意义或许在于会将某种特别的认知带入你的意识,让你对自身的看法中添进一些新意。你的人生光景可能会改变色调和形状。

在一百公里的赛事中,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楚,还有精神上的疲惫。

跑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已从脑海里消失殆尽,似乎是先有了跑步,才有了存在。因此,村上春树说:我跑,故我在。

很喜欢他在文中提到的一段话:

● 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如同活着一样。并非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

村上春树说,当100公里结束休息一会儿后,内心充满的是成就感和喜悦感:自己体内仍然有那种力量,能主动地迎击风险,并且战胜它!这种安心感,我想大多数人都不能感同身受。

●马拉松赛,只有享受它才有意义。跑完马拉松,在什么时候都是美妙的体验,都是美好的成就,即使成绩不那么漂亮。

村上春树为每一次的马拉松赛事都竭尽全力,虽然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令人沮丧,但是他始终享受着每一次的奔跑。

就像他说的:

● 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我觉得村上春树的跑者心态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该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哪些失败和喜悦中,具体地不断吸取教训。

是啊,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过程中学到的东西。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或好或坏,都能教会你一些东西。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从我看到它的书名时我就决心要买,读完两遍更是爱不释手。

虽然我没有跑过一次马拉松,在书中却仿佛和村上春树一起经历了数次赛事。心路历程不能感同身受,关于写作,关于人生,却时时有***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