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快人物简介
李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教授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当代作家、诗人、评论家。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中文名:李快
国籍:中国。
职业:作家
代表作:老泉井风格
级别:国家级创建
性别:男
一本小说
长篇小说
《老泉井风情》(草原连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雾弥漫的长河》(草原连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激流澎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10月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狗祭》(10月出版)
中篇小说
(35000字-55000字)《菜市场》(草原出版,中篇小说选),《赌城》,草原出版,魔笛出版(青年文学与草原出版),小说选,中国2009年出版。短篇小说、散文、戏剧等。
诗
(250多行-800多行)铁笔英雄(草原出版)《今天,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十月、中国作家、报、中国艺术报、草原出版)《东风颂》(中华读书报出版)
其他作品
大型交响乐《草原之歌》(10小节,8个乐章,已被内蒙古音像出版社制作成CD/DVD)、大型报告文学《月光流淌与霞光飞》(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出版,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随音乐播出)、《北京,浑善达克向你报告》。
《探索《重返东方》背后的精神文化动因及其艺术公共性》(刊登在《光明日报·文化周刊》特刊头条)等文艺评论40余篇。
人物评论
纯文学的快速而执着的守望者。
李爱平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19 03版)
在中国文坛,李快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一样引人入胜。原《诗歌》杂志副主编李晓雨认为他的诗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长调。评论家雷达认为,他的草原小说写出了很多人看不到的东西,绝非偶然。因为在李快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质感,那就是他对文学近乎狂热的热爱,对生活的特殊喜爱,使得他的作品历久弥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李快就从未放下过笔,至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50多万字。让他一举成名的是《老泉井式》。有一次,他和刘运山聊天,说他打算写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据刘运山说,“尽管我当时强烈支持他的计划,但我心里一直有些疑虑。以他自由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写出一部大型文学作品不成问题。但他是几十万人的县委书记!”让刘运山意外的是,两年后,一本沉甸甸的《老泉井式》摆在了出版编辑的办公桌上,获得了内蒙古最高文学奖“索隆嘎”。而他的工作也相当出色,“官升一级”,在联盟中做过领导工作。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老泉井》的序言是现任中共宣传部部长刘运山写的。刘运山在序言中深情地说,在中国作协的名单中,像这样真正写出几十万字的县委书记屈指可数。作家丁卯将此归因于“房中快”现象。但同时也有人质疑,作为行政领导,怎么会有时间去创造?应该有人为他代笔吗?对此,李迅速一笑置之。
当人们还在对《老泉和水井》这本书充满疑惑和惊喜的时候,1998+65438年2月,李快的《河魂》三部曲第一部陆续出版,第二部《激流澎湃》也陆续出版。它的创作速度即使对于一些专业作家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有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快的回答很普通。他说他的创作时间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节假日、周末或者工作繁忙后的晚上,但从来不超过晚上十二点,以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地工作。有人问,创意素材的收集和体验怎么解决?李的回答很快,多年的生活经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你可以得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最根本的是,他把自己的情感和心血融入到创作中,写到这里经常泪流满面。另外,也和他爱读书有关。他几乎读过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名著,政治、历史、经济、哲学等知识广博,善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如果说之前的作品是多年积累的话,那么2007年至2009年《美丽的洪格尔塔拉河》、《沙漠中的恨台》、《狗祭》的出版无疑让他进入了当代中国实力作家的行列。评论家雷达指出,李快的草原小说具有乡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精神实质,他在叙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意和抒情因素。这种本质一旦爆发,就有了强大的号召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美丽的洪格尔塔拉河》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品质”,被收录进建国60年来创作的500部优秀小说之一,随后被翻译成斯拉夫语在蒙古国出版,引起巨大反响。
在草原文化的指引下,李快小说集现实主义与哲学于一体,展开宏大叙事,完美融合诸多流派的优秀成果,以草原小说的独特性和人格力量丰富了中国文坛的人物画廊;语言从经验的到创造的,然后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系统。李快的创作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并敢于深入研究世界文学思潮和流派为我所用。这与他善于学习、关注文学前沿有关。
作为当代“草原小说的旗帜性人物,李快的作品体现了其美学品质及其对中国文坛的特殊贡献,其完整内涵不容忽视”。小说营造的诗意古典的艺术氛围,自然能让人联想到肖洛霍夫《沉默的顿河》中的哥萨克草原,福克纳中篇小说《熊》中的洪水,契诃夫《草原》中的夜景。(耿睿《草原英雄挽歌》)。这对正在走向文学创作经典美的李快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