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男多女少的局面,专家建议女性“一夫多妻”。这现实吗?

以前很多家庭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婚后,他们决心要一个男孩。甚至女人生了一个女儿,婆婆和老公,都坚持再要一个男孩。

有的家庭就是前面两个女生,后面有一个男生,就不要了。其他的,如果前面一直有个女生,但是没有男生,那他们还会继续想要。他们很固执,认为儿子是家庭的希望。他们可以传宗接代,当他们的女儿长大结婚后,他们与原生家庭的联系很少。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觉得儿子比女儿强。

这种思维,从古至今,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据有关统计,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000万至4000万。只要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他们就不会再有了。如果是女孩,他们会想要另一个男孩。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以来,越来越多的男性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娶老婆难”。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男人,出身农村,没什么文化,挣钱能力也不大,往往成为光棍,很可能打一辈子光棍。

找个媒人给你介绍一下。别人看你条件的时候,你看起来不太好,没车没房没存款。真的很难帮你介绍。

那么,如何解决当代男青年找不到老婆的问题呢?经济学家黄有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点震撼,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可。大概意思是,在这个男女比例失调的时代,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允许考虑一妻多夫。这是他的原话。请感受一下:

一夫多妻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应用,包括近代,尤其是在西藏。西藏的一夫多妻制在解放后才成为非法。我不否认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有很大的好处,包括促进夫妻关系的长久,有抚养教育孩子的好处。如果男女比例不是严重失衡,我是不会想到一夫多妻的。其次,我并不主张鼓励一夫多妻制,但我认为,面对男多女少的情况,我们或许应该考虑允许一夫多妻制。

黄有光听了专家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现实。我不知道专家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但是说实话,现在的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是不合理的,离婚率每年都在上升。

为什么保证一个大家庭在一夫多妻的婚姻模式下会和睦相处?

试问,男人不会吃醋吗?女人不会担心自己的两个男人不爱她,把她当生育机器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一个女人有两个老公,两个老公都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结婚只是为了摆脱单身。那两个人应该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男方不满意就找别的女人(出轨),女方不会不满意,直接换老公。这难道不是加速了离婚率的思想吗?

一夫多妻就是挑战法律的“重婚无罪”。

我还是不同意黄有光的建议,这无异于挑战重婚无罪的法律。什么是重婚?是指与有配偶的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结婚的行为。如果黄有光的建议真的被大家接受,那么这部法律肯定会被废除。另一方面,在各个国家,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制度基本很少见,但在发达国家,不会有这种习俗制度,除非特别贫穷落后,人口少,出生率低。

如果真的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否意味着女性可以独立,女权觉醒?

现在的女人都说要独立,没有男人也能活得很漂亮,就像戚薇在《爱又回来了》里说的:“男人对我来说没用。因为我会挣钱,我会扫地,我会做饭,我会打闹,我会逛街。如果有一个男人,我要给他洗衣服,做饭,做家务,我自己玩游戏玩得好开心好生气。给我一个联合国,我会在全世界杀了他。把他放在户口本里,我觉得浪费一页纸都不环保。”

可见,真正独立的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并不高,反而觉得男人是负担。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真的实行一妻多夫,恐怕以后男人的地位就没了,女人也可以厚颜无耻的说,你做的我不满意,信不信我跟你离婚,换老公。

另外,一夫多妻,民政局登记也变得很忙,很乱,就结婚证上的照片来看,不是一男一女,可能中间有一个女的,两边有男的,或者中间有女的,两边有两个男的。

另外一个一夫多妻的女人,之前嫁过很多男人,后来不幸福离婚了,要补办离婚证。如果一个女人离婚很多,手里有3-5本离婚证是不是太多了?男人以后会不会找老婆,正在考虑中。手里拿着两张离婚证的女人是不能结婚的。听起来很可笑,不是吗?

总之,这种一妻多夫的建议根本不现实。

也有女人开玩笑说:嫁三个老公,一个挣钱,一个做家务当保姆,一个陪她逛街,真的很漂亮,但那样只会让世界大乱。男人要想摆脱单身,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其次,国内人嫁不起,国外人也可以考虑。国外有的没有彩礼,只要两个人互相喜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