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学的杰出成就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背离,它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相比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抛弃了传统文学以“反映论”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后,试图建立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的规则和范式。而后现代主义则将反传统推向极致,既反对现实主义的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的新规则。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提倡无限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规范、模式、中心对文学创作的限制。

甚至试图解构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形式,甚至叙事本身。在后现代文学中,艺术的审美范围被无限扩大,街头文化、通俗文学、地下文化、广告语言、消费常识、生活指南等。,都被精心包装,登上了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在文化被“技术化”和“产业化”之后,原本由作家、艺术家创作的优秀文化产品,以及音像、激光视盘、文学艺术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不再如火如荼,而成为人人可以随意享用的日常消费和商品。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人们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广泛的反文化、反审美、反艺术的倾向。尽管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众说纷纭,但从作家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中,从他们作品的美学照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作为一个整体的一些艺术特征。

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不再试图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既没有像现实主义那样冷静地观察和批判外部世界,也没有像现代主义那样痛苦地感受内在自我。它注重表现主体的生存状态,认为世界是荒诞无序的,存在是未知的。对事物、对社会、对物、对人的原始因素只展示,不评价,不强加预设的意义。它的美学价值和内涵让读者思考和总结。你不仅不相信外在的物质或历史世界,也不再相信人类的智力或想象的内心世界。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然后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后现代作家不再追求文学的终极价值,把一切崇高的信仰和理想都视为短命文字的产物。把认真当成拙劣的模仿假装深刻抛弃它。面对混乱的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异化,他们不再认真思考社会、历史、人生、道德等问题,不再尽力去理解和解释世界,不再承担文学艺术家崇高而神圣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一方面,后现代作品表现出文学与哲学的融合,深刻而富有哲理。另一方面,它大量再现了幻觉、暴力、颓废和死亡,展现了人生的荒诞痛苦。那种附庸风雅,严肃庄重,精英意识一去不复返了。作品充满了颓废、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绝望。

在人物塑造上,强调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打破以人为中心的讲述完整故事。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人的性格、感情、人生经历都被碎片化的感情所取代。从人性的异化到虚无,人成了社会的局外人。对人生命运和未来理想的追求变得幼稚而无意义。人们以冷漠的态度生活,尽可能强烈地感受叛逆和自由,没有责任感、负罪感、同情心、希望和未来。主角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只是生活中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们随波逐流,自嘲。人物不再思考“生存与毁灭”,价值与意义,从自下而上的痛苦到自由选择,从为了正义与尊严而自杀到苟且偷生,也不再表现出对主体与人格丧失的叹息、悲伤与怀念。从人性的异化和衰败,变成了“虫”,变成了“物”。

人物性格扭曲,经常以自我戏仿的形式出现,讽刺和认同荒诞的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出自嘲、沉默、颓废和反英雄的特征。文学的主体消失了,人不再有主体意识。科学代替了理性,成为一种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绝对力量,规范和统治着人们。人成了科学的大符号系统,即社会秩序的奴隶和牺牲品。人总是处于“秩序”的控制之下,任何一种越轨和反抗都会导致个人毁灭性的悲剧。人物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生活变成了一场悲剧闹剧。人失去了知性的感觉,不再优雅威严,不再温柔美丽,而是变得琐碎可笑。

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和荒诞性特征。纯粹的虚构和特定的情节取代了传统文学围绕人物关系和命运的情节,也取代了主角与他人和自己之间的冲突。把人物从无意义、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抽离出来,一个充满噩梦和幻想的无意义、野蛮的世界出现了。停滞和重复取代了动态和变化,作为虚构的“经验场”,取代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怀疑甚至否定文学的价值和本体,主张“零度写作”,即内容消失,转向中立,把世界当作一个毫无价值的“碎片”,否认中心和结构的存在。主张创作元小说,不断表明作品是虚构小说,转向写作的本体展示,揭露写作的欺骗性。在展示虚构的同时,发掘“叙事的内在价值”。使文学成为玩弄读者、现实和文学规则的游戏,从而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反抗,保持最充分的自由。此外,后现代主义作家认为,要表达世界的混乱和人生的悲剧,只需要表达人生的荒谬。作品中各种成分分解颠倒,内容重复,人物怪异,情节发展混乱荒诞,不受因果关系制约,内容不一致不完整,没有一致的终极意义可寻。

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亚文化倾向。“纯文学”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通俗文学与乡土文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明确而绝对的区分。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多地从科幻、西部小说、通俗小说和一些被视为次文学的体裁作品中汲取养料,出现了元小说、超级小说、超级小说、寓言、新新小说、“黑色幽默”、荒诞剧、色情小说、西部小说、通俗文学等各种文学样式。有的甚至以贺卡、明信片、流行歌词、影视文学、广告等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格局。

在艺术手法上,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作家在写作中追求快乐的艺术态度(文)。作品的内容被形式所替代,即被文体的用词、句法和反讽的修辞效果所替代。叙事的中心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被非中心的、局部的、零星的、不连续的叙事游戏所取代。写作态度、生存态度和文本生产形式趋于同步,通过极端的嘲讽,富有想象力地把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撕给人们,写作和阅读从中获得瞬间的快感。文学观念最初是作为创作主体对自身幸福的一种游戏意识形式出现的。在文本制作中,过程、行为、事件、语言意象、语境、形式技巧等。都是突出的,对作品的解读是反对的。

罗布·格耶说:“读者只需要观察作品中所描述的各种事物、动作、话语和结局,不需要寻找超越或少于自己原本生死的意义。”强调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只是为了创作或阅读的快感,是一种表演操作和体验过程。后现代主义作品注重表达“叙事话语”本身。话语和语言结构成为后现代文学的艺术传播基础,呈现出非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整体性,甚至“精神分裂”的表达特征。作品中有长而曲折的句子,有语无伦次的话语,有独白,有重复,有罗列。蒙太奇、拼贴、意识流运用广泛。洛奇把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随机性、不确定性、非选择性的表现方法归纳为六个原则:矛盾性(文本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冲突)、变化性(同一文本中所描述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叙述前后的内容、情节、破碎的作品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没有因果关系)和随机性(文本的随机组合)。如可以随意拆装的“活页小说”)、过度(有意识地、夸张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短路(情节内容在发展过程中突然中断,让读者参与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和再创造)。他的作品总体上体现了反讽和黑色幽默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