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日本“私小说”

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1920年“私小说”一词开始出现在当时的报刊上。1924到1925,久美正雄发表私小说和心情小说,宇野浩二发表我对私小说的看法。他认为私小说在日本是纯文学,是散文文学的精华,并极力宣扬,引起文坛讨论。从那以后,这个术语被广泛使用。

日本文学界对私小说的概念一直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从广义上讲,凡是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作者,都叫私小说。但大多数人倾向于狭义解释:凡是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孤立地描写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作者,都被称为私小说。按照久美正雄的说法,这是一部作者直接暴露自己的小说。

1945年,伊藤敦修和平野健二提出私小说是心情小说的新观点,并将其分为和解和幻灭两类。他们认为,把人从“生命的焦虑和生存的危机”中拯救出来,是私小说的特点。表达“存在感”的东西被粉碎;相反,克服“存在的危机和幻灭”,以自我和解为目标,才是和谐的。日本私小说大多属于后一种类型,但也有一些不属于这两种类型,只写自己的私生活。

私小说出现后,几乎所有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都写过这样的小说。自大正末期以来,私小说在文坛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纯日本文学的核心,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般认为,田山花袋的《被子》是最早的私小说,如《湖边的笔记》和《弱者》、志贺直哉的《在承起》、小崎一夫的《关于虫子的二三事》、高井大井的《松岛的秋天》等。,是私小说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