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发展简史

拥有幻想一直是人类最美好最与众不同的特质之一。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幻想过自己的未来,为之奋斗过,也为之陶醉过。当然,有些在今天看来是虚幻的,但是当幻想和科学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谁又能保证不会变成现实呢?

通过对小说形式的探讨,科幻创作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科技、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在科学技术冲击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今天,这种认识无疑是迫切和必要的。科幻小说是人类幻想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它巧妙地将科学技术融于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说到科幻,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发展史。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科幻发展的著作,我就不需要说什么了。回顾中国科幻的发展,也就一百年。在本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把1949之前的近50年称为中国科幻的萌芽期。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的科幻小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但由于历史久远,很多东西并不为普通科幻爱好者所知。笔者将整理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总之,中国现代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从翻译西方(包括日本)科幻小说开始的。

1900年,中国诗文社出版了《八十天环游世界》(即《八十天环游世界》法~儒勒·凡尔纳),由易如翻译,修瑜注释。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有历史记载的科幻作品。

1902年陆继东译易、洪希圣(真名无从考证)润文译《海底旅行》(即《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1902至1905 (1905)出版。

同年,尹炳子(梁启超)翻译了《天涯》11(1902 11)的新小说。

1903年,尹炳子(梁启超饰)与(罗饰)合作编辑缩写《十五个小英雄》(即两年假期~儒勒·凡尔纳),在《任印新民报》连载十八次。这部小说被翻译成日文版的森田思玄;原著被大幅压缩,约四分之三的篇幅被删减。并使用章节结构。其中,尹炳子翻译了前十次,皮佩翻译了后八次。

同年5月,杨德森翻译了《21世纪的梦游》(荷兰~ d 'Escolotis),原载于绣像小说(第1903期,第1期)至第1903期,第4期(第1903年5月29日-第1903期,第7期)。

同年6月,包翻译了《铁的世界》(法~儒勒·凡尔纳),由文明出版社出版。

同年5438年6月+10月,鲁迅先生将井上的日文版《月球之旅》从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月球之旅》(即《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由日本东京进化社出版,但该书作者被误定为美国佩伦,结构改为引经据典。鲁迅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指出:“引导中国人前进,必须从科幻小说开始”。简要阐述了科幻小说对中国的意义。

本月,东莞周翻译,佛山和新主人评论的《电外科的幻想》(催眠日~菊池友方)在《新小说》连载,共24次。

同年,匿名翻译《空中旅行》(即《气球上的五周》法~儒勒·凡尔纳)。

大量外国科幻作品涌入中国,为中国科幻的发展注入了养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时,改良派政治改革运动方兴未艾。以梁启超为先导的维新派认为小说可以教化民众,赢得了正宗文学的地位。引入新意识和新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翻译。而且西化,频繁的外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就了大量的外交人才。翻译社和印刷厂的大开,大量报刊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翻译作品的地位。当然,大量翻译出版科幻作品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需要的是中国自己的原创科幻小说。同时,正是由于译作的引入,中国的原创科幻小说也深受西方作品的影响。

所以,3月1904应该是中国科幻迷永远铭记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中国科幻史上第一部原创科幻小说诞生了。可惜实名无法考!)在绣像小说杂志,1904,21-24,26-40,1905,42,59-62 (1904,3月-1905,65438)。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龙的人杀人后逃到南洋的故事。在那里,龙花梦遇到了乘气球探险的日本人裕太郎。于是,龙·花梦开始了他的气球之旅,从南洋飞到纽约,并在途中游历了月球。

同年7月,井上钦译《绕月》(法国~儒勒·凡尔纳),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年,海天独小子创作了《女娲石》,东亚编辑部分别于1904和1905出版,但两卷仅收录16次,并未结束。

从65438年到0905年,周桂生翻译了《绕月》(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广智书店出版。

同年4月,西若译《秘岛》(法国~儒勒·凡尔纳),上海晓说林社出版。

同年6月,又一部优秀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问世。东海觉沃(徐念慈)通过上海小树林出版社出版了《新法洛的谭先生》。本书由三部小说组成:法洛先生谭、法洛先生续谭、新法洛先生谭。前两篇文章由吴孟天·萧声(真实姓名无法考证)从日本岩谷晓波的德日文译本翻译而来,原作者不详。《新沉潜》中的谭先生是一部中国原创科幻小说。全文13000字,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新法老的人,他冒着狂风,走遍了月球、水星、金星,最后回到地球的故事。徐念慈先生创办了《新阶段》杂志,出版了大量科幻小说。他曾说,“小说的进步也促使了一般社会的进步。”此后不久,中国出现了20多部科幻小说。

同年7月,董海爵翻译了《黑色星球》(世界末日),由上海小树林社出版。第15章《幻想的翅膀》(美女~艾可奈斯葛平)连载于绣像小说1905第53至55期。

同年8月,老男孩在南方日报(1905 8月21-1905 6月29日)连载小说《新石头》11次,其中

同年,索子(鲁迅)翻译了《造人的艺术》(梅~路易·托伦),发表在《女人世界》第四期、第五期1905。

1906年,索士之江(鲁迅)翻译并在浙江潮刊连载的《地之旅》(即《地心游记~儒勒·凡尔纳》)由上海环球出版社出版。同样,这本书的作者也是错误的,在英国标注为魏楠;结构还是章体,分为12个循环。

同年,小然毓生的《乌托邦游记》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906期第1期和第2期,只有4期没有结局。这部小说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1903-1906期间,日本科幻作家押川春浪的《空中飞艇》、《新舞台》、《秘密电光船》、《白云塔》、《千年后的世界》等作品陆续被翻译成中文。其中《空中飞艇》由海天杜小子(1903,全明社)译,《新舞台》由许念慈(1904)译,《秘密电光船》由金石、褚家友(1906,上海商务印书馆)合译。

1907年2月,陈鸿碧翻译了25章电冠(英文~韩佳)从1907到1908 (1907年2月-1908 65438)。周桂生翻译的《飞向木星》发表在《小说月报》第5期(1907)。

同年165438+10月,周桂生翻译的《伦敦新世界》发表在《每月小说》1907 10(1907 165438+10月20日)。

1908 1,《新飞艇》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共35章。

同年二月,吴写了《光绪一万年》,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908号第13期(1908年2月8日),反映了一定的反帝反封建思想。这部小说被贴上了“理想科学语言的讽刺幽默小说”的标签。

同年4月,《易·齐星书》(英~斯蒂芬森)翻译出版,10章。

同年8月,(包)的《世界的尽头》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908期(第1908期)。

同年5438年6月+10月,吴以《我的佛山同乡》为笔名写《画新石》40次,由上海改良小说社发表。肖(包)在《小说月报》第1908期第21期(1908第10期)发表《空战的未来》。同期的小说《月与月》也发表了对一位好医生的独特介绍。

同年,甘若写了《飞怪》,批评支那外交大臣包美姑为博取洋人好感而退让,表达了对腐败的清政府的深仇大恨。碧荷阁主人的《新时代》由上海小树林社出版,未完成20章。

1909,无名氏写了《机器人妻子》,这是一本挺新鲜的小说。

同年,鲁的《信夫露言》由上海改良小说社出版,发表***20次。

同年5438年6月+10月,莱文的《电气世界》(许志艳)发表在小说时报(1909 1),* * * 65438。

6月,1911,新译《黑暗世界》,发表在《小说时报》第191110期(19165438+)

1912年6月,密室发表在小说月刊(1912:3:3)。

在1915,李翻译了《荒岛野兽》(失落的世界)。

9月,1917,小说月刊(1917:8:9)发表《科学隐形》。

同年,茅盾先生翻译了《三百年后孵蛋》(即《巨鸟岛》英文~ ~ H·G·威尔斯),在学生杂志上连载了三次。

1918年6月,不可思议发表在小说月刊(1918:9:6)。

1923年10月,金锋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世界》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了《十年后的中国》,这是他痛恨帝国主义暴行的反映。

1932年8月,《现代》杂志开始连载老舍先生的《猫城记》,次年出版,现代书店出版,约11万字。《猫城记》写的是“我”被流放到火星后,在猫国的种种奇遇。作者借助幻想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934年,陈望道创办半月刊《太白》,“反映社会现实,科学、历史、文艺相结合的刊物”,并专门开设“科学速写”专栏。每期都有科学小品,希望以小品的形式普及科学。直到1935停止出版,* *出版了24期。

1940古先生在《科学趣味》杂志上选登了三部科幻小说,汇编成《和平之梦》文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个系列包含了北极下的和平之梦和伦敦的异国疾病。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在进行,世界大战的危险正在逼近。顾的上述作品都能及时反映时代特征。同年《谷先生的性变》在《科学兴趣》第二卷1940,1,2,4,5,6连载。

同年,施翻译了《两年假期》(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书店出版。

1942年2月,许地山先生在半月刊《大风》上发表了《铁鱼的鳃》。这部小说以潜艇中的吸氧装置为科幻构思,通过一个科学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科学家们无奈报国的悲惨境遇。

同年,王锦翻译了《老朱漫游物理世界》(即《汤普金斯先生历险记》)。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是从翻译外国优秀科幻小说开始的,这符合发展规律。当时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幻作家都被不同程度地翻译成中文,如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押川春浪、玛丽·雪莱等。尤其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让人一提到科幻小说总是首先想到他。

这些西方优秀作品的引进,使中国的科幻小说从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再加上许多一流文学大师(鲁迅、梁启超、许念慈、茅盾、老舍...).所以中国自己的科幻出现的时候,起点不低,时间也不晚。但由于客观历史条件(如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科学氛围、国民整体素质等。),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数量并不算多。科幻的作者多为偶然,属于个人行为,没有专业的科幻作家,所以科幻文艺的规模并不大。

纵观这50年来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清末民初到建国。中国科幻在这两个阶段的发展各有特点,但也有很大差异。

晚清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呈上升趋势。这种崛起的一个方面是试图让中国人民有现代科学的概念。他的科幻小说创作或翻译的主题大多围绕着科学救国的诉求、民族意识的觉醒、政治改革的寄托和女权思想的弘扬。鲁迅先生曾说,“指导中国集团前进,必须从科幻小说开始。”这是一种进化思想的体现,通过科幻小说激励人们去奋斗,去奋进,去争取力量,最终改善社会。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此时的科幻小说大多以传授思想为主,而科幻作者并非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或专业的科幻作家,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从大众媒体上得到一些科学术语或肤浅的介绍,并引用这种薄弱的科学知识作为科幻推理的基础;这就导致了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往往是对科技成果的直接幻想,回避对科学原理的解释,甚至发明一些科学理论作为个人科幻推理的基础。

从民国时期到建国前,中国科幻的创作环境没有突破,科幻的创作仍然是一种偶然的个人行为。五四时期倡导的“科学”思潮未能直接推动科幻小说的发展,但为中国的科学文学创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到了30年代,各种科学文学形式开始尝试创作,科幻小说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对科幻的强烈西化和严谨态度成为这一阶段科幻的特点之一。政治改革的寄托,民族意识的觉醒,封建迷信的破除,科学应用的反思也大量体现。在此期间,抗日战争和内战延缓了科幻小说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科学环境的成熟,以顾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具备了更加扎实的科学素养,他们的科幻小说创作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科学推理都更加准确、合理、严谨、细致。

顾曾强调“如何避免误解科幻小说中的幻想成分,尤其是科幻小说中的幻想成分,是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就如何构思科幻小说做出呼吁,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科幻小说的存在价值。这期间赋予科幻小说的科普目的并没有改变,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的区别也没有区分,科幻小说的文学性也没有真正实现。

无论如何,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发展受到了西方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比如月亮部族小说模仿《气球上的五个星期》,《和平之梦》接近凡尔纳的风格,《猫城记》充满威尔斯的意味,《新法洛的谭先生》甚至继承了《法洛的谭先生》的名字。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品有:《月亮部族小说》、《猫城记》、《和平之梦》、《铁鱼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