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为佛是怎么回事?

《老子化胡经》,西晋惠帝时(公元290─306),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造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以谤佛法」。後陆续增广改编为十卷,成为道教徒攻击佛教的依据之一,借此提高道教地位於佛教之上。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间的激烈冲突,唐高宗、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下令焚毁《道藏》伪经,第一种即为《化胡经》,从此亡佚,故明《正统道藏》不存。清末敦煌发现此书唐写本残卷,有的作《老子西升化胡经》(伯2007),有的作《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斯2081),系同书异名。今英、法等国所藏敦煌《化胡经》残卷,当系十卷本,非王浮原书。

《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罽宾国、大夏国、高附国、天竺国皆并属大月氏。临儿国,浮屠经(佛经)云其国王生浮屠(Buddha)。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Suddhodana),母云莫邪(Maya)。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另《后汉书》载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了佛骨舍利多枚。有人认为这些舍利明显不是来源于同一个体,提示历史上(释迦牟尼)佛可能不止一位,这或许可与《三国志 魏书》“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的说法相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