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块钱怎么可能一天赚200块?
关于金融投资:
大家一定听说过投资中的“二八”理论,意思是20%的人赚了80%的利润,你一定不愿意成为被套牢的那80%。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可以说是一个残酷的市场,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资金和信息优势,想要盈利并不容易。所以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投资?”在这里,我推荐投资者基金这种理财投资产品。无论你是没什么经验没什么资本的年轻打工者,还是没时间理财的资深散户,通过基金,你都将有机会获得与机构法人、大户平等的获利机会。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投资工具可供个人投资者选择,除了股票和基金,还有各种债券和保本投资工具。但是对于只有几万元甚至不到一万元的人来说,投资股票和一些新的投资工具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最低投资门槛非常高。股票也是如此。如果你投资2万到3万元买股票,你会幸运地买到一只蓝筹股。如果想分散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不能花两三万买几十只股票来分散投资!
每个投资者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专长。与其绞尽脑汁分析市场,不如把钱放在专业投资团队管理的优秀基金上。这是“没钱的人”积累资产的第一步。
第二步,做好资产配置。你可以遵循100的原则,100减去你的年龄就是你应该投资于更激进的投资工具的比例,比如偏股型基金。比如你现在40岁,你投资偏股型基金或股票的比例可以占到你投资金额的60%,剩下的40%应该投资稳健的投资工具,比如定期存款、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当然,这个原则是比较普遍和初始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市场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根据这些情况不断调整资产配置。
第三步,想办法及时买卖。网上交易基金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很多投资者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基金净值随着大盘跌到了自己的买入价,却忙于工作,错过了投资机会。现在只要在基金公司网站上开通网上交易,设置好申购或赎回的条件,就可以让电脑帮你监控。只要条件成立,就可以自动执行您设置的申购/赎回指令,从而抓住每一次难得的市场机会。
第四步,“没钱的人”投资基金不一定能一次投很多钱,所以用定期定额可能是最合适的。定期定额起点低,每期最低投资仅500元。另外,定期定额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有分散时间点的作用。市场差的时候,你会多买基金份额。市场好的时候,可能会少买基金份额。总体来说,收益率可能高于一次性投资,有机会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同样,您也可以使用基金电子交易轻松实现定期定额业务的设置和操作。
希望所有“没钱的人”都能通过成功的理财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个朋友,好久不见,觉得有三五年了,突然进来给我打电话,让我请他吃一个鲍鱼,还是日本产的三头鲍鱼。他问原因,回答说:“国内经济发展很快,a股市场突飞猛进。我哥不赚钱都难。”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股市屡创新高,令人震惊。比如上证综指从2005年年中的不到1000点飙升到6000多点。两年多的时间,涨了6倍,深成指的数字也不算太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他资产的价格也在飙升。许多大城市的房价在几年内翻了一番。随着国内股市、楼市的持续繁荣,大街小巷的百姓,无论是有钱有势的,还是典当的,都经常谈论股票、经典、投资回报。甚至有人谈到了投资的复利效应。按照今天投资的年投资收益1万,30年后就是66万,25%年收益超过800万。他们对另一个巴菲特的诞生感到兴奋。
其中难免有人黯然神伤,摇头叹息。因为缺钱,没有更多的闲钱去投资,所以认为错过了投资机会。这里的人大多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多少积蓄,只好看着火热的投资市场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果有人告诉你,即使没钱也可以投资,甚至会有不错的回报。你可以一笑置之,不同意。然而,这是事实,不是谜。
首先,我们需要概括资本和收入的概念。收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币,纸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作为交换媒介,交换人们最终需要的各种商品,购买人们需要的各种服务。正如现代投资理论的创始人、伟大的经济学家埃尔文·费雪所说:“钱在花掉之前是没有用的。最后的工资不是用钱支付的,而是用钱买来的享受。只有当我们用股息支票购买食物、衣服或汽车,然后享用它们时,股息支票才成为最终收入。”
换句话说,那些带给我们真正享受的东西,是让人手指一动的美食,是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房子,是舒适的衣服,是秀美的山川,是优美的音乐。这些东西,或者能满足我们的胃口,或者能开阔我们的眼界,让人享受视觉和听觉,这才是真正的收入。而你现在拥有的资本,就是未来这些收入的贴现。我们今天买股票、期货、债券、投资楼市、商铺,说到底,都是为了换取这些直接收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明白,能给我们带来收入的东西,并不一定需要用大量的金钱来换取。甚至有人说,这里面有些东西是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
别墅轿车、奢侈品、奢侈品很容易得到,但是真挚的友情、幸福的家庭、优美的音乐、华丽的物品,仅仅靠金钱是很难得到的。而这些东西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步入社会后手头缺钱的年轻人,可以重点考虑这些事情。
比如,在别人花大量时间选股买基金的时候,你可以好好学习,多读多写,学好英语。而学好一门语言的回报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因为他们会在生活中看到。精通英语的可以做翻译,做专业老师,收入不菲。即使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只要达到一个流利的程度,作为职业辅助,在外企找一份工作,把现在的收入翻一倍,也不是什么难事。我们也要知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再学一门语言,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中国人也是如此。每天花点时间学点古诗词古文也有类似的回报。用股票行话来说,一种语言其实是非常好的潜力股,适合长期投资。坚持下去,回报自然高。
选择更多,还可以学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专心静下心来,多读好书;交几个朋友,喝杯茶,聊聊前世今生。这些都是真正的投资,主要是花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类似于投资艺术,你也同时获得了收益:越来越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中的高贵和典雅,欣赏到古典音乐中的美妙旋律,时不时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西窗剪烛,感到惊喜和快乐,感受到知识交流和友谊的可贵。
所以,与其抱怨贫穷,不如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投资。他们可以让你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上一层楼,而这些素质和能力在自由市场下会有实实在在的回报。而且,时代和社会越开放、越文明,知识和艺术的回报率就会越高。
理财一天一元。
在金融市场上,理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总会有回报。即使你常年数学不及格,或者你对数字非常不敏感,甚至一看到财务报表就头晕目眩——但如果你今天就要开始个人理财规划,我还有一个办法:一天一元。
很多朋友问我:不工作没饭吃,不理财就不会饿肚子吧?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这里简单算一下:如果有一个30岁的叔叔和一个零岁的孩子,这样一个三口之家,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到他60岁退休的漫长的30年里,要满足这个家庭的基本需求需要多少钱?
一家三口,大家每天吃饭外加各种开销。一个月3000元应该是最基本的,大概需要1.08万元,这是毋庸置疑的。
首付20万,共计80万——在北京,这是很便宜的房子,只能买六环外的地方;
买车的话,30岁到退休至少买两辆,花30万。加上每年的车险、汽油等费用,共计70万元;
按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标准,再养一个孩子,不包括将来出国留学,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40万元。
也就是差不多300万。我们要赡养父母,包括四位老人...目前业内公认的数字是480万元。如果仅仅依靠你每月的工资收入,按照目前家庭月收入654.38+0万元来看,应该不是很低,所以它需要——如果你赚够480万元,刚好30年。60岁以后的生活呢?
这就是理财的意义。如果不做好理财规划,不仅你的财富有一天会离你而去,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实现。
所谓理财,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一个全面的财务管理,首先关注的是资金和资本。理财和投资不能划等号。最让我感触的是,很多相对专业的媒体往往有一个概念并不明确——更多的人把理财说成投资,什么样的投资比较好——其实“投资”并不是真正的理财规划。
草率的投资行为有时候更像是赌博:赢了,你的目标就达到了;如果不行呢?人生只有两种情况——或者你没有财富;或者你被财富击倒。真正的家庭理财,首先要落实的是保证资金安全。只有实现财务安全,才能满足其他财务需求,最终追求财务自由,才能享受现实生活的快乐。
全面的财务规划是一个巨大的话题。简单来说,完善的理财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定理财目标;其次,管理资产和债务;然后进行家庭风险管理;然后是投资项目的组合;还包括合理避税,良好的财富转移计划等等。
理财的道理也很简单:在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道理是资本总会有回报。只要你有剩余资产,经过合理的操作和规划,你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新增资金。另一方面,如果你花的钱比你赚的多,你的财务状况的最终结果将是可怕的。如果你现在不能有效约束自己,或者开始减少债务,理财规划是不可能的。
即使你常年数学不及格,或者你对数字非常不敏感,甚至一看到财务报表就头晕目眩——但如果你今天就要开始个人理财规划,我还有一个办法:一天一元。
每天存一元钱,我不相信有人做不到——这么小的投入,依然可以取得惊人的理财成果。假设年收益率是10%,一个零岁的孩子,每天给他存一元钱,永远放在那里,或者买一些比较好的基金产品。如果年收益率能达到10%,计算出孩子60岁后,需要退休时,这笔钱就变成了200万元。
其实这个理财规则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收益率是4%,那么18年你的资产会翻倍。也就是说,29岁时手里的654.38+万元,到了47岁就变成了40万元;如果收益率能提高到12%,6年后你的资金会翻倍。不过这里有个前提:第一,你要保证每年有这样的收入;第二,你不能在任何一年动用这笔资金。
前段时间总听说有人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把所有资产都押在上面做投资——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你不能保证这笔钱不会用很久,但是如果你做一个有效的计划,拿出合理的资金,是可以实现的。
理财需要从守钱开始,没钱也要学会理财。
学校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月收入只有2800元,但并没有缩减开支。我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为未知的明天攒钱对我来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钱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尤其是遇到女朋友之后。出去吃个馆子,看个电影,再购物,一周就是几百块。于是我成了典型的“月光族”。
坦白说,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奢侈,很多费用在我看来都属于必要范畴。前几个月经常提前半个月花光一个月的工资。下半月用信用卡透支下个月的工资,已经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直到去年,我下定决心,最后两年和女朋友结婚。虽然父母已经为我结婚买了房,但是女朋友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希望婚后能买辆车。当然,我们也打算要孩子。于是,朋友和家人都开始催我存点钱,理财。
以前我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我从来没想过穷人也要理财。女朋友劝我:“先从简单的储蓄开始吧。”她甚至主动提出以后少在外面吃饭,少买东西,让我很感动。为了不辜负她,我下定决心先把节约过了。
我开始培养记账的习惯。我发现这对于控制我的开销,防止钱“不知不觉地流走”很有帮助。当然,我也不想苛责自己,所以我先给自己定了一个简单的目标,就是把800元存到每月至少1000元。
其实我是受了网上一篇文章的启发,这篇文章充分证明了“积沙成塔”的神奇:如果有人愿意仔细算一算,会发现,如果一个人从30岁开始,每个月存入500元,按照现在的银行存款利率,合理存款,到60岁,大概就有40万了;即使只持续10年,到40岁也是210000;存20年,存到50岁,32万左右。这个计算真的很惊人!
我不禁想通了,如果我能尽快把“存钱”做好,把钱存起来,那就意味着我以后可以靠攒下的钱舒舒服服地养老了,这在平时只需要一点点毅力。
所以我从去年开始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人生储蓄计划。我去银行开了一个特别账户。我每个月拿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先存500块。为了防止以后出现不测,我把存款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以保证在出现意外需求时,可以随时提取到期资金。
目前我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在股市打拼,因为这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想每个月投资200元在基金里,争取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率。当然,我知道基金有风险,所以不想投入太多。先用200元试水,比较符合我个人的风险偏好。
总之,这一年来,我越来越认识到,穷人还是要理财,早点存钱;越早做,未来收益越大。我要感谢我女朋友对我的支持。她还说我比过去更成熟了,我觉得我们的爱情是随着财富一起成长的!
用别人的钱赚钱巴菲特赚钱的游戏是这样玩的。
“生活就像一个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坡。”巴菲特在传记中总结的这一理念,已经超出了财富的范畴,成为他人生的写照。
作者从解读犹太民族独特的财富观入手,回顾了巴菲特家族的历史,用大量成功人士的故事和犹太人关于财富的寓言说明了巴菲特滚雪球必须遵循的财富原则,同时也给出了运用这些原则积累财富的操作方法和模式。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雪球”和“长坡”。
在沃伦·巴菲特77岁生日的时候,他仍然期待着结识新朋友,完成更多投资,继续出谋划策。因为未知的世界是无限的,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刚刚起步。“生活就像一个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够的湿雪和长坡。”
“湿雪”是指财富在滚动过程中能够被周围吸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资源。比如保险的浮动存款和长期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投资者;“湿雪”也可以是一个拥有非凡知识和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这些“湿雪”是巴菲特成功的最重要因素。“长坡”是必要条件,好的公司就是这样的渠道。一个好的企业,在流经渠道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财富的不断增值。一个好的渠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首先,要足够长。投资者应该选择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其次,跑道要尽量平坦(企业的经营业绩要持续稳定增长),不能大起大落,路太颠簸,谁都受不了;再次,能挤进去的雪球不能太多,否则频繁撞车后,你的雪球跑到终点的可能性很小;最后,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雪球逐渐滚起来。
投资赚钱的七大技巧。
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能听天由命,对此无能为力;你无法控制投资市场,但你可以选择成功的投资策略:选择投资品种,合理搭配。
秘诀一:投资不是在海边捡贝壳。
我们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很盲目,缺乏针对性,就像在海边捡贝壳一样。有一天,我们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一只很好的股票,所以我们买了它。第二天,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一只不错的股票,又买了回来——就像捡了很多壳一样,各种股票一堆:杂乱无章,毫无章法,我们也不在乎这个投资组合是否合理。
合理的投资方法是:先选择投资组合,再进行个人投资。先选择一些不同的投资品种,然后根据这些品种出去寻找具体的投资标的。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即使你的部分投资出现亏损,其他部分也不会受其影响,甚至还能获得收益。
技巧二:不要买昨天的热货。
过去受欢迎的品种不能保证你未来的收益。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把大量资金堆积到短时间内创造了市场神话的股票和基金上。短期的超额收益往往是不可持续的,这意味着坐高空飞机的投资者往往摔得鼻青脸肿。
即使你对这样一只股票做了精密的分析,认为它还有潜力可挖,你也只能把它作为你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如果你错过了,那只是部分损失。
技巧三:不要低估投资成本。
在股票交易中,大部分人并不太在意每次0.5%的交易费,这相对于每年20%的资金回报率或者近几年赚到的大量资金来说,是个小数目。
但这种想法显然忽略了投资成本的长期效应。经纪人的佣金只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他们也可能从自己股票上涨的差价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或者为你买卖股票时赚取差价。这个差价就是你额外支付的费用。一般来说,每次买卖股票,只有半个百分点,甚至还不到这个。但如果你交易频繁,金额大,久而久之,这半个百分点就会变成两个百分点、三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个百分点,最终会吃掉你投资收益的很大一部分。
为了计算交易成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如果把美国所有存活至少十年以上的较大股票型基金都挑出来,就会得到一个惊人的结果:交易成本最低的基金的年交易量竟然超过交易成本最高的基金1.8% ~ 2.3%。如果你觉得这个差别微不足道,我们不妨做一个具体的比较:如果你投资5万美元,年收益率从8%提高到10%,十年后你将获得265438美元+074 L(税前利润)。
秘诀4:避免死抱着不放,准备好了就接受。
如果你买两只股票:一只涨了25%,一只跌了25%,你会怎么办?如果是普通投资者,一般会卖出赚钱的股票。
在研究了近七年的交易模式后,加州大学金融学教授Trance Auden发现,一半的投资者会卖掉他们从中赚钱的股票。此后,他将卖出的获利股和吴手里的亏损股做了对比,发现两年后,获利股和亏损股相互抵消,收益率只有3.5%。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卖出盈利的股票,却对亏损的股票犹豫不决?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想割肉。一旦一只股票掉到水里,我们通常会尽力接住它,而不是在它死之前把它扔掉。但别忘了一个事实,亚马逊的股票在2000年初定价为每股70美元,现在只有15美元。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回到70美元的价格。
提示5:找出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结果与预期相反是很常见的。当我们应该谨慎的时候,我们经常放松警惕。比如2000年初,纳斯达克指数相对于1998上涨了84%。投资者普遍觉得牛市格局已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股市大涨并打开巨大上涨空间后,其崩盘的概率是最高的,因为各大公司已经在高位悄然出货。
警报声在耳边嗡嗡作响,我们为什么还要投身股市?原因之一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熊市了,忘记了牛熊周期是必然规律。
技巧六:弄清新闻的真相。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安德森(Paul anderson)将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仅根据当前价格信息买卖股票,另一类是在掌握相关价格信息并观看媒体对股价波动原因的分析后进行交易。当股价飙升时,保罗·安德森发现,那些根据媒体信息对股票进行投机的人获得了那些没有获得任何信息的人的一半收入。
为什么没有来源的群体赚得更多?保罗·安德森(Paul anderson)从理论上解释:我们得到的几乎所有消息都是关于一只股票的走势预测,所以当一只股票的价格在媒体的渲染下上涨时(看起来预测非常准确),我们买入;相反,当股价下跌,媒体悲观时,我们卖出。很多投资者就是按照这种操作思路买卖股票,导致股价非理性的上涨或下跌。
正确的操作方式:重视新闻,但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行动。对任何新闻源都应该采取“只看不动”的策略,直到了解新闻的真相。
秘诀7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从1995到1999,S & P500指数每年能给投资者带来26%的收益。随着股市的长期乐观,人们很容易盲目乐观地认为牛市会持续很长时间。1999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个人投资者普遍认为未来十年将为他们带来19%的收益——几乎是0975年11%平均收益率的两倍。最近股市的持续下跌会减少人们的收入。负责制定财务计划的经济学家安东尼·奥格云(Anthony Ogyun)说:“我认为人们的期望还是有点过高,还没有降到合理的水平。除非市场彻底让人寒心,才能理性面对现实,理性往往是短暂的。”
如果你的预期收益目标不能实现,你可能会搞风险投资,买IPO之类的估值过高的股票,希望能在短时间内给你带来适度的收益。如果错过了,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连11%的年平均收益率都泡汤了。
如果你设定了一个现实的收入目标,你就越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要你的预期设定合理,虽然没有完全满足你的愿望,但至少可以保证你得到回报。
如果收益率超过预期目标,你不妨把它当作额外的奖金。有了它,你可以去海边度假,这样你就可以不穿裤腿光着脚走在沙滩上,从大海里捡五颜六色的贝壳当礼物。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