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平凡的世界》的思考

大概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我就看过这套书了。当时可能是人生阅历太浅,可能是学生时代学习任务重,所以把书都吞了,也可能只是挑了书上一些相对吸引人的章节看。在这次重读之前,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多难忘的印象。我依稀记得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悲剧非常感人。

这一次,因为女儿想看《悲惨世界》,我想起了这本卷帙浩繁的《平凡的世界》。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重温路遥先生写的一百多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心情都很沉重。读故事的时候,各行各业的人历历在目,黄土高原上的普通人,希望的田野。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哀叹人物命运。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升华。作为平凡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员,我从书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爱情的神圣和神奇,人性的善良和真诚,人格的自尊和自强,生活的艰辛和曲折,生活的平凡和珍贵,劳动人民的可爱和伟大。...

好久没打开电脑写东西了。不得不说,这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它像雷一样震撼着我,因为我对这部小说充满了思考,折磨着我的灵魂。好几天没睡好,忍不住写下自己的感受。《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想让我的孩子读的书。这部小说带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沉重。在黄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人在黄土地上与命运抗争,流血流汗,痛哭流涕...我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衣食无忧,有些人为了吃饱穿暖已经尽力了,生活无疑是沉重的...还有,完美的田晓霞被洪水冲走,痴情的李向前被截肢,单纯可爱的何秀莲得了肺癌,善良坚强的邵平被毁容,田福军的妻子艾云被拘留...

我喜欢小说第一段的开篇“黄土高原寒冷漫长的冬天似乎已经过去,但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在这里”!这句话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冷、长、暖、春……无疑,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几分钟看完第一章,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下意识地给女儿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平在高中时悲惨的进食经历。A、B、C的白、黄、黑馒头,白面膜玉米面膜高粱被戏称为欧亚非的故事…

80后虽然也经历过穷学生生活,但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人这么穷。孙少平的自尊心使他总是避免成为同学中最后一个拿到他的两个黑馒头的人。饿了要吃的时候,他赶紧把盆底混着雨水的剩菜汤舀到碗里。他闭上眼睛,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的饥渴和自尊让我心疼的泪流满面。我无法想象他的贫穷,连孩子都无法想象。那几天,我连一口饭都不敢浪费。我觉得浪费一口是大罪。“想一粥一饭都难。”我知道这对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启发和教育的机会。我家那些没吃没穿的孩子,就是缺少这样的贫困教育。以至于周末带孩子出去改善生活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对他们说,你知道这个大虾在孙少平能待几天吗?“纵欲过度,铺张浪费,罪大恶极”成了我在饭桌上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而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给孩子们讲书中有趣、感人、讽刺的故事情节时,他们也开始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女儿捡到了这本书,儿子好像一直让我讲…

这本书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让我感触颇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读书。

读书使人强大,思想升华,人格高尚,教会人爱自己爱他,利己利他。"厚厚的外衣包裹了他的事业,他充满了诗歌和书籍."可以说,没有书,就没有后来的孙少平。孙少平上学时处于艰难而尴尬的社会底层,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读书。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他在充满苦难的平凡生活中饥寒交迫,读书并没有让他消沉、堕落、绝望。无论他处于什么阶段,如学生时代、劳动者生涯和炭工生涯,邵平总是与他的精神家园一起工作。他决不愿意过如此贫困的生活。他对精神世界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认为自己是个高尚的人。他尊重自己和他人,从不粗心地对待任何人...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立志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一个绅士把他的武器藏在他的身体里,等待时机再行动”,孙少平就是这样做的。自从高中接触书籍后,他从未离开过书籍。他爱书如命,默默读书,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是书的窗口让他看外面的世界。正是因为他离开了小山村,上了高中,读了书,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流浪到很远的地方。

?书中描述:“他不可能愿意一辈子安静地生活在村子里。他总觉得远处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他一直梦想着去旅行。””他意识到,如果你想走,就必须赶快走!否则,他可能会失去机会和勇气,那个梦想将永远成为梦想。既然他还年轻,为什么不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哪怕流浪一次,回到双水村,也可以用生命慰藉自己。如果几年后他不得不成家,他的手脚将永远被束缚在这座‘高加索山’上!”其实他是一个冷静但不浮躁的人,不怕吃苦,却有着堂吉诃德式的浪漫情怀。正是因为读书,他内心的欲望被唤醒,他整日挣扎在小山村里度过青春。最终,他决定独自勇敢面对这个世界。是这本书给了他勇气和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意识。

在读书这件事上,田晓霞是孙少平的思想导师和指导者。当一个人的心智不够强大,无法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他需要依靠另一个在心智上比自己强大的人。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都需要得到比他当时所知道的更好的建议。田晓霞曾对高中毕业回家务农的孙少平说:“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学习。我害怕几年后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你说的都是吃;肩上挎着钱包,看着在街上买便宜的猪宝宝;为了几根柴火或者一个鸡蛋和邻居打架。我不刷牙,书都在撕粮囤……”刚开始看这种让人吃米饭的描述,我忍不住笑了。笑过之后,我开始清醒地自省。如果我不学习,人很容易懈怠堕落,又有多少女人成了身材走样,眼神呆滞盯着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

诚然,漂泊远方,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和激荡。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勇气和胆量一个人环游世界!孤独、恐慌和无助,无根浮萍的漂泊感、饥饿感、吃风喝露感,以及对屈辱和痛苦的恐惧,让很多人老老实实地待在舒适区,不敢动弹...这让我想起了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和无数北漂的新城乡亲...在整部小说中,这位孤独自尊、心地善良、不屈不挠、意志坚定的邵平总是竭尽全力与命运抗争。他,一个平凡而高尚的灵魂,让我服气,佩服,佩服,又惭愧。从孙少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骨子里的力量,言行中的教养,交往中的包容,内心的善良。为了让这个人不那么扁平,我也想让我的孩子认真读这套书。

2.关于爱情。

什么是真爱?

金钱、荣誉、地位和真爱无关——从来都是如此!向前爱润叶...这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的爱!

秀莲对少安的爱...这和地球一样深邃包容!金波对藏族女孩的爱...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虚幻而浪漫的爱情!

润生对郝红梅的爱...这是一种由慈悲升华出来的爱!

田晓霞对邵平的爱...是相互理解,超越阶级的至高无上的爱!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既不是占有,也不是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得到满足。爱情是温暖而美好的,它有着惊人的能量。有了爱,邵平就有了战胜一切逆境的斗志和勇气。田晓霞的爱使邵平更加勇敢地面对惨淡的人生和不幸的命运。田晓霞请求邵平原谅生活中所有的魔法。

田晓霞,一个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女孩,是独一无二的。她天生具有冒险精神和激情。她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进取心。她见多识广,心胸开阔。她决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她钦佩邵平对生活的态度。她欣赏邵平的男子气概,并被他迷住了。她惊叹于他不忍直视的高难度动作,她被他直面苦难的骄傲所压倒。她认为只有对生活有更深刻理解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什么是男人?男人就是战胜不了困难的男人!

虽然他们在家庭和社会地位上相距甚远,但他们确实是灵魂伴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比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谐更珍贵的呢?并不是家庭、职业、社会地位等条件相近的人就可以彼此更亲近。

田晓霞就像一束光,他灿烂的笑脸激励着邵平高昂的斗志。她也鼓励和启发邵平一步一步走向优秀和完美。小霞是邵平心中的女神。他甚至为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请小霞吃了一顿饭而欢呼。他觉得即使自己一生郁郁寡欢,在人生的历程中还是有值得骄傲和怀念的地方。对邵平来说,生活中的苦难像星星一样多,而小霞就像太阳。她一出现,星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美女总是指引着人们前进。

书中有一段感人的描述:“直到现在,邵平仍然不敢相信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第一次拥抱了一个女孩,吻了她。他尝到了爱情的甘露。他的青春出现了云卷云舒的光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从此以后,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他都可以自豪地说: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白活。”他陶醉在这样童话般的甜蜜中,幸福得忘乎所以。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关心和爱着是多么美好啊…初尝爱情滋味的邵平全心全意地为自己和小霞的两年约会做准备…

邵平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他总是处于幸福与不幸的矛盾之中。他内心有更深的痛苦。他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因为他和小霞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他总是反复思考,甚至怀疑他与小霞的爱情能否长久。看起来他的幸福就在眼前,其实还很远。像海市蜃楼一样,一种无法释放、无法把握的难言之味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见面时他是多么甜蜜幸福,离别时又是多么苦涩痛苦。怀疑归怀疑,但他永远是一个不懈追求生活的人,不敢奢望生活有太多的回报和爱,理性面对现实。无论命运如何无情,他依然努力,积极进取。对于人生的理想,他充满了虔诚和热情…

当光芒四射的田晓霞像仙女一样悄悄降临在邵平工作的黑色王国大亚湾时,邵平就像一个刚从地狱爬出来的幽灵。他的脸被煤熏黑了,他的眼睛因为难以形容的幸福和激动而被泪水染红了。他又一次看到了他心爱的梦幻女孩…

他们热烈拥抱,泪水先流,沉默是最丰富的表达。

“没有爱,人们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爱,它化荒凉为繁华,化平庸为伟大;让死者复活,生者发光。即使爱情是无尽的苦难,无尽的折磨,严寒如霜,炙热如火,但爱情对身心健康的男女来说总是那么自然,同时又让我们觉得新奇、神秘、不可思议……”

有了爱的力量,孙少平的世界不再是无尽的黑暗,即使没有月亮,我的心也是光明的…

另外,我也被剧中人物对完美爱情的不懈追求深深震撼。“人为了爱情和幸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金波为那个难以捉摸的藏族姑娘跋涉千里。...

为了爱情敢于公开与丈夫吴分道扬镳。...

田润叶一直为爱人过着名义上的婚姻生活。...

孙为了探访鬼夫王满银的烂家,不辞辛苦,从未改变初衷。...

金秀为了完美情人,敢于和研究生顾分手,追求普通的掘炭者…

不管最后如何,他们对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无怨无悔。他们都很勇敢!可敬可佩

3.关于善良。

正直善良让人充满温暖和爱。《平凡的世界》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善良和大爱…

孙少平是一个普通人,但普通并不意味着庸俗。相反,他在最普通的事物中表现出个性的伟大:

上高中时,在关键时刻跳入洪水中,去救奄奄一息的跛脚女孩后。尽管后于颖经常刁难孙少平,让他难堪,让别人嘲笑他,但他仍然保持着做人的本色。无论贫富,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他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郝红梅,高中同学,是孙少平的初恋情人。后来,红梅同情顾,让痛苦了好一阵子。毕业时,郝红梅因为没钱买手帕回赠同学的毕业礼物,当场被抓到偷手帕。当孙少平得知她以德报怨时,她第一时间站出来为红梅说话,挽救了她的名誉甚至生命。对于初恋情人的麻烦,孙少平没有袖手旁观,落魄的时候也没有倒下,这是骨子里的善良;

毕业后,当他做包工头时,他看到包工头欺负女孩小翠,孙少平和他打了起来。他还把几个月辛苦工作挣来的100元给了农村姑娘小翠,意图让她脱离包工头的魔掌,于是他失去了一个难得的打工机会,回到了一个不成文的原点。当他再次看到那个麻木、堕落、对街上的情况漠不关心的女孩时,他怒不可遏...他对女孩的不幸感到愤怒,但他仍然没有视而不见。他和小霞利用报纸让这个傲慢粗俗的承包商得到了他应得的惩罚。

在大亚湾煤矿,孙少平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悄悄安慰慧英和明明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伟大的爱和仁慈无处不在…

心若善良,步步发光。当然,他也是命运之神的宠儿。他的善良又回到了自己身上,走到哪里都有人照顾,有人喜欢,有人欣赏。确实是这心里的福分,没地方住。有情人终成眷属,人性的善良才能赢得温暖、欣赏和尊重。

关于善良,不得不提书中的另一个女人,田润叶。田润叶的心属于邵平的哥哥孙少安,最终她同意嫁给向前,是因为她盲目的善良和感激,是因为她第二个父亲在工作上的支持,也是因为她的冲动,她和向前都步入了痛苦的深渊。围城里,一个不会爱,一个逃不掉,在日复一日的痛苦中浪费青春和激情。对于润叶来说,寻找快乐不容易,摆脱苦难也不容易。很大程度上,她没有勇气去坚决改变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围着她的精神屏障越来越厚,她的灵魂在这无形的盔甲里越来越没有抵抗力…

对于女人来说,如果不喜欢一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既不左也不右,往前走无疑是可怜的。然而命运来了个360度大转弯,她在一场车祸中被截肢。Moin Ye的人性、人类感情和人类善良在她身上复活了。不得不说,她在这件事的刺激下成熟了,她变成了一个安静、悠远、深刻的女人。他勇敢地承担起一个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回到前进的身边照顾他鼓励她,给她努力寻找的东西,让她重拾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润叶的善良和担当显示了她是一个多么好的女人。

4.关于劳动。

勤奋导致缺粮。劳动创造幸福。

孙少平不能忍受错过煤矿的一天工作。他在繁重的劳动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劳动带来的充实和不劳动带来的空虚,在他居住的山洞里相互辉映。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变得强大。半年后,孙少平用自己的劳动“掠夺”了其他几位室友的财富。他成了征服者,不仅失去了财产,也失去了精神职业。实际上,孙少平成了这个宿舍的领导。劳动永远是孙少平治疗精神创伤的良药。

在书中,我也多次讲到双水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亚湾矿工在黑王国挖煤的劳动场景,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以前对劳动的看法很肤浅,总觉得穿光鲜亮丽的衣服,做体面高薪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其实劳动有高低贵贱,不管是苦力还是白领,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劳动产品?

?5.关于青春。

青春无限美好。青春无所畏惧。青春是灵活的,有韧性的。

邵平没有坐等他的血压下降,因为在体检期间他是如此健康和强壮。他花光了所有的五元钱走后门,恳求给他量血压的医生再给他一次机会。我想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永远不会屈服。他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然而,为了生存,他挣扎着放下一个男人的自尊…

思维是个问题;行动是答案。当他尽力完成某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他。他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木炭挖掘者。煤矿工人,一个需要吃苦耐劳、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牺牲的职业,这不是一份弱者的工作,这是一份吃钢咬铁的男人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敢回避,但孙少平为这样的工作尽力了…

邵平的哥哥和嫂子邵安夫妇,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对典型的年轻人。他们夫妻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中没有被打败。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上演了一场青春与梦想的命运交响曲,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他们在充满希望的黄土高原上洒下青春和汗水,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为村里建立小学,造福子孙后代……

他们的青春无悔,光芒万丈!

6.关于家庭纽带。

书中有一章是关于兰花母子急切等待王满银12月30日回家过年的描写。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永远是父亲,他们想念他,爱他。当母子俩在寒风中等待从湟源开来的班车,却没有王满银的时候,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母子俩痛哭流涕...无论父亲有多无能,淫荡的本性有多恶心,他们依然没有抛弃他,他们日日夜夜期待着他的归来。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回想当年,舅舅在世的时候,据说每到腊月,舅舅也是天天到新城的大街上等包车从北京回来。他日日夜夜盼着,希望父母回来,陪他过团圆年。然而,希望落空了。那年大年初一,舅舅没有像往年一样,煮一锅满满的猪肉,蒸几锅馒头。他在寒冷和孤独中独自度过了除夕,但第二天早上他死于车祸...至今我还记得大年初一爸妈从北京回来油田接我的那个晚上,我和爸爸在回新城的车上哭了。我仍然记得我走进我叔叔家时看到的一切。元旦前夕,他没有生火。锅里没有炖肉,只有稀疏的烟火散落在院子里...多年来,每次想起都会泪流满面,这永远是父母心中的痛。亲情在不断放弃…

孙家有一位年迈的奶奶,全家人都无私地孝敬这位老人。邵平周末拿着田润业给的零钱第一时间给奶奶买了止痛药,而奶奶数了十几年的药丸,白色的药丸变成了黑色的药丸;邵安有机会去赶集的时候,先给奶奶买了糯米饭。全家人都不能吃白色口罩,包括他的孙子。秀莲心疼老公给了邵安两个白口罩,第一次却被邵安打了...这个家庭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基本的孝道,难能可贵,感人至深!

7.关于苦难。

书中有一段邵平的《苦难论》,我深表赞同。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在社会底层挣扎,为几个可怜的美元而受苦,但他热爱自己的苦难。他认为事业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他坚信,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自己酿造的生命之蜜会比轻易带来的更美味。谁说不是?钢铁般的意志需要苦难来磨炼。他没有在灵魂深处低估自己。他感激苦难。

高中毕业教师生涯结束后,邵平本可以在哥哥的砖厂无忧无虑地工作,却带着悲壮的激情,选择了一条充满苦难的荆棘之路:独自闯世界,在最艰难的道路上为生命而战。独立生活,独立思考,他的精神境界没有被小农意识的汪洋大海淹没,也没有放弃主要的精神追求,正是这一点让他与众不同。面对苦难,只要精神不衰退,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活在世上有多少幸福,又有多少苦难!人生不能等别人来安排,你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管结果是喜是悲,你总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这个认识,你就会珍惜生命,不会愤世嫉俗;同时也会给人本身注入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金波当兵发生感情悲剧后,读书少了,心平气和做他的临时工,拼命背邮包,既不自卑,也不抱怨命运。这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治疗苦难和痛苦的方法。

8.珍惜,感恩,善良,知足。

?“时间总是悄悄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心情沉重,有些人因为闲而活得压抑。”

回想过去,我是一个幸运的存在。从小到大,有人疼有人爱我。我没受太多苦。小时候,父母替我挑重担。我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有学有书读。结婚后,没有物质上的牵挂,还有人爱我。最重要的是上帝给了我一对可爱的孩子。我感谢生命的礼物,我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

我很幸福,父母很健康,爱人很体贴,孩子有甜甜的笑容,我的生活简单平和淡泊……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哪怕再平凡,美好也如初见……

我知道,一切美好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它源于灵魂的丰富和大度,而不是皮囊的光彩。活得漂亮才是真的漂亮。有了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优雅的谈吐,一颗充满爱的心,你就可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简单、快乐、芬芳地生活。

兰花生于山谷,不是没有人,而是不香。我渴望时间为我停留。我要毫无保留地做自己,用心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与世界的其余部分竞争,自由绽放,优雅独立,飘散在空气中的香味,开辟另一种风格…

你愿意成为我吗?风景,爱情,人生都在这一刻,这一生就是路…

君子不忧不惧。他愿意努力一辈子,被爱一辈子,自由认真,温柔恬静,内心丰富,做一个温暖的太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得不到的就放下什么,长命百岁,不慌不忙…

《平凡的世界》太不平凡了,我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涵盖的,但它真的值得每一个快乐或不快乐的人去读。我用百岁作家江洋的话结束了我的阅读:

?“我们曾那么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头来才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是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我们是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终于意识到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江洋《百年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