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想自杀的朋友?送他一本圣经。
他的家庭关系比较冷漠。最近才知道自己心情不好,抑郁。他被告知在该看医生的时候去看医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问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有什么建议。
我说,如果他想死,没人能阻止他。如果你不想死,你会找到你的路。如果非要我提个建议,我的建议是送他一本圣经。
如果你不了解我,你可能会觉得我的回答很不负责任。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1,真正想自杀的人,一般不会让人知道,悄悄行动。人会知道自己想自杀,但还是有爱的。
2.那么,想死又不想死的人到底想要什么?他当然希望有人帮助他,但是他害怕受到伤害。如果这个时候有他信任的人给他温暖,也许他就不会死了。
3,但毫无疑问他的家人帮不上忙,那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也不太可能掌握相关的心理治疗技术,不然问题也不会找上我。
作为他的朋友,瞎混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你可以送他书,让他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送什么书比较好?圣经很好。
5.不信你找本圣经自己读。
我的朋友向我寻求建议,只是因为在她的价值观中,死亡是一件坏事。那么,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个朋友去世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去世而悲伤吗?
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讨论了这个问题。
他说,真正的友谊可以跨越生与死的界限,或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死亡,才能证明真正的友谊。
你什么意思?
他谈到了西塞罗的《论友谊》和西塞罗对死亡的思考:
如果人死后是有灵魂的,那么德行好的人死后灵魂必然会去更好的地方。我的朋友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死后能去更好的地方,是一件幸福的事。
而如果死后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我的朋友死后不会遇到任何好的或不好的事,既不好也不坏,那我就没必要为他的死而悲伤。如果你还在为朋友的死悲伤,那你只是在为自己悲伤。因为你觉得你失去了什么,你为你的失去而悲伤。一个人为失去而悲伤,这不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所谓的朋友,其实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另一个自己。所以,朋友死了,你还活着,说明你的朋友还活着。你朋友的声音和微笑,你朋友的性格,都留在你的记忆里,就像你的朋友活在你身上一样。
如果你看到这个,你还是不能理解我在说什么。你不妨看看《世界上的另一个你》这部小说。
这本书是丹佛写的?摩尔和朗?霍尔根据他们的真实故事合著。前者曾经是每天不停为“主人”拾棉花的奴隶,后者则在买卖毕加索和梵高。一个拥有高大名画的百万富翁。这两个天壤之别的世界是如何成为密友,一起写书的?
从小说本身来看,似乎是因为上帝的指引和宗教信仰。
我想是因为他们在对方身上找到了相同的不同。他们肤色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但都是走回家的人。
回家的路上,有人陪着我。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如果我的朋友比我先回家,我只会为他高兴。
如果你坚持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如果你认为你朋友的美德不足以让他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只是暂时心烦意乱,如果你坚持做一些事情来阻止你的朋友自杀,那么我还是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1,去感受他正在感受的痛苦,哪怕只是万分之一。
日剧《铃太郎医生》中,精神病医生铃太郎在治疗有自残行为的患者时,让人们找来冰块,用手紧紧握住,让患者感受到“冰块被自己体温融化的感觉”。对铃太郎来说,他可以让病人自己去感受。但他选择了“同理心”,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对病人说“就像这块冰一样,疼痛一定会完全消失,然后你受伤的心一定会痊愈。”只有这样,病人才会倾听。
同样,如果你甚至没有感受到你朋友正在经历的痛苦,你怎么说服他?
至于怎么感受,你需要先知道你的朋友在经历什么样的痛苦。然后,要么抓紧冰,要么回忆过去,你的选择。
2.巧妙的让他为你做点事,让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人决定去死》中,主人公欧维也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但是每次他想自杀都失败了,因为总有人打扰他。
从欧维的一生来看,他的确有很好的死的理由。他的母亲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妻子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在一场车祸中致残了,他无儿无女,老了也失业了...简直不人道。
戏剧性的是,他每一次被别人困扰,每一次帮助别人,他总能找到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3.送他一本圣经。他真的能从中获得力量。
不一定是信仰,文字本身就能给人力量。
当然,如果是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的自杀冲动,要和家人沟通,带他去医院看医生!
至于如何判断是不是大脑功能障碍引起的,目前似乎没有其他简单的评估方法。如果非要逼的话,也许睡眠质量是个参考指标。也就是如果有嗜睡或者失眠的情况,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