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的清明上河是谁开发的?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馆“东方足迹”展区的一大看点,它是怎样“动”起来的?记者将问题抛向展项负责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水晶石负责人于正的回答不是技术,而是数字: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高6.3米、长130余米,约是原图的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整个活动画面将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
原来,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创作团队对古本《清明上河图》的重新解读和制作。首先要保留原作的原始风景和建筑。看起来只是将原作上人物去掉的简单工序,却大有讲究。于正介绍说,一来要保留原作的所有特征,数百棵树、数百座建筑一个不能少,色调、画风也一点都差不得。可原作有上千年的历史,要放大30倍,很多细节必须重新修补。二来还要为这些背景制作透视效果,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都是创作团队一次次调试比对后才确定的。
古本《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多少个人、多少只动物,业界一直有争论;但在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少个人、多少只动物必须一清二楚,才能保证每个动态的造型都有属于自己的动作。为此,在相关古籍专家的指导下,水晶石在新作中不仅保留原作中最具代表性人物,还根据同时期的其他画作,创作出新的人物。成百上千张草稿后,才有了如今一群群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符合北宋时期特征的行人游客。至于具体的动作,尽管在技术制作上和大部分动漫没什么区别,可要展现出原作入木三分的写实主义,必须从细微处着手,“举个小例子,在驼队走过街市时,旁边的行人不能各管各的,而是要让路或者侧目观看,这样才自然。”于正说,为了让每个人物的动作和不同人物间的关系都得到精心设计,最多时有70多人***同为《清明上河图》的“动”努力,而从项目启动到大样完成,总***花了近两年时间。
正因为此,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才具备很多新亮点:在原作中,有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桥的拱洞,船夫一脸严肃、行人探头张望,但船究竟过桥了没有?新作给出答案: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岸,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帮,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终于,在一番紧张的忙碌后,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至于夜晚的城市是怎样的风景,也只有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首次进行了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