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能不能得鲁迅文学奖

好在鲁迅早已觉醒,当年听闻有人提名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即致信台静农表示拒绝,其心也悲,其言也哀:“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1927年9月25日)

不必说获奖,鲁迅生在今日,能否写作、生存,都成问题。他听冯雪峰介绍革命形势,对冯说:“你们来到时,我要逃亡,因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冯雪峰连忙摇头摆手:“那弗会,那弗会!”1957年,在上海,罗稷南问毛泽东: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深思了片刻,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罗稷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见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说到底,鲁迅与鲁迅文学奖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后者只是假借了前者之名,其实质却与前者无关,甚至构成了对前者思想的背叛和侮辱。鲁迅无法获奖,好比孔子难以加入皇朝的儒教,马基雅维利不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这正是人间世的荒谬与悲哀最深刻的写照。

如果你认清了鲁迅文学奖的真面目,也许会同意我的一个论断:柳忠秧若凭借《楚歌》《国骚》《岭南歌》而获得鲁迅文学奖,此之谓天作之合,可喜可贺。

羽戈,皖北人,伪独立学者、不自由撰稿人,著有《从黄昏起飞》、《穿越午夜之门——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酒罢问君三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