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一辈子都会记得的“风陵渡”在哪里?
《神雕侠侣》第33集叫《凤岭夜话》。这一次,年仅15岁的郭襄,经过黄河岸边的风陵渡口,第一次见到了神雕大侠杨过。从此,杨过成了她生命中挥之不去的障碍和执念,“风陵渡口”也成了这份悲情的起点。
俗话说“忘不了天涯,江湖姑娘老了。”25年后,40岁的郭襄创立了峨眉派,并把她的大徒弟取名为“风铃”,也就是后来的风铃大师。可见,她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无法忘记风陵渡的雪夜,忘记第一次遇见杨过的美丽。
那么,这个令郭襄刻骨铭心的风陵渡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一、风陵渡的位置很多人认为“风陵渡”只是金庸笔下虚构的地名。但其实风陵渡不仅存在,而且历史非常悠久。
风陵渡位于山西省芮城市西南端的黄河岸边。从地图上看,黄河自北向南来自河套平原。当它被秦岭挡住的时候,它向东做了一个90度的转弯,然后它向东滚,跑进了海里。另一方面,风陵渡位于黄河之字形转弯处。
以前有句老话:天底下有很多渡口,风陵渡只有一个。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风陵渡成为黄河上最重要和最著名的渡口。
首先,风陵渡位于黄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渭河横贯关中平原,为800英里长的秦川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每年为黄河贡献近6亿吨泥沙。由于泥沙淤积,汇流处河道抬高,河流落差减小,水势变得稳定,从而形成了适宜穿越的地方,这就是风陵渡形成的原因。
此外,风陵渡也恰好处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中心。公鸡一叫,三省皆闻,所以风陵渡自古也被称为“鸡鸣三省”。也正因为如此,风陵渡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三,风陵渡还扼守着进出关中平原的入口。从地形图上看,风陵渡北依中条山,南依秦岭,东临中原,西临八百里秦川。这里山川纵横,地形狭长,形成了进出关中平原的必经通道。
可以想象,站在风陵渡口,俯瞰西南的西岳华山,俯瞰脚下滚滚黄河,左手指中原,右手指秦川。其地形不言而喻。千百年来,无数商人和游子从这里跨过黄河,行走在关中沃野和三晋大地之间,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和悠久历史。
二、金庸的风陵渡根据金庸在《神雕侠侣》中的设定,南宋二月初春(1259),郭襄和姐姐郭芙、弟弟郭破虏到晋阳(山西太原),邀请丘处机到襄阳参加“英雄会”。三人从晋阳返回襄阳,途经黄河岸边的风陵渡。
那是早春二月,黄河北岸的风陵渡人声鼎沸,驴唱马嘶,汽车声人声鼎沸。这几天天气忽冷忽暖,黄河第一次解冻。这一天,北风一吹,就下起了雪,河水很重,结冰了。我们不能在水上摆渡,在冰上行驶,所以很多想渡河南下的客人都被堵在风陵渡口,无从下手。
以上一段是金庸对“风陵渡”的描述。由于当时正逢天寒地冻,黄河水面结冰,无法渡河,郭襄等人只好在风陵渡旁的一家客栈休息,这才听到神雕大侠杨过的故事。
后来郭襄和杨过在西山遇到了一个山洞的鬼,去黑龙潭抓令狐,最后去百花谷遇到了英姑、老顽童和邓。最终,郭襄接受了杨过送给她的三根金针,同时得到了杨过的三个承诺。她和郭富南一起穿过风陵渡,回到襄阳。
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在写这个重要故事的时候,是围绕黄河岸边的“风陵渡”来安排时空线索的。而也正是因为风陵渡的诡异命运,郭襄陷入了这场没有回头路的恶恋,永远无法自拔。
俗话说:“少室山头琴未寒,风陵渡口似闻。人世间难老,我不相信迷人的姑娘是白发生的。风陵渡初遇,一见杨过,怀念一生。”
风陵渡口,车马嘶鸣,伴着黄昏日落时凄凉的船夫之歌,捣碎了少女种子的爱情之梦。
三、风陵渡的特殊性那么,金庸为什么要把“风陵渡”写进他的小说,并把它设定为郭襄和杨过相遇的地方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风陵渡的名字很好听。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命名。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他总能设计出一些优美经典的名字,让读者口耳相传,回味无穷。
“风陵渡”这个词读起来很美,确实符合金庸对地名的严格要求。关于“风陵渡”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黄帝时期有个大臣叫“侯丰”,死后葬在山西芮城,所以叫“凌风”。还有一种说法是女娲真名叫“凤”,“凤陵”其实是女娲的葬地。
但不管怎么说,风陵渡这个名字真的很好听,很受欢迎。曾经有人发起过评选金庸小说最佳地名的投票,风陵渡排名第五,足以说明问题。
其次,风陵渡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关隘,起到了隐喻的作用。
风陵渡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与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潼关隔河相望,共同守卫着这个固若金汤的山口,成为关中门户和秦川咽喉。
风陵渡周边发生过很多经典战役,最惨烈、最精彩的莫过于抗战初期这里爆发的“中条山保卫战”。1938年,三万陕西汉子翻越风陵渡,挺进中条山,与十余万日军苦战三年,将他们挡在关中之外,捍卫了中华民族的防线。
其中就发生了“八百秦川男英勇跳河”的故事。1939年6月的一天,长河蜿蜒,夕阳带血。八百名不满二十岁的杨虎城十七路军士兵,站在中条山南崖上。面对日军的枪炮,他们先跪拜上天,然后祭拜父母,纵身跳下悬崖,坠入滚滚黄河...
这种发生在风陵渡旁的壮烈殉难,和《神雕侠侣》里的郭靖、黄蓉精神相似,都是龟缩在襄阳,最后都死了。襄阳城被毁后,郭襄彻底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只有对杨过的思念和对家国的敌意,她孤独而悲伤地逃入空门,坐在古佛身边。
从这个角度来说,金庸以一个大作家的巧妙手笔,把郭襄和风陵渡联系在一起,暗示了郭襄和她家族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