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人庆费恩施
文/张志立
去年8月12日凌晨,监利人一行13人前往恩施,开始了浪漫的文化之旅。四天三夜,我们监利人领略了石洲奇观,参观了土庙民俗,品尝了玉米酒,感受了土著风情,领略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石州的人文景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意整理了相关的笔记,以备日后记忆。
注1:在去车库的路上,人们是在一个图画世界里旅行。
监利到利川大概500里。宜昌以西,通往恩施的道路犹如登天,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采风者穿行在沪渝高速公路上,犹如穿行在一片幻境中。一眼望去,群山如兽脊,偶尔几条小溪隐于山谷,景色壮观。
车辆一路向西,往往刚出洞,又进洞。即使出洞,也大多开在山坡的栈道上。难怪人们称之为“天道”。沪渝高速是典型的山区高速,最高限速80码。本来一般司机只能开60多码,但是我们不怕。我们一路高高兴兴到了路哥,看到车过了桥再过桥,欣喜若狂,欣赏着桥隧相连的美妙风景。
在宜昌与恩施交界处,一座巍峨的大桥从远处映入眼帘,桥顶镌刻着“四渡河桥”四个字。听清楚广播才知道,这座桥有1300多米长,桥面距离山谷有200层楼高,因此被誉为“世界最高的悬索桥”。
上了车,就像在云端漫游。白雾飘飘,山川幽幽,车辆仿佛在仙境中穿梭。万东方部长说,这就是著名的“天道天桥”!可惜收票员停不下来,只好请司机减速。透过窗户望去,方圆百里之外,绿水青山,奇景连绵;俯视之下,只见四渡河谷险峻异常,美不胜收,真是令人神往。近距离仰望四渡河大桥的雄伟,不禁心生敬畏和好奇。这么壮观的峡谷高桥是怎么建在大山深处的?原来,四渡河河底距离桥面有500多米。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峡谷里的风变幻莫测。起初,建桥所需的引导电缆无法到达峡谷的对面。随后发射两枚火箭弹,成功将两根长1,000余米、直径1.4毫米的先导索抛过一个宽900余米的峡谷上空,落在对岸指定地点。这一镜头也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经典时刻”,将永远被载入桥梁建设史册。
车行在长阳。车道两旁山峦起伏,山间流淌的清江像一条蓝色的飘带,穿越崇山峻岭,穿越长阳全境,缓缓注入石州地界。我好奇地问“博学之人”万部长,这座山和我去过的湘西、桂林有什么不一样,那么不一样,雄伟,奇特?万部长说,鄂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座尖刀般直刺苍穹的山峰。
自然景观如此美丽壮丽,人工杰作同样令人惊叹。不用说,陡峭的栈道蜿蜒曲折,桥洞相连很久。光说隧道的开挖施工就足以让你信服了!
长阳金龙隧道全长8000多米,是整个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据说通车之初,金龙隧道内交通事故频发。经过设计师的多次修改,道路交通变得更加合理,交通事故大大减少。后来请风水先生“把脉”,将原名“龙潭隧道”改名为“金龙隧道”。金龙隧道后是28公里的连续下坡,落差912米,被称为“死亡高速”。为了防止刹车失灵引发事故,沿途很多类似的长下坡路都修建了长达数百米的上坡逃生车道。
西行的天路上,青翠繁茂的森林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隧道被滚滚车轮甩在汽车后面,山峰一个接一个出现在眼前。汽车在山间穿行,心在兴致勃勃地徜徉,人在云里云里消磨时光。这种心情,如果神人无忧无虑!
注二:龙远留喜,奇迹犹存见玉衡。
6月5438+02日中午,刚到黎川县城的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土家餐馆,点了几个土家菜,饱餐了一顿,立即驱车前往采风的第一站腾龙洞景区。
在景区外的广场,我们遇到了张翰林女士,她如约而至。她热情地迎接我们,并把她已经订好的票寄给了我们。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土家”妹子(其实是汉族后裔),30岁左右,身材娇小,长得漂亮,眼神犀利,嘴巴灵动,颇有老板气质,围着一条白色的围巾和披肩,看上去十分妖娆。据主编安介绍,张女士在省城经营一家酒店,是恩施商会副会长。她人缘很好,事业心很强。她30多岁了还没结婚。主编安特意对我说,“你是张的知情者。这一次,你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帮她完成张家几代人的夙愿——寻根问祖。据说他们张家是从监利搬过来的。”张女士动情地说:“我爸听说监利一家要来。我不知道他有多开心!”我已经准备好了宝谷一家的丧事,也约好了几位长辈,随时恭候您的光临!"
有说有笑,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腾龙洞的核心景区。
进入景区,沿着蜿蜒的栈道前行。我抬头望去,满山遍野绿油油的;连绵不断的山峰和陡峭的石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突然,雷声响彻耳际,轰鸣如雷,威力无比。顺着声音向左,远处有一个洞,像瀑布一样从洞里冲下来。瀑布两侧水雾升腾,溅起的水花像云彩一样漂浮在一堆堆卷起的石头上。近了,水流像一个部落,在吊桥下张着大嘴冲进了“卧龙”口。“卧龙”一口吞下清江的水,壮观的清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卧龙吞江”,天下奇观。放眼望去,丝般的水流像“千层饼”一样滑过石壁,使石头光滑如玉。这一幕分明是人间仙境。同行的人赶紧拿起相机,“咔嚓”“咔嚓”,景色定格了。
过了吊桥,转了水洞,来到了腾龙洞的干洞,只隔了一堵墙。突然,我看到了诺大的嘴,巍然屹立,威风凛凛。洞口大约有二十层楼高,就像龙的嘴一样。据说石州政府为了给开发加温,曾经让直升飞机在山洞里飞行,直升飞机可以在山洞里飞行。这个洞穴的宏伟不言而喻。洞的左上端镌刻着三个红色大字——“腾龙洞”,帅气典雅。站在洞口,你会对清江的创造产生深深的赞叹,心里不禁感叹。只有造物主的聪明才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走进山洞,一丝丝凉风迎面吹来,越往里走,温度越来越低,水汽越来越重,在昏暗的灯光下更加神秘。走在这个山洞宽阔的土地上,我觉得我是在龙里面走,我好像走在几十万年前的清江河床上。我就像历史长河中漂浮的一朵小浪花。
我们和人们一起走着,美丽的音乐和五彩缤纷的灯光出现在我们面前。张女士说,我们面前正在上演一场“激光秀”。我们加快了脚步,微微小跑,生怕落在后面。穿过一条狭窄的道路,到达激光表演现场。
哇!多漂亮的灯啊。这些光汇聚成一条龙。龙一会儿照在墙上,一会儿照在我们头上。就在我想猜它要去哪里的时候,这道光变成了火星,有时候还变成了流星雨。一束束灯光时而近,时而远,时而上,时而下,五颜六色,无穷无尽,配合着优美的音乐,感觉真的进入了梦境。激光表演最精彩的应该是神龙和土家幺妹的感人故事。在这幽深黑暗的洞府里,激光秀更是美丽动人。再加上唯美的爱情故事、唯美的演员、水幕效果,那些不断变化、色彩斑斓、光影交错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梦境。
看完激光秀,沿着游泳跑道越走越远。当时钟乳石和地下河增多,大洞覆小洞,主洞分支。洞中有山,山中有洞。巨大的洞穴象形文字有100多种,五颜六色的钟乳石、石柱,雍容华贵,形神兼备。在洞壁上,人们以天宫、海龙王和各种神仙为原型,编造了各种著名的雕塑,它们静静地矗立着,增添了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游客们一个接一个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认为这太棒了。在这里,一切都让洞穴变得多姿多彩。它真的是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就像来自大自然的天才之笔。
腾龙洞揽胜不仅欣赏洞穴风光,回程还有一场民间歌舞剧《沂水利川》等着我们。在剧院里,人们很拥挤。演出现场座无虚席,站着看的游客不计其数,没有座位。
歌舞剧《一传》通过舞蹈、对唱、解说等多种形式,从巴人始祖求君开疆拓土唱《龙船调》,从朴实的《茅古斯》到摆手舞,从“上刀山”到哭嫁,还有女儿会、六口茶等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化。我们用眼睛发现,用大脑思考,用相机留下我们看到的最精彩的瞬间。优美的童话故事、神秘的地域色彩、华丽的灯光音响、可移动的悬挂舞台、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帅气的土家族男孩和漂亮的土家族女孩,使演出更加生动、情景化。该歌舞艺术地展示了土家族的起源、传说、发展和民族文化。去参加这场视听盛宴,虽然只有短短的50分钟,但游客随时都在飞来飞去。从古至今,跨越了几千年。真的感觉像是“山洞里的一瞬间,往事一千多年”。
腾龙洞揽胜,我不仅欣赏了美景,还了解了很多土著苗族的文化故事。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创造,难怪游客们赞叹不已,成为人们会后悔不去的绝佳度假胜地。
注三:走进避暑山庄,遇见别样的土家情怀。
12下午,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采风人来到利川毛坝镇田坝村,此时已是万家灯火。当车辆缓缓停下时,我看到路边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大大的红色大字“田坝B&B”。我知道,我今天会留在这里。下车后,田坝村的邹支书、B&B老板于光明热情地伸出双手,把我们一行人迎进了于先生的家。
老余家的楼房依山而建,乡间小路穿门而过,站在二楼,靠着围墙,可以俯瞰河对岸,风水好。寨子四周是绿色美丽的小山,寨子前是一片平坦肥沃的田地。一条浅溪流经村庄。一边泡茶,老余一边告诉我,夫妻俩有个儿子,去外地打工了。老两口在家呆着,种了些茶园。这两年,他们一直在搞“民宿”,招待外国游客。正在这时,于家大嫂做的腊肉熟了。她热情地端上了腊肉,招呼我们:“快来尝尝腊肉!刚做好的腊肉真好吃!”美味的辣椒炒培根也差点让我把舌头吞下去。门前的菜地里,我现在挑的是炒豆荚,嫩丝瓜,炒土豆,蒸土鸡蛋,凉拌黄瓜。菜品比酒馆里的香脆可口。品尝地道的农家菜,正宗的土鸡,乡村腊肉,各种土菜野菜,都是平时想吃却找不到的美味佳肴!
过了一会儿,毛坝镇的镇委书记也闻讯赶来。然后,书记和老板一个个给我们敬酒,把我们当客人,我们无拘无束地喝着土家玉米酒。酒过三巡,诱人的木桶饭和锅巴粥从灶上飘过来。最后,我们轻而易举地吃了两木桶米饭。
13凌晨,我们在村里拍了照片,去茶园欣赏风景。太早了,老余主动做我们的向导,参观星斗山生态旅游景区。星斗山是位于利川、咸丰、恩施三县交界处的名山。这里沟壑纵横,峰峦叠嶂,溪流秀丽,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我们实地参观了星斗山独特的风景,双手捧着富硒山泉水直接喝,感觉又甜又凉。站在半山腰,俯瞰前方,只见土家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秀美的群山中,大家不禁感叹,此地真是避暑养生的仙境。
下山上车,老余开车带我们直奔大石板景区。大石板景区因河边一块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天然石板而得名。经过几年的洗涤和打磨,整个石板表面光滑,可以赤脚大胆行走。普通汽车可以在上面畅通无阻的行驶,光是这块石板就可以容纳十多桌自助烧烤。刚到景区,在大石板中间看到前一天晚上烧烤剩下的剩菜,很多游客在小溪里玩得很开心。我们无比兴奋地喊着,只看到一些脑袋不情愿地从自救帐篷里伸出来。原来我们打扰了他们的“美梦”。
石板四周是天然的平湖,清澈的河水从石缝或边缘流下,形成了一个绝佳的观赏、游泳、游玩的场所。我们脱下鞋袜,卷起裤腿,在浅浅的鹅卵石上游走,仿佛找回了逝去的童年。李光荣先生触摸到一块龟形的石头,欣喜若狂。他把它举过头顶炫耀,说要带回家做饰品。老俞很有感触地说:“你见过1980的爱情吗?”?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那个!在平湖上游,顺流大概三五里就能看到永顺桥(拍摄点)了!“其实早就听说了,很期待。但最后因为路途艰险没能成行,只好作罢。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家茶厂。十几个工人在忙,看到我们来了都很热情。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了制茶的过程,并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杯茶。我们很尴尬,买了一些茶叶带回家品尝或送人。
离开利川毛坝镇后,我们将前往恩施土家族村。“导游”老俞和我们一一握手,并给我们留下了手机号码,让我们感觉就像亲人在道别,依依不舍。
采风者在山里穿梭了大概三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二官寨。
二官寨位于恩施市盛家坝乡。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恩施州仁海宴与新疆地方官康明达一起,在此解决田界之争,故名“二官界”,后因兵士筑寨而改名“二官寨”。
如今,二官寨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境内仍有数个百年古村落,还有许多美丽的乡村景观。二官寨有一条小河叫“官渡河”。上游有两条小溪,是河流的两个源头:一条是“老蒲河”,一条是“小溪”。当地人说“老店”里有100多座保存完好的土家吊脚楼,老店岸边有一个百年老村——康佳大院,是清朝咸丰年间康明达修建的。康佳大院是古代官道入川的驿站,有碑文为证:“此为石达开率太平军入川之路。”来到建筑面积最大的康佳大院,任海彦向康明达赠送了一块“初云之旅”牌匾,赫然挂在朝门上。走进去,可以看到各种农具,就像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博物馆。大院后面有个后花园,种了些不知名的花草。我对一些墓碑感兴趣。从模糊的碑文上,我可以看出康明达的爷爷奶奶就葬在这里。
“小溪”分为三坝,即上坝、中坝和下坝。分别有三家农家乐,沿着小溪河边一字排开,都是土家建筑。我们的藏家先来到中坝,这里还有一个古村落——胡加大院,是清乾隆年间书生胡永连修建的。当我走进的院子时,我看到一位70岁的老人胡,嘴里叼着一张卷烟纸。他曾经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他一边给孙子喂奶,一边给我们做了一番酣畅淋漓的讲解。这座胡加四合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古巴蜀盐道上的驿站。我们里里外外仔细巡视,很惊艳。整个寨子都是全木结构的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柱式建筑,依山而建,古色古香,保存完好。鱼鳞瓦屋顶,五个三英寸,木柱和栏杆,雕刻桐漆,但顶部是白脊黑瓦的飞檐。整个建筑有一个深远的屋檐,优雅和陡峭。在山后茂密的竹林和柏树的映衬下,它看起来像五个高大而优雅的山间隐士。
在东丈的安排下,我们去了胡加大院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饭。好客的主人给我们端上了一大碗清江鱼和一大碗土家腊肉,又给我们灌上了香喷喷的玉米酒。吃完饭,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绕过胡家大院,沿着小溪走,去上坝。
途中转角处立着一块题名为“汪清谷”的牌子,潺潺的溪水汇聚谷底,汹涌澎湃。大家抑制不住喜悦,纷纷跳入水中。
上岸,继续前进,去水坝。有几户人家住在小溪的左岸。门前坐着两个土家族的长辈。我们赶紧上前搭话,老人笑着招呼我们,沉思起来。屋檐下全是柴火,墙上挂着麻纤维和帽子。安将军好奇地戴上帽子,披上蓑衣,我们忙着给他拍照。坐在土家大院,远眺青山绿水,风景幽静好。目前,在院子附近的路边,一簇簇野生梨树上挂满了来自黄澄澄的梨子。导游摘了几个递给我们,吃着野梨,很甜。老人招呼我们坐下,一边给我们泡茶一边说话。喝了一杯茶后,我们告别了老人,到溪浅处的一座跳石桥的右岸,一边欣赏着民居,一边走回中坝。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走回中坝。夜幕降临,我们再也去不了大坝了。根据行程安排,当天我将抵达东丈的家乡马龙镇帽子山村住宿。
晚上9点,采风人到了毛子山村。东丈的家人一直在门口的院子里等着我们。迎接我们的还有的启蒙老师张氏宗亲、校长陈和恩施市商务局局长。我们刚坐下,东丈的爸爸、妈妈、月经都很忙,把做好的菜一个接一个地摆上了桌子。满满两张桌子的美味食物勾起了我的味蕾。东丈的父亲打开家酿,酒香四溢。累的时候也嗜酒如命。“酒已满,胸犹开。”虽然我很累,为什么不呢?!
仔细看菜,大部分都是猪肉做的。东丈的父亲说:“我们这里有个习俗——一年小半月大。你们是难得的客人,我们开心一下吧!”原来这几天是农历的“七月半”,土家族很重视“七月半”这个节日,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个土家族家庭都要杀猪吃肉庆祝。
酒过三巡,我和几个人开始了家庭对话。经过深入的交谈,我了解到东丈的这个宗族并不是从监利迁移过来的。老人说,他们是在祖先张志赞的时候,1714迁到恩施龙凤镇楠木桥的。现在没有族谱,除了有十代字“文明忠义,与天长存”。我是对比张监利《清河刘放》中部落的文字才发现这个的。在座的陈校长是地理专家,眼光深邃,谈吐睿智。从张家最古老的墓碑上的碑文,结合我的解释,陈总认为的分支应该从石首迁出。他的祖籍在哪里?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喝一杯,好好聊聊,然后各自去睡。我躺在床上,枕着松涛,回想着这种特殊的土家族感觉,享受着山村的夜色之美。睡觉,做梦,忘记烦恼,独自享受宁静。
在14的早晨,我们将离开房子。于是,我早早起来看风景,我和哥哥谢月成用手机拍摄记录眼前的美景。风景优美,茶园满坡,景色优美,一排排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翠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这就像是仙境般的毛子山村,远远看去美不胜收。
注4:《爱在女儿社,爱上索布亚》
14早上,吃过早饭,东丈带我们去了索布亚,参加了女儿的聚会。女儿会是土家族古老习俗的遗留物,有“东方情人节”的美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16“女儿会”在索布亚石林景区浪漫开幕。可惜错过了6月5438+03日的开幕式,错过了相亲会、土家族订婚仪式、土家族民俗集体婚礼、篝火帐篷露营等精彩活动。,但没有太多遗憾,因为我们看了民歌大赛,欣赏了这里的石林景观。
我们首先来到“女儿会”民歌大赛的现场。虽然是第二天,但嘹亮的民谣和激情的舞蹈依然吸引着我们。
“太阳一出来,四座山就红了,鸟变鸡,鱼变龙。情哥哥找个聪明的姐姐,情姐姐找个聪明的老公。”山歌、民谣、经典的土家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赢得了黑暗游客的欢呼。
女儿会,歌会,浪漫无畏,快乐怀念。
感谢创造女儿会节日的人们,他们为我们保留了一份记忆,为美丽的恩施增添了一份温暖。
中午,我们找了一家路边餐馆,高高兴兴地“让它杀了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地道的土家饭。
接下来,我们跟着人群走进了石林景区。
索布语是土家语“三”的意思,索布亚是三关的意思。进入景区,这里怪石嶙峋,有的如鹰望月,有的如龙入,有的开满清凉的荷花,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气势磅礴。与之相伴的,还有各种美丽的传说。
狭窄的地方,只能一个人通过,头顶的蓝天只有一条线。这个狭窄的地方,是土家族孩子下山找媳妇的一个关口。他们必须肩扛扁担,背对人,不碰山壁才能通过,否则考不上。
一路上美景很多,石林凉风伴着来自某处的民谣,让我感觉很舒服。
“没想到索布亚石林这么美,不比云南鲁南石林差!”除了精彩的土家族歌舞,相亲的哥哥姐姐和索布亚石林景区的美景也让无数游客赞不绝口。
醉人的石林风情,浪漫的土家族情歌。如梦似幻,悠扬动听。
虽然只是第一次,但我已经“爱上了女儿会,爱上了索布亚”!
注5:同时自应,同心自知。
旅游回来后,我几次想把这段浪漫的旅游经历写下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快一周年采风了,热的受不了。不禁想起了去年轻松自由的石州之行。想起安主编,安主编的恩情让我没有来这里,又一次让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一批文学作家。
“同线汇聚,千里相随。”我们这些文学朋友,与监利满结缘,跨越了云与水的距离,跨越了风与烟的大山,信守了我们的承诺。在一起四天对朋友来说很短。有多少火花在闪耀,有多少灵感在飞舞,有多少感情在流淌,靠猜测和揣测是不合适的。当我在睡觉前醒来时,侃侃在饭后和旅游后与我交谈是一件乐事!
安品主编,优雅温柔。多次受邀陪他,谈做人,写文章,争鸣。博学睿智,热心肠。穷而乐,人如其名,才情深厚,诗词或散文,妙语连珠,灵感飞扬。只要你稍微靠近一点,眉眼间的自信,隐藏在身体里的硬朗,总会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然后让你感动,惊讶,惊叹。我若有性,必有他无量功德。
监利本地知名作家谢金成,擅长历史人物和地理研究。从上车开始,他就一直在手机上写写画画。每到一个落脚点,他总会沉思,手机里就会弹出舒尔的大作。在过去的四天里,已经有多达八个系列的收集风景,以及大量的风景照片和微视频,选择好,图片清晰,质量高。谢老的手机照片不比相机差。到目前为止,手机里存的照片已经占满了我的记忆,不忍心删几张。难怪,原来谢老是个十足的风水先生!
陈振麟,一个与神为友已久的书生,和我想象的一样独立不羁,洒脱洒脱,才华横溢。我被他澎湃的气息所震撼,也钦佩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如果说我一生中幸运过几次,这次旅行就是一次。陈老师作为一位师友,一位模范作家,引起了我对文学的兴趣,也引起了我对写作的兴奋。
教学写作的另一个偶像王。命运真的很慷慨,甚至给了我们拥抱的机会。看到美丽的花朵并不罕见。我看了他的作品,转发了他的美文,灵魂早已融为一体。在打车回家的路上,我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谈,我很佩服他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谢月成,一个游走在乡村的记者。采编新闻大概已经深入他骨髓了,已经到了“公司归属”的地步。记者谢可谓广交天下朋友。有200个好友,有1900多个好友。每天都有朋友举报材料。一天到晚,除了编新闻,他就是在村子里走来走去,收集材料,做个大忙人。这次恩施之行,手机从未离开。一天下来,它至少要充电两次。后来手机再也没有离开过充电宝。谢哥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
李光荣、万东方,两位官场文人,白罗,两次相遇。就算他们不说话,强大的气场也能直接压出我的懒惰。如果我叫他们朋友,我真的很惭愧。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在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全国模范教师邓,白天种地35亩,晚上写书的农民作家袁,领导尺八教育的后起之秀校长。
写到这里,我不禁瑟瑟发抖。我学有所成,教有所不教,却为被列入其中而感到羞耻。然而这些老师朋友们并没有落在我后面,还有一首诗赞美我:“有风有景,我好开心。”坦白说,佛是坐在心里的。"
“同时自应,同心自知。”回国后很忙,虽然朋友不如问候;篇幅有限,虽然我不能一一写下来;但它的样子和感觉,它的人和它的产品,已经刻在了心里。感谢安主编,感谢监利满,让剑南老蒋河畔的一株狗尾草,到达一片广阔的天地。也许有人会嘲笑这份友情的渺小,细碎的声音难免会吵吵闹闹;然而,没有微小的水滴,怎么会有大海的潮汐涌动呢?真情无价,不分高低贵贱。好好记住老师朋友,开心照顾监利人!
如梦,亦师亦友。多好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