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爱情(继父与养女爱情背后)

文|粘书怪

"艺术只有一种类型,那就是天才."

这句话出自美籍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就连写人间喜剧的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被他称为“平庸之辈”。他一生都在追求文学创新,这使他的小说别具一格。

你可能没听说过他这个尴尬的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洛丽塔》,一部备受争议的杰作。

洛丽塔,多棒的名字!但它充满了性、伦理、扭曲和忏悔。

这是一个关于继父与女儿爱情的故事,披着“性”与“伦理”的外壳,道出了邪恶欲望的内核。

孟子曰:“食色也。”

欲望是隐藏在人体内最原始的冲动。正是因为人类有各种欲望,才有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

它是人前进的动力,但也是吃人的野兽。如果“恶”欲冲破牢笼,就会变成吞噬灵魂的恶魔,把人变成在深渊里打滚的。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也是我的罪恶和灵魂。罗-李-塔;舌尖要从上腭往下移动三次,然后第三次轻轻的贴在牙齿上:罗-里-塔。

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洛丽塔的发音让我对这个名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195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美国完成了这部作品,但它不被允许出版。几经周折,终于在欧洲出版了。

时间是最好的考官,时间会留下最好的艺术,极端的表达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伟大。

洛丽塔分别在1962和1997两次被拍成电影,一个黑白,一个彩色,各有千秋。第62版更出色地展现了亨伯特的扭曲,而第97版则让欲望更加直白。

两部都是非常精彩的电影。

如果说耶利内克的钢琴老师是长期压抑欲望的扭曲,那么洛丽塔就是长期放纵欲望的恶果。两者都是极端产物,都是赤裸裸的表达。

故事中的亨伯特是个“谦谦君子”,这当然是表面的。你可以称他为“教授”或“野兽”。在他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可怕的恶魔。

亨伯特之所以扭曲,是因为他的女友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结果造成了他童年的阴影,成了“恋童癖”。任何可爱的女孩都会让他想搬家。

直到十四岁的美少女洛丽塔出现,然后洛丽塔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吻,他心中的恶魔才彻底释放。从此他将一步步走向毁灭,毁灭自己,毁灭洛丽塔。

亨伯特原本是洛丽塔家的房客。为了长期得到洛丽塔,亨伯特不惜娶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

婚后,夏洛蒂试图完全占有亨伯特。她太爱他了。她怎么可能知道这个男人的真实想法?她拥有的太多了,夏洛蒂恨她,毫不吝惜地在日记中写下她的厌恶。不仅如此,他还写了自己对洛丽塔的爱。

夏洛特发现了日记,她大声咒骂。她想把洛丽塔带走,她想让他永远见不到洛丽塔。

我们做什么呢

你什么都没说就杀了夏洛特。.......

亨伯特终于可以完全占有洛丽塔,洛丽塔的没落源于她对“性”的无知。她幼小的心灵还不知道魔鬼的存在。

洛丽塔竟然主动勾引亨伯特,这是亨伯特始料未及的。洛丽塔的主动源于她的“放纵”。爱的种子的年纪,逐渐成熟的身体,或许还有对母亲婚礼的叛逆和对成熟男人的好奇。各种不受控制的欲望编织了一张罪恶的网,把洛丽塔牢牢困住。

失去母亲的洛丽塔只能依靠亨伯特,他们仍然保持着不道德的关系。亨伯特扭曲的人格越来越严重,控制欲越来越强。洛丽塔对他的厌恶越来越明显,试图在经济上摆脱亨伯特。

洛丽塔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一个更邪恶的男人。他是个剧作家,是个玩弄女性的人渣。他一眼就看出了亨伯特和洛丽塔的不正常关系,趁着洛丽塔住院的机会偷偷把她接走了。

洛丽塔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亨伯特,却不知道这是一个比亨伯特更黑的男人。如果说亨伯特把她当成了自己欲望的化身,那么剧作家就把她当成了鲜活的玩物,一旦洛丽塔不服从他,就把她一脚踢开。

在故事的结尾,亨伯特开枪打死了剧作家,自己也成了杀人犯。洛丽塔死于分娩。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也是一个有争议的故事。

关于《洛丽塔》的解读,众说纷纭。有人只是想看看《洛丽塔》能走多远,有人对它对性的描写嗤之以鼻,甚至有人上升到“老欧洲和年轻美国的碰撞”。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写了一部道德沦丧的小说,但他不想讨论道德,更不想讨论“性”,更多的是“欲望”本身和“文体创新”。

故事中,放纵的后果不言而喻。毁灭成了最好的结局。

亨伯特沉溺于“恶”的欲望,而洛丽塔沉溺于“性”的欲望。“欲望”这个词是人性中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问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灵与肉的融合与分离,在接纳自己与憎恨自己中来回踱步,放纵与克制的平衡就是人生哲学。

我们一起阅读生命和众生。

更多文章?

钢琴老师:“性压抑”的背后是人性的极度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