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径如山 是什么意思啊?
人生如山,危中寻机好比寻径如山,方知山之高! 人生如海,危中寻机好比扬帆入海,方知海之大!
这是今年高考中的句子,必然是哪些腐朽的老头们想出来的词,但是遵循的必然是古文中的意思,那我们不妨一个个字来看
“寻”
①<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
③<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④<动>顺着。《桃花源记》:“~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病终。”
寻常⒈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⒉平常。
寻思思索。
“径”
①<名>小道;小路。《归去来兮辞》:“三~就荒,松菊犹存。”
②<动>取道貌岸然;途经。《江水》:“江水又东,~巫峡。”
③<副>径直;直接。《狼》:“一狼~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名>直径。《张衡传》:“员~八尺。”《核舟记》:“能以~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如”
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
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
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
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
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
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
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
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
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
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
综合对比,再结合前后文章,我的翻译是“小小的一段山路与大山对比”
再梳理一遍整体意思
如果将人生比作大山,那么在危险中寻找机会,就好像小小的一段山路与大山对比,才发现危险远远大过机会。言下之意人生中充满了危险,而机会总是那么少。这些老头想让考生们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因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克服重重困难,而面对机会时必须抓住,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走完这一座大山,非是从这一小段一小段开始
继而引申太多意思,反正呢就是要你表达积极心态,面对挫折,挑战危险,乐观面对人生,抓住机遇
可能这些老头老太出这个题的目的在于回应最近频频曝出的高中生心理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