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间的间谍:“高贵的反叛者”菲尔比

英国《金融时报》读者评选出2014年度最佳书籍,包括《一个间谍菲尔比》和《大背叛》。菲尔比是英国的余则成,英国的潜伏大师,间谍史上的大师。冷战期间,菲尔比在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担任重要职务,为克格勃提供情报。结果,派往东欧国家的英国间谍相继被捕。但和余则成一样,菲尔比是人际关系的大师,富有人情味,但比余则成更充满矛盾。《朋友中的间谍》说,“菲尔比是一个不忠的丈夫,一个温柔的爱人,一个感性的朋友,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慷慨的主人”。

《老友记》的原版英文封面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读者评论是:“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被它震撼了...这个人满口谎言,但他总是滴水不漏,即使是在他酗酒的时候。军情六处是‘世界顶级’秘密情报机构,却如此草率地招募新人,如此在意裙带关系?这本书充满了戏剧性和戏剧性,让读者知道现实生活远比小说传奇。”菲尔比在剑桥大学时,有叛逆倾向,随英国统治集团离开德国。军情六处知道相关信息,但还是招募了菲尔比,因为菲尔比的父亲极力向军情六处推荐自己的儿子,而老菲尔比是英国高官,与军情六处相关官员私交不错。英国也讲关系,但英国人讲的不是关系,而是你是否属于这个俱乐部。

苏联如何成功招募菲尔比是个谜。菲尔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为苏联服务。当时的苏联是全球反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也是很多有志青年由衷向往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菲尔比在苏联的投资在当时并不是孤立的。

《老友记》里还有一句话,就是菲尔比被苏联人骗了。菲尔比被军情六处派驻维也纳,认识了一位女革命者。维也纳的冬天很冷,但这个女人很热情。在冰天雪地里,她* * *和菲尔比在一起,不久* * *菲尔比,勾引菲尔比。中国古典戏剧大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落子总有茶来添香。现代谍战电影里,王牌间谍身边的美女如云。无论是静坐还是逢场作戏,都可以把世间的春色尽收眼底。总之,谍战离不开* * *。

我觉得菲尔比更像是所谓的“贵族叛逆者”——这个词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发明的,用来形容英国桂冠诗人拜伦。对于这个术语,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一书中解释道,“我所说的反叛者,不包括那些暂时不当掌权的派系领袖,而只包括那些自身哲学要求超过个人成功的人。也有可能对权力的贪欲是他们不满的潜在来源,但他们的自觉思想中有对世俗政治的批判。如果这种批评是充分深入的,它将采取无休止的自我主张的形式。或者,保持一些迷信,采取撒旦教的形式。这两种成分在拜伦身上都能找到。”也许,菲尔比是一个“高贵的叛逆者”,是英国情报部门的拜伦。

现代社会,王室授予的贵族很少受到尊重,取而代之的是名校毕业生,虽然很多都很有名,其实很难遇到。菲尔比的剑桥大学,一所与牛津齐名的大学,在英国出了很多精英。大英帝国的暮年产生了很多人,他们坚信自己有权改变和统治世界。由于大英帝国已近暮年,很难改变和统治世界。此时的苏联,欣欣向荣,是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甚至与美国平起平坐。菲尔比改变家庭似乎并不奇怪。

忠诚和背叛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菲尔比的一生充满传奇,作家从中获得灵感。不仅传记很多,作家的小说也受其启发。英国作家古拉汉姆·格林写了两部小说:《第三个人》和《人性因素》。根据菲尔比的经历,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还写了两部小说:《补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和《完美的间谍》。菲尔比前后有四个妻子,其中两个还写了关于她们生活的回忆录。

两位作者对菲尔比的态度不同。格林在莫斯科拜访了菲尔比,征求他对人性因素的看法,但勒卡雷拒绝会见菲尔比,尽管后者要求他会见他。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和《完美间谍》中,菲尔比的形象都是负面的,至少不是正面的。但《人的因素》中主角的形象更为正面:背叛的理由很充分,男女关系也很有章法。当然,即使在格林的作品中,菲尔比的化身也远没有《潜伏》中余则成的形象高大。现实中的格林和菲尔比一样,男女关系很乱。格林曾是英国情报机构在塞拉利昂的负责人,他在那里设立了两家流动妓院,为德国人提供服务,以此收集信息,他本人也经常光顾妓院。但就文学成就而言,格林远在勒卡雷之上。有文学评论家认为,在1990年后出生的英国作家中,“绿色的影响力最大”。

《第三个人》和《补锅匠、裁缝、士兵和间谍》都被拍成了电影。第三个人是经典。为了写好剧本,格林特意先写了一部同名小说。这部电影有中文译本,但是已经很久了。是1946黑白胶片拍摄的。《补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是2011上映的电影。比尔·海顿是菲尔比的化身,由科林·费尔斯扮演。弗斯在《国王的演讲》中饰演国王,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在《潜伏》中,天津火车站的站长,军区司令员,信任并照顾余则成。余则成被怀疑是一名* * *间谍,但站长一直把他留在身边,并在许多方面保护他。菲尔比在军情六处的朋友也在很多方面照顾他,知道他有叛变的嫌疑,就让他跑了。菲尔比叛逃苏联后,受到礼遇。他的月薪高达200英镑。他的孩子在英国读书,苏联也付了学费。菲尔比被授予列宁勋章,但克格勃只给了菲尔比一个大校军衔,似乎略低。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北越取得全面胜利,北越卧底红特工出现,并获得北越少将军衔。毕竟他们不是自己人。苏联人并不真正相信菲尔比。

菲尔比的成功逃脱相当奇怪。当时,英国反间谍机构曾怀疑过菲尔比,并对他进行了讯问,但后来将他释放到黎巴嫩,为《经济学人》担任记者。英国人非常狡猾。菲尔比对苏联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让他去莫斯科只会成为苏联人的负担,苏联人至少会支付他的生活费。美国人没那么狡猾。冷战期间,美国的朱利叶斯和埃塞尔·罗森博格向苏联提供了重要情报。事件发生后,他们被判死刑和电刑。

《朋友间的间谍》的作者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兼助理编辑本·麦金太尔(Ben Macintyre),他曾作为该报记者居住在纽约、巴黎和华盛顿。麦金太尔的《特工之字形》也大获成功。《老友记中的间谍》由布卢姆伯里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