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五美,四恶,是那些。

孔子的五美

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

安排劳役,百姓却不怨恨;

有欲望,而不贪图财利;

安舒矜持,而不骄傲放肆;

庄重威严,而不凶猛。

四恶是

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

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

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

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这叫有司。

"尊五美屏四恶"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