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是关于什么的?
小说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上去上学”到“冲到哈默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朗兹上学途中的经历和心理活动。作者用简洁的笔触,阐释了故事的背景和弗朗兹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也为剧情的发展做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是弗朗兹写的,他上学迟到,又因为没有好好复习功课,怕被老师骂,就闪过了逃学的念头。这种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朗兹的幼稚和贪玩,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然后他写了弗朗兹对上学路上风景的感受。他感到阳光和煦,听到树林里鸟儿歌唱,看到普鲁士军队操练,他认为“这些场景比分词用法有趣得多”。然而,他并不为之所动,而是“匆匆忙忙地去了学校。”一方面突出了弗朗兹天真爱玩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即突出了弗朗兹的意志力,他最终克服了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述了弗朗兹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即他对敌人的仇恨。弗兰兹看到公告栏前有很多人,马上想到:“最近两年,我们所有的坏消息都是从那里来的”;同时想到“又发生了什么”?说明这个看似幼稚的孩子,内心爱恨分明,对统治者的恶行牢记在心。他认为铁匠的话是一个笑话和讽刺,所以他愤怒地跑进哈默尔的院子。这说明他自尊心很强。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了悬念。为什么他说“别那么快,儿子,反正你能及时赶到学校”!吸引读者跟随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朗茨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哈默尔先生的严厉,烘托了老师态度的转变,突出了主题。此外,作者别出心裁,安排人阅读公告栏的细节,巧妙地解释故事的背景,有刻画人物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从《平凡的日子》到《我会永远记住这最后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讲的是弗朗茨和哈默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按照剧情发展,这部分可以分为三层。
一楼从《平凡的日子》到《他的大眼镜横着躺在书上》写着弗朗兹跑到学校后发现的各种不寻常的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而愤怒的气氛。弗兰兹看到教室被极度的寂静所取代。他走进教室,平时严厉的老师哈默尔和蔼地说,等他来上课。弗兰兹“稍微冷静”的时候,注意到哈默尔先生只在“督学来学校视察”或者“发奖那天”才穿衣服。最让他吃惊的是,教室里坐着村里的很多人。他们看起来都很悲伤。这一切,通过弗伦奇对不同心境的观察,由粗到细,一步步衬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重、愤慨的氛围。
另一个层面,从“我看到这些情况”到“对即将失去的土地表示尊重。”在这一层中,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指明了主题。正当弗兰兹对这不寻常的一幕感到惊讶时,哈默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来自柏林的命令是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能教德语。.....今天是你最后一节法语课。我希望你努力学习。”哈默尔的话指出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习他们祖国的语言,企图用这种阴险恶毒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在这种情况下,哈默尔先生反复强调,这一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最后一课”。这样看来,《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行动。在悲惨命运的打击下,弗朗兹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亡国的仇恨油然而生。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者把它分成段落,以突出哈默尔老师的话在法国引起的情感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朗兹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他珍惜这“最后一课”,为“再也没有学过法语”感到无限遗憾,为过去“缺课找鸟巢,在萨尔河上滑冰”感到遗憾。其次,他也改变了对自己“讨厌”的书和严厉的老师哈默尔的感情:书“就像我的老朋友”;老师“惩罚”了自己,忘得一干二净;然后,刚才他还在疑惑的现象突然清晰起来:哈默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来到学校“向即将失去的土地表示敬意”,来上这“最后一课”。这种心理活动显示了老师真诚而深刻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兰斯对老师的怜悯、尊重和感激,显示了孩子的爱国意识正在头脑中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在想这件事的时候”到“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一层,我写下了韩麦尔老师和他的学生在爱国主义激发下的“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一幕。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哈默尔老师、弗朗茨博士、全体学生和村里老人的悲痛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爱法语就是爱法国祖国。所以他们对统治者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里。
弗兰士贞把这最后一堂法语课,把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视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从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哈默尔先生要求他背诵时,他想:“如果我能从头到尾说出分词的著名而困难的用法就好了。”当他一个字都不会拼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不再是怕被老师骂,而是“心里很难受,头都不敢抬。”他感到惭愧。法语学语法的时候,他自信“从来没有听得这么认真”。以前一个字都记不住的语法,现在好理解了。这让他觉得“奇怪”。当他听到鸽子在学校屋顶咕咕叫时,他想:“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语唱歌吧?”。这种联想表现了弗兰茨对敌人禁止法语教学的卑劣行为的蔑视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哈默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奉献,在《最后一课》中极其感人。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在弗朗兹背不出分词的规则时,不再“训斥”他,而是痛苦地总结过去的教训:“总是把学习推迟到明天,这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我也要“自责”。总结过去的目的是让学生珍惜这“最后一课”。鉴于侵略者禁止法语教学的阴谋,他赞扬了法语的优点,并强调了掌握法语的重要性: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牢记在心,永不忘记。死而为奴的人,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深刻而恳切,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并以此为武器,争取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哈默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让方济各觉得他“从来没有如此耐心地解释事情”,而且他“似乎急于在离开之前把他知道的一切都教给我们,并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为了学生上好书法课,哈默尔老师还在字帖上用圆形字体写下:“法兰西”和“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这让方济各觉得“好像教室里飘扬着许多小国旗”。哈默尔老师忍着离开家乡四十年的痛苦,认真地讲授“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的结尾。在《最后一课》结尾写哈默尔老师悲壮不屈的精神。
正当大家炽热的爱国热情凝聚在“最后一课”,这感人的一幕激动着大家的心时,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的号角声令人心碎地宣布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时此刻的悲痛和悲伤是无法形容的。他“脸色苍白”,但说到嘴边却哽咽着说不出来。于是,他用尽全力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令人振奋,意义深远。这些耀眼的汉字表达了哈默尔先生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这种结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收到了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佳作,不仅因为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还因为它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洁和紧凑。《最后一课》以第一人称写成,以弗朗兹为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上一课主角的经历和感受,将故事和人物性格自然生动地展现出来。从弗朗兹离家出走,跑到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剧情发展清晰、紧凑、有序。作者把普鲁士入侵者颁布的禁止教授法语的法令作为情节发展和人物展示的关键。外国统治者强行教授德语,说明他们对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人民的奴役加深,民族矛盾激化,进一步激发了弗朗茨、哈默尔先生和郝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充分展露而自然流露。《最后一课》结尾,情节发展到高潮,到结尾急转直下,小说主题进一步升华。结论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但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国将获得解放。
极好的心理描写。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各种方式描写了人物的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将景物、细节、人物动作的描写与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将方济各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融为一体。这样,方济各所看到的景物和人物就蒙上了一层情感,与极其简洁的心理活动描述相匹配,协调地反映了方济各的心理状态。如:“天气真暖和,阳光明媚!”“画眉在林边歌唱;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场景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但我还是能控制住自己,冲向学校。”这样,景物描写与直接写作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小学生弗朗兹既渴望上学又怕迟到,但又被路边景物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停下来观看和玩耍的复杂心情。作者在很多地方把心理描写和人物动作结合在一起。比如弗兰茨进教室:“我不得不在所有人面前推开门,走进安静的教室。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脸有多红,心里有多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自然而贴切地将人物的心理和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
总之,这部小说中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了弗朗兹的时代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生动。
巧妙运用“对比”和“重复”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作者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对比”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特意用对比的方式描写了《最后一课》的庄严和悲壮气氛。通过弗朗兹上学途中和到校后的经历,他深入描述了一系列不寻常的场景。这些不同寻常的情况,为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烘托了一种庄严、悲怆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他对弗朗兹的性格描写做了巧妙的阐述。作者也多次重复“最后一课”。这句话每一次出现,意思都不一样,但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如同一颗明珠,贯穿全篇,熠熠生辉,从而深化了主题,同时也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选自《初中语文课文解析集》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短篇故事。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艺术手法,被许多国家选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
小说重点讲述了法国阿尔萨斯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允许教法语,孩子们从此要学习外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外国文化。这是入侵者在军事占领后进行的文化侵略。在这里,作者把小学一节课的意义上升到了告别祖国的高度,使得这节课的任何一个场景和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小说中有两点在艺术上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是巧妙的叙事视角。作品的主题很严肃,但是这个主题的表现却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一个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了一个淘气的男孩作为主角。他通过自己无知幼稚的笔调和自己的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人民发自内心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小英雄在这堂课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为之动容。
第二,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小说小心翼翼地用了大量的描写来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的反应,其中哈默尔先生最为重要。
比如详细描述。这部小说的许多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就拿作者描述鸽子在屋顶咕咕叫的细节来说,这让小方济各提出了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语唱歌吧!”随即,写作突然收笔,戛然而止。答案留给读者去思考和补充。再比如哈默尔的《绣边小黑丝帽》,郝叟老人的《引子》,书上横放的那副大眼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出现两次的普鲁士军队操练和号声,教室里飞舞的几只甲虫,黑板上写着的汉字“法兰西万岁”。这些细节看似得心应手,其实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到烘托环境、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发人深省。
再比如哈默尔先生的描述。小说从年轻的弗朗兹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了哈默尔先生的形象。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无法直接深入哈默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表象、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首先,他对老师的主要印象是“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大铁尺……”,而且他进教室的时候还特意注意到老师“腋下夹着那把吓人的铁尺”。然而,当哈默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非常温和,他还穿着一件不寻常的外套和帽子,这让小弗朗西斯感到惊讶。原来,哈默尔先生将离开他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他和他的学生们将最后一次告别他们的祖国!此外,哈默尔先生在巨大的悲痛时刻,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了冷静,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多么高贵的气度!在最后一课中,哈默尔先生批评了所有人,并深深自责,还对孩子们进行了劝诫,这使得一位尽职尽责、道德高尚的老师的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来。最后,哈默尔先生写了《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强烈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平时是严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和深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这是作者塑造的哈默尔先生的形象。这个形象先是模糊,然后清晰,最后像雕像一样矗立在每一个读者面前,让人强烈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激情!
二、问题研究
1.小弗朗兹在小说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小弗朗兹在小说中起着贯穿故事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朗兹逃学上学的事。他通过自己的行踪,写出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又各自独立的场景:普鲁士士兵的训练场,市政厅的公告栏,镇上的学校。没有这样的人物,很难把这些场景组织成一部有机的作品。
其次,年轻的弗朗兹对深化小说主题也起了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仅失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也失去了自己的母语。怎么表达这样痛苦的感情?作者选择了小方济各,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内心的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深情。这种写法有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很强的震撼效果。
2.作者是如何刻画哈默尔先生的?
这部小说是以小弗朗兹的视角叙述的。所以哈默尔先生这个人物,总是在孩子稚气的眼睛的面纱后面,隐隐约约散发出动人的光彩。由于叙事角度的限制,作者无法直接深入哈默尔先生的内心。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服装、语言、动作来认识他,了解他内心的感受。
在孩子们眼里,哈默尔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朗兹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大铁尺……”,进教室的时候还特意注意到老师“腋下夹着那把吓人的铁尺”。然而,今天,虽然小弗朗兹迟到了,但哈默尔先生如此温柔,令人惊叹!此外,老师今天仍然穿着一件不寻常的外套和帽子,这也让小弗朗西斯感到惊讶。作者没有直接写哈默尔先生的内心,但读者可以像小弗朗兹一样理解:哈默尔先生只有在重要的事情——对学校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发生时才会穿成这样。
当哈默尔先生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时,他心里在激动什么呢?我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想离开它;伴随我一生的母语突然想放弃:连孩子都感受到了痛苦,难道我们不能理解吗?
最后,哈默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的时候,作者其实已经完成了这个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次行动使他成为真正的爱国者。
3.小说的情节是如何组织的?
小说从纵横两个方面组织情节。
从纵向来看,作者用一个孩子逃学的小事,完整有机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事件。小弗朗兹的下落,串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横向来看,教室是一个收集故事中所有角色线索的总枢纽。小弗朗茨、哈默尔先生和镇上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在一起。一场伟大的民族悲剧,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完整地展现出来。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又发生了什么”这句话?
注意这个句子中的“你”字。“游”字写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乱频仍,变故接连发生,人心惶惶。在过去的两年里,所有的坏消息都来自那里。这两年,阿尔萨斯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人员招募,物资动员...所有的坏消息都公布在这个公告栏上。这个公告板简直就是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因此,小弗朗兹一看到公告栏周围有很多人,就立刻意识到“又怎么了”
那句“又怎么了?”也通过孩子疑惑的眼神预示了小说开头的一件大事。所以后来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实践说明
先通读课文,思考一下年轻的弗朗兹上课前后的心情和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这么大?
意图:通过把握少年弗朗兹的心情和态度的变化,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小弗朗兹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心态是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主题。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小说。
参考答案:
上课前,小弗朗兹的心情和态度是:害怕被质疑,决定逃学。当我到达学校时,我非常惊讶地看到教室的气氛是如此安静。听了老师的话,我对自己从此学不会法语深感遗憾,对自己之前的疏于学习感到后悔。
这种从“怕法语”到“爱法语”的心理变化,本质上是一个人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同时也与哈默尔先生和镇上居民的感染有关。在如此浓厚的爱国氛围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在相互感染和影响,这种合力形成了一种民族集体意识。
2.哈默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个感人的形象的?请结合以下段落进行思考和体会。
1 ...我刚刚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漂亮的绿色连衣裙,戴着一个荷叶边领结和一顶刺绣的黑色小丝绸帽子。他只在检查员来检查或颁奖的日子才穿这件外套,戴顶帽子。
为什么哈默尔先生今天穿成这样?)
每次抬头,我总是看到哈默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盯着周围的东西,仿佛要用眼神把这个小教室里的一切都带走。
猜猜,哈默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结束了演习。哈默尔先生站起来,脸色变得苍白。我认为他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咽了,说不下去。
他转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笔,用尽全身力气,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国万岁!”
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哈默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意图: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写哈默尔先生。所以不可能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在特征间接描述人物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服装、举止、动作、语言等方面去思考和理解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见“整体把握”和“问题研究2”。
第三,以哈默尔先生为第一人称,逐班改写课文内容。
意图: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人物。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去欣赏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事模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想象,补充很多细节来丰富这个人物形象。从这种变化的视角进行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其实对于来上课的小城镇居民,我们也可以用换视角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
回答提示:
我们要根据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要符合文本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哈默尔先生看到镇上的居民来教室上课会有什么感受?他看到小法晚会怎么想?当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时,他在想什么?当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想说什么?……
4.在文中,哈默尔先生说:“死去并成为奴隶的人,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你对母语有什么新的理解?
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和警句,仔细咀嚼和思考,一旦理解了它的内涵,就会抓住小说的主题。教师可以稍微解释一下母语的作用,但他们对母语的态度必须取决于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永远不应该取代它。
参考答案:这段话包含了几个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如果失去了国家的人民仍然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说明这个民族并没有完全灭亡,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如果一个民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也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可以在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语言称为“母语”,意思是语言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有养育作用。失去国家的人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与人之间就永远有向心力。无论外族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如何被分隔,民族精神和文化随时都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他的身体,不能奴役他的心。正因为如此,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普鲁士政府立即强制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改教德语。同样,上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也不遗余力地推广日语教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开始军事占领后的语言和文化的侵略和奴役!所以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并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殖民,才能真正占领和征服一个民族。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哈默尔先生所说的意义。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可以分两节课教。第一节课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二节课重在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理解小说思想内涵。
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类
第一,第一次默读。老师不要求别的,只是让学生认真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非常自由地阅读。这期间产生的感情往往是鲜明而丰富的。这种阅读方式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而且很容易让学生直接被作品本身吸引,而不是像一些阅读课上老师布置的大量思考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最终失去阅读兴趣。
第二,谈谈读书感受。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和困惑。如果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成文字。但无论如何,教师不应该干涉学生在这个阶段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第三,整理总结。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也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整理学生的杂七杂八的感受和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少年弗朗兹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二节课
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和体验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心理。这是第一次阅读印象的深化和具体化。初读是基础,阅读是关键。
首先,分析文章中的以下句子:
1.“又发生什么事了?”
2.“死去并成为奴隶的人,只要他们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
3.“我的朋友们,我-我——”(填上哈默尔先生没有说的话)
第二,重点阅读关于哈默尔先生的段落,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1.通过着装、动作和语言进行分析。
2.结合课后练习3,通过变换视角来丰富对这个人物的认识。
第三,文章的总结。
四、朗读表达全文(建议学生大声朗读)。
相关数据
一、作者简介(陈占元)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贡古尔学院院士。著名的反犹分子和